曾文正公书札卷二十九(第5/9页)

刘铭传一军本应留于济宁,因皖事十分吃紧,不得已调之回援。拟奏调潘鼎新驻扎济宁。弟目下不能赴东,拟奏派李申甫榕至济,会同潘道接领国将军交代事件。求阁下主持一切,俾潘、李二君有所禀承。

惟粮运为用兵第一要义,鄙见周口、临淮两军,以淮河、颍河为运道,济宁、徐州两军,以运河为运道,俱以清江浦为后路。现札淮扬吴道办理转运事件,业经咨达冰案。

来示所论运河自黄流改道东北,日就淤浅,转运辎重,动虞浅阻,应请阁下亟筹疏浚之法,克日兴工。此事一成,不但目前行军便于运饷,将来规复漕运亦必易于措手,务恳迅赐施行。黄河水性湍悍,易于下驶,难于上溯,置设炮船,断不能如长江水师之操纵自若。不如但求坚实,分布向可津渡之处,不求上行,不求下行,但求处湍流而不坏,震大炮而不裂。虽不如长龙舢板之灵活,而已足御南岸之民船,又可为济陆师之渡船,不审尊处已开厂钉造否?

张逆一股窜回蒙、亳,任、赖诸逆亦由曹、单狂奔淮北,麇聚涡河、雉河集一带。捻匪专恃剽悍,而赖逆则百战发贼,诡满多端,尤不可以力取。

英西林初扎雉河集,嗣以寇氛围逼,退回西洋集,力求各军援解雉河之围。弟因皖事危急,拟于日内至临淮一行。俟皖事稍松,即当进驻徐州以符原议。

棠境一律肃清。阁下选将练兵,力图自强,想桑土绸缪,刻间荩劳方剧也。

复阎丹初中丞 同治四年闰五月三十日

二十六日泐布复函,二十八日接二十四日惠书,敬承一切。藉悉旌麾已抵兖郡,起居多福,企慰无似。

弟于二十九日行抵临淮,闻雉河集危急如故。贼马四出滋扰,北至宿州城外及濉溪口等集,西至颍上县之江口集,蒙、亳数百里间一片贼氛,非马队断不能制胜。国将军拨交尊处之吉林、黑龙江、土默特、察哈尔各起马队一千三百余员名,顷奉二十五日谕旨,饬弟与阁下体察,全数调皖,兹特备咨商调,请檄令迅速来徐。其托伦布等统带之吉林、黑龙江马队四百九十六员名,弟亦于二十三日咨调,二十八日奏明,均经咨达冰案。

其两起马队之口分,恳求尊处筹发,即在协饷数内扣除。弟因诸军闹饷,各台局搜括无遗。而少泉所部淮勇各军,近来饷项亦绌,去年一年仅发七个月,今年亦将如此,诸军皆向我求益。弟意于东、豫、晋三省协款内酌拨少许转协苏军,而虑其不可深恃。

承示各军协饷清折,东省亦极短绌。许以每月拨足三万,即此已见舟谊谱谊,公私并隆,不敢再有奢望。请即先尽发托、乌两起马队。其次则邸部各队恐尚有交代,敝处亦以东饷济之,有余则以给苏军之驻济宁者。请阁下就近告知李、潘二君为荷。

至邸部所遗步勇四千,除尊处挑选二营外,余者悉拟遣撤,亦求阁下妥办。詹启纶一军,则于砀山境内遣撤,深知其扰民而不能战也。

晋、豫协敝处之饷,拟令李幼荃新练马队以辅邸部之不足,但不知可得确数若干。弟更事日久,稔知部拨协饷十案九空,故言之多惧耳。

临淮距周家口八百余里,颍河运道稍长,宜于阜阳、颍上一带酌分一军,荷蒙指示,贶我实多。将来必谋置军颍郡,以联声势。

运河自南漕停运后,十余年未经挑修,从新修浚,自难筹此巨款。且旋浚旋淤,从前东河岁费数百万经营而不足,目今亦断无此物力。且趁河湖水旺尚可浮运之时,多为运输,九月即宜停运。

阁下募兵讲武,力图自强,与胡文忠当日抚鄂先后同揆。惟实心任事之统领营官,各处乏人,不独贵部为然。天下非无兵之患,而无饷之患,尤无将才之患,胡公昔亦数数言之矣。

复吴少村中丞 同治四年六月初二日

弟于闰五月二十九日行抵临淮,叠接各路禀报,捻匪屡次扑攻雉河集,我军坚守苦战。二十六日,英西林饬令部将黄秉忠等暨张镇得胜猛攻高炉集,连踏二营,鏖战一夜,遂将高炉贼圩与对河之张圩同时克复,自西阳集至雉河集,声息渐可相通。刘铭传月前已抵徐州,弟令其由濉溪口先由石弓山、龙山进解雉河之围。盖各军皆由东南进攻,令刘绕由西北进兵,与贵部钓鱼台等营相联络。阁下又檄陈镇国瑞取道归德,进援蒙、亳,是西北之力更厚。但刘、陈仇隙极深,陈、英亦有不解之怨,弟前檄陈军无入皖境,盖深虑内讧非常之变,业经附片具奏,并咨达冰案。尚求阁下飞饬陈镇,不宜来皖,至要至要!

承示贵部马步骤增万余,需饷浩繁,欲将陈州库储之款酌量提用。弟所统皖南诸军纷纷闹饷,动辄殴官闭城,各台局搜括一空,尚不足以靖乱,更无银济北征之师。而此间新添马步五千余人,嗷嗷待哺。李少泉宫保所部淮勇各军,近来饷项亦绌,去年仅发七个月,今年亦将如此。诸军皆向弟求益,无以应之。乔中丞亦以兵增饷绌为虑。鄙意陈州一款,应遵照谕旨所指,即作四股均分:尊处、敝处及李、乔二公各提五万。李所分者,就近拨解刘、周、张三军万七千人。弟所分者,就近支发临淮万人及新自山东拨来之五千余人,兼为遣撤詹营之用。弟处急在眉睫,恐尊处亦难久候部议,拟即一面具奏,一面咨行各处派员提解。

复苏赓堂方伯 同治四年六月十三日

闰五月十七肃布复函,初八日接闰五月三十日惠书,敬承一切。前函规画大局,筹备劲旅四支分扎四省要区,惟临淮距周家口八百里,相隔太遥。阎丹初中丞曾以为言,来示亦谓证以前事,尚虞瓯脱,应即另添一军。顷与乔中丞商,将英方伯向驻雉河之八千人移驻颍州,不使陈东寿西过于空虚,以符尊指。其刘军门铭字一军,在敝处为最多且精,拟令驻扎周家口,与豫军互相犄角。军情瞬息千变,未审能如区区筹画否?

刘军月初由濉溪口进兵,将龙山、石弓山各处贼巢攻破。周盛波一军于初二、三等日会同英军沿涡并进,连破十余贼垒,遂解雉河之围。同时张耀、宋庆等亦将义门集攻克,军威为之一振,贼势却未稍衰。鄙意四路安置重兵以遏其冲,又搜查颍、凤、归、陈四属匪圩以清其源,即日当备清查圩寨告示咨行各处,不知稍有裨益否。

陈国瑞一时骁将,誉者十三,毁者十七,言人人殊。侍因渠与刘军门曾在长沟私斗,又与英西林方伯旧有仇衅,不欲令其来皖,致生他变,故奏明归豫省中丞调遣。然此人气矜太甚,又其部下诸将不乐为用,终难独当一面。顷有与该镇一长批,业咨吴中丞处,便中请一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