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70亿人的幸福额度(第3/10页)
因而从这个角度上说,和平崛起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仍然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不过光说“和平崛起”口说无凭,要取信于全世界我们还需要有所作为。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并不是和平,也显示不了什么诚意,只能叫自宫。没有人会把太监叫绅士,100多年前我们只有被侵略的命,只是因为几百个中国苦力用了一白天时间铺了10英里铁路,创造了一个世界纪录,就让美国出台了一个“排华法案”,而“排华法案”被彻底取消却是在越战期间,到了2011年,中国有了隐形飞机、航空母舰,美国人才忽然想起来要为这个种族歧视的法案道歉。有雷霆之力怀菩萨心肠,才能让人感受到我们对和平是认真的。
拼老命也要抢占工业制高点
既然是和平崛起,就不能以势压人,而要以理服人。
在工业化社会,这个理就是技术领先,工业强大。谁也不会觉得索马里海盗有理,可如果不是索马里连政府都没有,各国的远洋渔船蜂拥而至捞光了近海的鱼,索马里渔民又何必铤而走险呢?反之,能派遣护航舰队的工业化国家才是秩序的维护者,谁又会记得用海豹突击队狙杀海盗解救人质的美国正是让索马里陷入无政府状态的始作俑者。
朝鲜以前参加六方会谈总被认为是虚张声势,做了核试验再谈才叫展示诚意,保持不断的进步才有理可讲。历史上,拥有持续技术进步能力的国家总会充满信心,也能为自己赢得更多的朋友。
反倒是发动军事冒险的,总是些对自己和平发展前景没什么信心的国家,希特勒天天担心苏联完成工业化之后打过来,趁着苏联的精细化工产业升级没有完成,有飞机没高辛烷值合成汽油、有汽车没合成橡胶造轮胎、有无线电技术没高性能电容造电台的时候发动战争。德国的盟友日本更是想靠一次偷袭打垮美国的士气,以免美国把全面技术优势、产业优势变成无穷无尽的飞机大炮,这些赌徒到头来都是自寻死路。
邓小平讲“发展才是硬道理”,在工业化时代,发展归根结底要靠技术进步。那么技术进步靠什么呢?
军事技术一直以来都是工业技术金字塔的塔尖,通过军备建设在某项技术相关的原理、工艺、技术标准、故障模式、可靠性上进行积累、试错,直到这项技术完全成熟之后再应用到民用领域一直是先进国家技术、产业发展的标准模式。
比如,现在制作旅行水壶的聚碳酸酯塑料最早被用来制造战斗机座舱盖,尼龙最早被用来造降落伞。现在旅游鞋的发泡塑料鞋底是美国人为了登月计划专门给宇航员开发的鞋底材料。同样为登月任务中处理宇航员排泄物开发的透析技术现在则用在医疗上,每年都挽救着成千上万人的生命。
我们生活中的几乎所有技术都能找到军用领域的最初渊源,因而如果我们要对自己的消费品工业进行产业升级,要对世界发展做出贡献,也必须掌握这样的技术源头。
与此同时,美国和西方也正在进行战略转向,拼凑反对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全球战略联盟,将新遏制主义的矛头对准我们。工业化进程不进则退,如果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倒退,我们这些在最基层工作的人将首当其冲地变成牺牲品,这种事情自然不能容忍。
但是任何联盟都要有个主心骨,美国能拼凑这样的联盟,也就是依赖先全世界一步进入第三次工业革命形成的技术优势。
如果我们干脆直接追上,美国人在联盟里还要玩梯次配置,自己装备F-22,一等盟友卖F-35,二等盟友卖F-15,三等盟友卖F-16……在J-20甚至更加先进的武器面前,这种遏制中国的联盟战斗力根本就是渣,搞起来也是给美国军火商敛财,哪个参加联盟的也都得想着给自己留条后路。很显然,第三次工业革命就是我们必须跟上,必须恶补的功课。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基础是芯片,和我们的钢铁工业、汽车工业、机电产业相比,我们的芯片工业比美日仍然微不足道,软件业还在与印度比排名。因为美日的微电子产业经过三四十年的积累,大部分生产设施、基础科研都是以前投入的。他们每进行一次技术升级需要的新投资并不大,每一代新产品的成本也会比较便宜。
而且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技术起点很高,初始研发经费大多是企业无法负担的,欧美也主要是通过军费和专项扶植资金带动,比如互联网的前身就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国防部高技术发展局投资开发的ARPA网。
现在微电子产业的工艺技术已经发展到了0.1微米级,每个硬币大小的芯片中包含10亿个晶体管单元,而且还没有到达极限。如果我们想靠商业资本投入这种研发,肯定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永远处在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阶段。
反之军用技术首先讲的是国家安全,买芯片造飞机、导弹是玩命,20世纪80年代初,苏联从秘密渠道买到了美国最新的芯片,把它用在Su-27战机上,不过没过多久,美国就切断了这些渠道,结果苏联人只好把造出的几百架机身扔在库房里等芯片,什么时候买到芯片,什么时候再装雷达、火控。真正买到这些芯片的时候,苏联已经快解体了。而这些终于完成生产的Su-27大多没有交付给俄罗斯空军,而是打折卖给了中国、印度、越南、埃塞俄比亚、委内瑞拉,以此换点外汇。
现在我们冲击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所有条件都已经具备,我们有几亿人的工业人口规模,还有几亿农民需要工业化生活,有一年几百万的高等教育劳动力增量,我们还有一支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军队,操纵着所有工业化国家中平均水平最落后的武器装备。这些都决定了我们必须要以军用技术进步为牵引,完成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基础构建,再将这些技术分享到民用领域。以军工引领的高技术,就是我们必须占领的工业制高点。
一旦我们的工业完成升级,接下来自然就会甩出来一堆旧技术、旧设备,这些技术在国内未必还有人愿意要,我们获得这些技术有的是苏联当初送的,有的是我们自己山寨的,并没有多值钱,自然就可以向贫困的第三世界全面转移。
我们已经有了输出工业化的资格
我曾经和你说过多少次,当你把绝不可能的因素都除去以后,不管剩下的是什么——不管多么难以相信的事——那就是事实。
——福尔摩斯
福尔摩斯的逻辑也就是本书的逻辑:中国工业社会必须扩容,中国的工业技术必须全面升级,但中国的人均土地面积为世界人均的1/3,耕地面积仅为世界的1/3,矿产资源平均下来为世界的1/2。这些资源维持一个平均水平以上的工业社会肯定远远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