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为利益分配,他们斗争了两百年(第14/15页)
这次叛乱虽然被镇压了下去,但屋大维和安东尼的斗争并没有结束。屋大维握有40个军团的兵力,实力非常雄厚,在力量对比上处于绝对优势。然而,安东尼并不甘拜下风,他不但在意大利本土有一支5万人的军队,而且联合小庞培和布鲁图旧部,在海上形成了对意大利的包围。新的内战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由于意大利人饱受战争之苦,强烈反对新的内战,过去的老兵不愿战事再起,从中调停,屋大维、雷必达和安东尼才又实现了和解。公元前40年10月,双方在勃隆度辛订立协定。
根据这个协定,“三头”再一次确定行省的势力范围:安东尼管辖亚得里亚海到幼发拉底河之间所有行省和岛屿,负责对帕提亚人作战;屋大维统治亚得里亚海以西到大西洋沿岸之间地区,负责同小庞培作战;阿非利加则归雷必达管理。
公元前39年春,在反战运动的压力下,屋大维、安东尼和小庞培也曾一度妥协,并划分了各自的势力范围。不过,这种妥协不久即告结束,公元前38年,屋大维和小庞培正式开战。
当时,小庞培占据着西西里岛。他起用奴隶为海军将领,有一支相当强大的海军。战争开始时,双方海军数次交战,都是小庞培取胜。在战败之后,屋大维军又遭风暴袭击,战船所剩无几,水兵也都葬身鱼腹。
在这种情况下,屋大维只好休战。他利用这段时间赶造船只,训练水兵,总结经验教训,研究作战计划。最终,屋大维意识到自己的优势在陆战。
公元前36年7月,屋大维和小庞培再次开战。为了发挥自己的优势,屋大维决定让步兵渡过海峡,在西西里岛上进行陆战。根据屋大维的安排,雷必达率70艘战舰、1000条辎重船和12个军团的步兵,从非洲渡过地中海,在西西里岛西端利利俾一带登陆。屋大维则率军从意大利出发,在西西里岛东北部的丁达里斯地区登陆。以丁达里斯为桥头堡,屋大维抓紧时间从意大利运来了21个军团的步兵和2万骑兵。
这样,在西西里岛东西两边,屋大维两支强大的军队对小庞培形成了两面夹击之势。在意料之中的,接下来几次陆战小庞培连连失利,处境越来越困难。
为了发挥自己的海军优势转败为胜,小庞培向屋大维挑战,约定在海上决一雌雄。屋大维在西西里岛有庞大的步兵撑腰,便有恃无恐,欣然接受挑战。他并不是不知道海军是自己的弱项,而是已经发明一种武器填补,有待在战场上检验。
公元前36年9月,双方在西西里岛西北面的水域展开大海战。战争一开始,屋大维军就使用一种“钳子”式的武器把双方战舰拉在一起,使海战变成了近距离的肉搏战。屋大维军不擅长海战的短板补齐了,而善于陆地近战的优势得到了发挥。小庞培军大败,28艘战舰沉没,大部分战舰或被烧毁,或被俘获。
小庞培见败局已定,便脱掉司令官服,换上公民服装,带着仅有的17艘船只投奔安东尼去了。不久,他为安东尼杀害。小庞培雄心勃勃地为父亲报仇,但没想到在战场上败得那么惨,最终莫名其妙死在自己同盟的刀下。
西西里海战刚刚结束,屋大维和雷必达就因为争夺西西里的统治权相互冲突起来。屋大维不愿意与雷必达兵戎相见,决定以最小成本击败他。于是,屋大维采取煽动、收买雷必达部下的手法瓦解他的势力。雷必达军纷纷叛离,不战即溃。雷必达势孤力单,无法重整旗鼓,只好向屋大维表示屈服,退出政界。
西西里战役使庞培的势力在地中海永远消失了。意大利的粮食供应得到保障。屋大维的势力也更加强大,有45个军团的步兵、2.5万骑兵、4万轻装部队、600艘战舰,牢牢地控制着意大利和西地中海。
屋大维回到罗马城,认为自己已经在这场党派角逐中稳操胜券,要想长久巩固自己的统治,必须放弃以前的过激政策,妥善处理奴隶主阶级内部的关系,稳定社会秩序,使破败不堪的奴隶制经济得以恢复。于是,他采取几项措施:豁免农民所欠国家的租税,免除农民的赋税;把原庞培军中的3万名奴隶交还原主,处死找不到主人的6000名奴隶;剿灭长期以来横行于罗马和意大利的“盗贼”。
这些除了奴隶以外照顾到所有阶层利益的措施,也深得大土地所有者的欢心。罗马元老院贵族立即从他的敌人变成追随者,在罗马广场为屋大维建立黄金塑像,像上刻下铭语:“他恢复了陆地和海上长期以来被破坏了的和平。”此外,罗马元老院还主动授予屋大维终身保民官。
与此同时,安东尼在罗马大奴隶主中间的声望却在不断下降。公元前31年,安东尼回到埃及之后,和埃及女王克娄巴特拉正式结婚,全力发展自己在东方的势力,并把利比亚、叙利亚、腓尼基、西里西亚、阿尔明尼亚(亚美尼亚的旧译)以及尚未征服的帕提亚等地赠给克娄巴特拉及其子女。当时,埃及是罗马的臣属国,但毕竟是独立于罗马之外的国家,安东尼此举无疑是出卖国家领土。这激起了罗马大奴隶主的强烈不满。
安东尼的愚蠢举动无疑是在帮助屋大维。原来尚有一部分罗马元老院贵族支持安东尼,如今再也没有人支持他了。公元前32年,屋大维公布了安东尼的遗嘱,他决定自己死后不葬于罗马,而葬于亚历山大城,并再次肯定对埃及女王及其子女的赠予。罗马元老院和人民会议据此剥夺了安东尼的权力,宣布撤销其东方统帅的职务。
公元前31年,屋大维率军讨伐卖国的安东尼。当时,双方都投入很大兵力。安东尼有10万步兵、1.5万骑兵和500艘战舰。屋大维有8万兵力、400艘战舰。相比之下,安东尼的兵力多些,而且在主场作战,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屋大维军在道义上占优势,而且人人为杀卖国贼而斗志高涨。
公元前31年9月2日,双方在希腊西海岸亚克兴发生海战。双方都志在必得,但是屋大维军在气势上略胜一筹。当战争最激烈时,埃及女王克娄巴特拉认为安东尼已无胜利的希望,竟然私自率军逃回了埃及。其他军队见此,以为失败了,也跟着逃跑。
安东尼无法控制溃逃的军队,只好也尾随女王逃往埃及。见主帅都逃跑了,失去控制的军队纷纷投降屋大维。军队损失殆尽,原本占优势的安东尼就这样一下子失去了与屋大维争霸的本钱。
事情到这里还没有结束,屋大维仅仅是将安东尼打败,而没将其捉住或者杀死,这始终是一个大忧患。公元前30年夏,屋大维进军埃及,志在彻底消灭安东尼,统一分裂的罗马。在亚历山大城附近,安东尼试图抵抗,但他不得人心,残部又投向屋大维。安东尼和埃及女王克娄巴特拉在绝望中自杀。随后,屋大维将埃及并入罗马,设立行省进行管辖。罗马内战结束了,领土进一步扩张,国力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