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秦始皇本纪第六(第6/11页)

回程经过吴县,从江乘县渡过长江,沿着海岸北上,到达琅邪。

方士徐 等人入海寻求神药,好几年还没得到,花费繁多,害怕受到谴责,于是他诈称:“蓬莱仙药可以得到,但是因为经常被大鲛鱼所袭击,所以不能到达。我希望皇帝派遣善射的人和我们一同去寻取,如果见到大鲛鱼就用连发的弓弩射杀它。”始皇帝梦见和海神交战,海神的形状如同人一般。询问圆梦的博士,博士说:“水神不能看见,是因为有大鱼蛟龙在它的周围守侯。如今皇上祈祷祭祀都非常严谨,还出现这类恶神,应当把它除掉,这样善神就可以来临。”就命令入海求仙的人携带捕捉大鱼的用具,而始皇帝自己出海也装备了连弩等候见到大鱼出现的时候射杀它。从琅邪向北航行到荣成山,没有见到大鱼。再航行到之罘山,其间见到了巨大的鱼,射杀了一条。就沿着海岸向西走。

始皇帝到达平原津染上了疾病。始皇帝讨厌提到死,群臣没有人敢说死的事。皇上的病情更加严重,才写了一封加盖御印的书信赐给公子扶苏,上写:“到咸阳来参加治办我的丧事而把我安葬。”书信已经封好,存放在中车府令赵高处加盖符玺,还没有授给使者传送。七月丙寅日,始皇帝在沙丘平台崩逝。丞相李斯因为皇上在都城外崩逝,恐怕各个公子及天下人会搞政变,所以隐密这件事,不发布丧事。始皇帝的尸体装进棺材而用既密闭又通风的辒凉车运载。由以前皇帝宠幸的宦官们陪乘驾车,所到之处如同以往一样进献食物。百官们也如同以往一样奏事,宦官就在辒凉车中批准他们所奏的事务。只有始皇帝的儿子胡亥、赵高及平时所宠信的宦官总共五六个人知道皇帝已经死去。赵高以前曾教授胡亥读书和学习刑法律令等事,胡亥私下很宠幸他。赵高就和公子胡亥、丞相李斯阴谋打开始皇帝所签封的赐给公子扶苏的书信,而更换成诈称李斯在沙丘亲自接受始皇帝的遗诏,立儿子胡亥为太子。又另外写了一封赐给公子扶苏和蒙恬的书信,其中列举了他们的“罪状”,赐他们一死。这些事的详细内容写在《李斯列传》中。他们起程回咸阳,就从井陉抵达九原。恰逢暑热时期,皇上所居的辒凉车散发出臭气,于是诏令随从的官吏在车中载上一石鲍鱼,用这个办法掩饰始皇帝尸体的臭气。一行人从直道赶回咸阳,发布治丧的公告。太子胡亥承袭皇位,成为了二世皇帝。九月,把始皇帝安葬在郦山。

始皇帝刚开始即位的时候,就开凿了郦山而建造坟墓。等到统一了天下以后,又从全国各地送来七十多万徒隶,开挖三重泉水的深度,用铜水浇铸堵塞隙缝后再把外棺放进去,又把宫殿和所设的百官位次,以及奇器珍怪等宝物拿来满满地藏在其中。命令工匠制作带有机关的弩箭,假若有人盗墓穿凿进去就会被射杀。用水银模拟成百川江河大海,利用机关使它相互灌输流动,冢的顶壁上依据天文图案进行装饰,冢的下部依据地理图形加以布置。用娃娃鱼的脂肪做蜡烛,估计它能燃烧很久而不熄灭。二世皇帝说:“先帝的后宫中那些没有生子的妃嫔不宜出宫。”都命令她们陪从皇帝而死,被赐死的人很多。灵柩下葬以后,有人说工匠们制造机关,对所藏宝物都非常了解,如此贵重的宝藏旦夕间就会被他们泄露。所以安葬大事完结,珍贵宝物已经埋藏,就封闭了墓道中门。又把墓道的外门放下来,把工匠和负责填放宝物的人全部封闭在里边,没有再能出来的人。在墓冢上种植草木而使它成为一座山的形状。

二世皇帝元年,胡亥二十一岁。赵高担任郎中令,他受到二世皇帝的信任而专权用事。二世皇帝下诏,增加始皇帝寝庙祭祀时候的牺牲等贡品及祭祀山川百祀典礼的贡物。又命令群臣们讨论推尊始皇帝庙的事。群臣们都跪在地上叩头说:“古时候天子的祖庙是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虽经万世这个礼制仍然没有被废毁。如今始皇帝庙是极度尊贵而无以复加的,四海之内都要按职阶贡献祭品,又增加了牛、羊、猪等祭牲数量,祭祀的礼仪都已完备,其他庙祭的各项标准不要有比这个还高的。先王的庙宇有的在西雍,有的在咸阳。天子所遵行的礼仪应当是只到始皇帝庙去亲自奉醇酒祭祀。从襄公以下的庙加以废毁,所建造祭祀先王的庙共七座。由群臣按照礼法前去祭祀,就把始皇帝庙尊奉为秦皇帝的祖庙。皇帝仍旧自称为‘朕’。”

秦二世和赵高相谋划说:“朕年纪轻,又刚刚登位,民众还没有归附。先帝到各郡县去巡视,来显示强大,以便用威权震服海内。我如今静享安然而不去巡视,就会被人看成懦弱无能,这样就无法统治天下。”春天,二世到东方巡视郡县,李斯随从。到达碣石山,又沿海南下,到达会稽,并且在始皇帝以前所竖立的刻石上都又刻上文字,石碑边旁又刻上从行大臣的姓名,借以彰扬先帝的伟大功业和盛德:

皇帝说:“金石碑刻全是始皇帝所竖立的。如今我袭号称皇帝,而金石刻辞中不称始皇帝,这样时代久远了以后,就好像是后世皇帝所竖立的,以致不能称扬始皇帝的功业和盛德。”丞相臣李斯、臣冯去疾、御史大夫臣德冒死上奏说:“臣等请求把这份诏书全部刻在石碑上,这样就变得明白了。臣子冒死请求。”二世皇帝下达制书说:“可以。”

结果巡行到辽东然后返回。

这时候二世皇帝就遵从采用赵高的谋划,申明法令。他私下和赵高商议说:“大臣们不顺服,官吏的势力还很强大,再加上各位公子必然要和我争夺帝位,对这些又该如何处理呢?”赵高说:“臣子本来很愿意说,但是没有敢说。先皇帝的大臣,都是在天下人中具有累世功名的贵人。为国家积累功业世代劳苦已经相传很久了。如今我赵高平素就是一位无功无勋的贱人,幸而得到陛下的抬举,让我官居高位,掌握宫禁中的事务。大臣们对这个安排都怏怏不乐,只是表面上顺从我,其实他们心里不服气。如今皇上出巡,还不赶紧借这个时机清查出那些有罪的郡县守尉而把他们诛杀掉,这样在上可以威震天下,在下可以除去那些皇上平时所不满的人。如今这个时候不提倡效法文治而一切应该取决于武力,希望陛下依据时势当机立断不要迟疑,抓住群臣还来不及合谋反叛的时机采取行动。圣明的君主收揽重用前朝遗留下来的民众,对于地位卑贱的人,使他变得高贵;对于贫困的人,使他变得富足;对于前朝被疏远的人,给予亲近宠信,这样就能实现上下团结而使国家安定。”二世皇帝说:“这个办法很好。”于是对大臣和各个公子进行诛杀,又假借罪名牵连逮捕了一些职位较低的近侍官中郎、外郎和散郎,没有一个人能够免除罪责,并且又把始皇帝的六个皇子杀死在杜县。公子将闾等兄弟三人被囚禁在内宫中,因为等待议定他们的罪名被单独拖延在后。二世皇帝派使者传令将闾说:“公子不臣服君上,你的罪过应当处死,官吏将要执行法令了。”将闾说:“宫廷的礼法,我从来不敢不顺从赞礼官员的引导去做;朝廷上的位次,我从来不敢失节错乱;领受皇帝的命令回答提问,我从来不敢失言错答。凭什么说我不臣服?我希望能够明白地知道我所犯的罪过以后再接受死罪。”使者说:“我不可能参加谋议,只是奉诏书行事。”将闾于是仰天大呼上天三声,他叫道:“天啊!我没有罪!”兄弟三人都流着眼泪拔剑自杀。宗室的人震惊恐慌。群臣当中有人谏说的就认定是诽谤朝政,大官吏们为保持他们的禄位而阿谀取容,民众震惊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