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九 晋世家第九(第7/10页)
三年以后,秦国果然派孟明视领军讨伐晋国,报复殽山战役时被打败,攻占晋国的汪邑以后撤退。
四年,秦缪公调动大军讨伐我晋国,渡过黄河,夺取了王官,在殽山为秦国阵亡的将士建陵墓后离去。晋军恐惧,不敢出战,就据城坚守。五年,晋军攻打秦国。夺取新城,报复王官战役。
六年,赵衰成子、栾贞子、咎季子犯、霍伯都去世,赵盾代替赵衰执政。
七年八月,襄公去世。太子夷皋年幼,晋国人因为多次罹难的缘故,想立年长的为国君。赵盾说:“立襄公的弟弟雍。他性好善良而且年长,先君又喜爱他;并且他和秦国亲近,秦国原本是友好的邻邦。立善良的人国家就稳固,服事年长的人就和顺,侍奉先君喜爱的人就是孝顺,结交旧好就安宁。”贾季说:“不如立他的弟弟乐。辰嬴曾受到两位国君宠爱,拥立她的儿子,百姓一定安附。”赵盾说:“辰嬴的地位低贱,顺序排在九个人以下,她的儿子有什么威望!况且受两位国君宠幸,这是淫乱。作为先君的儿子,不能投靠大国而出居在小国,这是孤立。母亲荒淫,儿子孤立,没有威望;陈国小而且距离远,没有后援。怎么可以呢?”派士会到秦国迎接公子雍。贾季也派人到陈国召回公子乐。赵盾罢了贾季的官,因为他曾杀死太傅阳处父。十月,安葬襄公。十一月,贾季逃奔翟国。这一年,秦缪公也去世。
灵公元年四月,秦康公说:“从前文公回国时没有护卫,所以发生了吕省、郤芮的祸患。”于是给公子雍很多护卫人员。太子的母亲缪嬴抱着太子夜以继日地在朝廷哭泣,说:“先君有什么罪?他的继承人有什么罪?舍弃嫡子而另到国外去找君王,将把太子置于何地?”从朝廷出来,又抱着太子到赵盾家里,叩头说:“先君捧着这个孩子托付给你,说‘这个孩子成材,我就是受了你的恩惠;不成村,我就怨恨你’。如今先君去世,他的话还在耳边回响,而你抛弃托付,为什么?”赵盾和诸位大臣都顾忌缪嬴,并且害怕被诛杀,于是背弃所迎接的公子雍,拥立太子夷皋,这就是灵公。派兵抵抗秦国护送公子雍的军队。赵盾为将,前往阻击秦军,在令狐打败秦军。先蔑、随会逃奔往秦国。秋天,齐国、宋国、卫国、郑国、曹国、许国的国君,都和赵盾相会,在扈邑签订盟约,因为灵公刚刚即位的缘故。
四年,讨伐秦国,夺取了少梁。秦国也夺取了晋国的荎邑。
六年,秦康公讨伐晋国,夺取了羁马。晋侯发怒,派赵盾、赵穿、郤缺攻击秦军,在河曲大战,赵穿的功劳最大。
七年,晋国的六卿担心随会在秦国,经常会给晋国制造乱子,于是假让魏寿馀背叛晋国投降秦国。秦国派随会和魏寿馀会面,因而逮住随会带回晋国。
八年,周顷王去世,公卿争权,所以不向诸侯报丧。晋国派赵盾率兵车八百乘平定周室内乱,拥立匡王。这一年,楚庄王刚即位。十二年,齐国人杀死他的国君懿公。
十四年,灵公已经成年,生活极度奢侈,大肆搜刮民财,用来雕绘宫墙,站在楼台上用弹弓射人,观看百姓躲避弹丸取乐。厨师燉熊掌不熟,灵公发怒,杀死厨师,让妇女抬着他的尸体丢弃。经过朝廷,赵盾、随会先前屡次劝谏,灵公不听,不久又看到死人的手,二人随即前去进谏。随会先谏,灵公不听。灵公害怕他们,派麑去刺杀赵盾。赵盾家的门敞开着,居住节俭,麑退出来,叹息说:“杀死忠臣,违背君王的命令,罪过是一样的。”于是碰树撞死了。
起初,赵盾常常到首山打猎,看见桑树下有一饿汉。饿汉,叫 眯明。赵盾给他食物,只吃了一半。赵盾问他原因,回答说:“在外宦游三年了,不知道母亲是否还活着,想留给母亲。”赵盾赞赏他的孝心,又给添了一些饭和肉。不久,他做了晋灵公的厨师,赵盾不再知道。九月,晋灵公请赵盾饮酒,埋伏士卒,将攻杀赵盾。灵公的厨师
眯明知道这件事,恐怕赵盾喝醉了不能起身,上前进言:“君王设宴赏赐大臣,干杯三次,就可以罢休了。”想让赵盾离开,赶在事发以前,不致于罹难。赵盾已经离去,灵公的伏兵还没有会合,先放出名叫敖的恶狗,咬赵盾,
眯明替赵盾击杀恶狗。赵盾说:“丢弃人而用狗,虽然凶猛,有什么用!”然而却不知道
眯明暗中报答他的恩德。不久,灵公指挥伏兵出外追赶赵盾,
眯明反击灵公的伏兵,伏兵不能前进,终于使赵盾脱险。赵盾问
眯明救他的原因。
眯明说:“我是桑树下的饿汉。”赵盾询问他的姓名,他不告诉。
眯明也因此逃走了。
赵盾于是逃奔,但没有离开晋国边境。乙丑日,赵盾的同族弟弟将军赵穿在桃园袭杀灵公,迎回赵盾。赵盾一向尊贵,颇得民心,灵公年少,奢侈无度,百姓不归附,所以杀他比较容易。赵盾恢复了原职。晋国的太史董狐写道“赵盾杀了他的国君”,在朝廷让大家传看。赵盾说:“杀灵公的是赵穿,我没有罪。”太史说:“你是正卿,逃亡没有出国境,回来不诛杀乱国的人,不是你是谁?”孔子听到这件事,说:“董狐,是古代的好史官,记事书法不隐瞒罪责。赵宣子,是个好大夫,为了遵守书法承受恶名。可惜啊,如果当时他逃出国境,就可以免除杀害国君的恶名了。”
赵盾派赵穿到周京城迎接襄公的弟弟黑臀,立为晋君,这就是成公。
成公,是文公的小儿子,他母亲是周室的女儿。壬申日,到武宫朝拜。
成公元年,赐赵氏为公族大夫。讨伐郑国,因为郑国背叛晋国的缘故。三年,郑伯刚即位,郑国归附晋国背叛了楚国。楚王发怒,讨伐郑国,晋国发兵前去救助。
六年,讨伐秦国,俘虏了秦国的将军赤。
七年,成公和楚庄王争强,在扈邑会集诸侯。陈国畏惧楚国,不敢赴会。晋国派中行桓子讨伐陈国,趁机援救郑国,和楚军交战,打败楚军。这一年,成公去世,儿子景公据继位。
景公元年春天,陈国大夫夏征舒杀死他的国君灵公。二年,楚庄王讨伐陈国,诛杀夏征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