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轰动中外的大劫案(第4/4页)
为了给自己找几棵大树,孙美瑶曾拜张培荣为师。自己老师邀请,自然要去。孙美瑶兴冲冲带上一队护卫,外加几只心爱的鹌鹑(他和张培荣都喜欢斗鹌鹑),前去赴宴。
到了中兴煤矿俱乐部,孙美瑶被张培荣的副官单独带到正厅。一进门,一把石灰粉撒了上来,然后孙美瑶被人按在墙上,剥去军装,推到了俱乐部门口。
一刀斩首。
馒头说
1925年,鲁迅在他的《灯下漫笔》中,还专门提到过孙美瑶和他的“临城火车大劫案”:“西洋人初入中国时,被称为蛮夷,自不免个个蹙额,但是,现在则时机已至,到了我们将曾经献于北魏,献于金,献于元,献于清的盛宴,来献给他们的时候了。出则汽车,行则保护:虽遇清道,然而通行自由的;虽或被劫,然而必得赔偿的;孙美瑶掳去他们站在军前,还使官兵不敢开火。”
鲁迅这篇文章全文和孙美瑶并没有太大关系,但当时孙美瑶的行为,在中国民间还是得到过颇多的赞誉,一度被称为是“义匪”,甚至还被提拔到“与帝国主义做斗争的革命团体”这个高度。
为什么会得到这样的评价?主要可能还是因为,孙美瑶当时煞了洋大人们的威风吧。
只是孙美瑶和他的兄弟们的所作所为,和“革命”实在没有什么关系,他们劫持人质的目的,也是为了自己能被“招安”而已。这就是一次彻头彻尾、标准的绑架和抢劫。
唯一和其他绑架不太一样的是,土匪们对人质的待遇是相当不错的——但这待遇只是对洋人的,孙美瑶他们对本国人质的态度就要差很多。
从这个道理上说,鲁迅其实也没说错。
1941年,珍珠港事件爆发,日本向美国宣战。当时在上海公共租界的鲍威尔被日本兵抓捕,投入了提篮桥监狱。在监狱的牢房里,鲍威尔惊奇地发现,同处一屋的英国人,居然也是当年“临城火车大劫案”的人质之一。
鲍威尔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写道:当这两位山东土匪的前俘虏,此时此刻重逢于斯,禁不住紧紧拥抱在一起,异口同声地喊道:“我喜欢中国土匪,不喜欢日本流氓!”
唉,不知已成为游魂的孙美瑶若看到这句评价,会做何感想。
读者评论
Dali Zhou:按照这个购买力,49块大洋,大概是现在的2000元。在铁路稀缺的年代,已经很良心了吧。(作者回复:20世纪20年代中期,上海一个普通巡警月薪大概15块大洋,一个卫生局科长月薪大概30块大洋。)
汉韵:我是滕州人,以前家里人时不时提出领我去抱犊崮玩,我都觉得没意思不去。看完这篇,觉得放了暑假一定要去看看。这或许就是历史的一种作用吧,能让原本普通冰冷的景色有了不同的温度。中华五千多年的历史积淀,让每一座普通的山、每一条普通的河,都因为人事而有了自己独特的意味。
凉凉:我就是在这个事件发生地长大的,洋行旧址还在,但很破旧了。顺便提一下中兴公司,中国近代第一只股票是这个公司发行的。西门子当时先进的采煤设备在这里,张学良、黎元洪,还有一批当时社会大佬都是这里的股东,股票实物都在。公司还有近代中国最大远洋船队,好像抗战爆发后,公司自己都给炸了,不留给日本人。貌似上海码头也是中兴公司的,新中国成立后让上海港务代理,相关文件还在中兴展馆里,我记得还有周总理的签字。馒头老师有兴趣,这个公司可以单写一篇,很有意思,我觉得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一个缩影。我刚说的如有出入,请大伙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