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 一 · 滦 阳 消 夏 录 一(第20/22页)

范蘅洲言:昔渡钱塘江,有一僧附舟,径置坐具,倚樯竿,不相问讯。与之语,口漫应,目视他处,神意殊不属。蘅洲怪其傲,亦不再言。时西风过急,蘅洲偶得二句,曰:“白浪簸舡头,行人怯石尤
。”下联未属,吟哦数四。僧忽闭目微吟曰:“如何红袖女,尚倚最高楼?”蘅洲不省所云,再与语,仍不答。比系缆,恰一少女立楼上,正着红袖。乃大惊,再三致诘。曰:“偶望见耳。”然烟水淼茫,庐舍遮映,实无望见理。疑其前知,欲作礼,则已振锡去。蘅洲惘然莫测,曰:“此又一骆宾王矣
!”
注释
舡(chuán):船。
石尤:石尤风,指逆风,又称“打头风”。
骆宾王(?—684):字观光,唐代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嗣圣元年(684),武则天废中宗自立,9月,徐敬业在扬州起兵反对。骆宾王起草著名的《讨武氏檄》,慷慨激昂,气吞山河。11月徐敬业兵败被杀,骆宾王下落不明,有人说被杀,有人说逃亡,有人说出家为僧。相传唐代考工员外郎宋之问流放途中来到灵隐寺游览,夜晚漫步吟诗:“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苦于没有满意的下联,有个老僧说:“为何不用‘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宋之问接着把这首诗吟到终篇:“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云薄霜初下,冰轻叶未凋。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老僧的诗句遒劲壮丽,最为精辟。知道底细的人说,这位老僧就是骆宾王。事可参见《唐才子传》卷一。
译文
范蘅洲说:从前渡钱塘江,有个和尚搭船,径直把坐具放在船上,倚着桅杆,也不与其他人打招呼。别人与他说话,只是口中随便应答而已,眼睛却望着别的地方,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范蘅洲觉得和尚太傲慢,也不与他搭话。当时西风很大,范蘅洲诗兴大作,就偶成两句诗:“白浪簸舡头,行人怯石尤。”下联的两句还没想好,只是三番五次吟咏上联两句。和尚忽然闭上眼睛,轻声地吟道:“如何红袖女,尚倚最高楼?”范蘅洲不懂和尚说的是什么意思,跟和尚说话,对方仍然不回答。等船到岸边系缆绳的时候,见一个少女站在岸边的楼上,正是穿的红衣服。范蘅洲大惊,再三向和尚请教。和尚说:“我偶然望见罢了。”然而当时船在江中,烟波浩渺,房屋遮挡,根本不可能望见对岸的景物。范蘅洲怀疑和尚先知先觉,要向他致意敬礼,但和尚却已拄着锡杖走了。范蘅洲茫然不知和尚是什么人,怅然地说:“这又是一个骆宾王了!”

清苑张公钺,官河南郑州时,署有老桑树,合抱不交,云栖神物。恶而伐之。是夕,其女灯下睹一人,面目手足及衣冠色皆浓绿,厉声曰:“尔父太横,姑示警于尔!”惊呼媪婢至,神已痴矣。后归戈太仆仙舟,不久下世。驱厉鬼,毁淫祠,正狄梁公、范文正公辈事。德苟不足以胜之,鲜不取败。
注释
狄梁公:唐代名臣狄仁杰(630—700),字怀英,武则天当政时期宰相,死后追封梁国公,故称。范文正公: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去世后谥“文正”,故称。
译文
清苑张钺公在河南郑州做官时,官署里有棵老桑树,两手合抱都搂不过来,人们说是树上住着神灵一类怪异的东西。张公觉得厌恶就把树砍掉了。这天夜里,他的女儿灯下看到一个人,面目手脚和衣帽都是深绿的颜色,厉声说:“你的父亲太霸道,且拿你来警告他!”张女惊叫呼喊,保姆丫鬟赶来,张家女儿已经吓傻了。后来嫁给了太仆戈仙舟,不久就去世了。驱除恶鬼、毁坏淫邪的祠庙,正是狄仁杰、范仲淹那样的人才能做的事。如果德行不足胜过鬼神,很少有不失败的。

钱文敏公曰:“天之祸福,不犹君之赏罚乎?鬼神之鉴察,不犹官吏之详议乎?今使有一弹章曰:‘某立身无玷,居官有绩,然门径向凶方,营建犯凶日,罪当谪罚。’所司允乎?驳乎?又使有一荐牍曰:‘某立身多瑕,居官无状,然门径得吉方,营建值吉日,功当迁擢。’所司又允乎?驳乎?官吏所必驳,而谓鬼神允之乎?故阳宅之说,余终不谓然。”此譬至明,以诘形家
,亦无可置辩。然所见实有凶宅:京师斜对给孤寺道南一宅,余行吊者五;粉坊琉璃街极北道西一宅,余行吊者七。给孤寺宅,曹宗丞学闵尝居之,甫移入
,二仆一夕并暴亡,惧而迁去。粉坊琉璃街宅,邵教授大生尝居之,白昼往往见变异,毅然不畏,竟没其中。此又何理欤?刘文正公曰
:“卜地见《书》
,卜日见《礼》
。苟无吉凶,圣人何卜?但恐非今术士所知耳。”斯持平之论矣。
注释
迁擢(zhuó):提升官职。
形家:旧时以相地形卜吉凶,为人选择宅基、墓地为业的人。也称“堪舆家”。
甫:刚刚,才。
刘文正公:名统勋,字延清,号尔钝。曾任清内阁学士、刑部尚书,为官清廉,颇能进谏,参与《四库全书》编辑,并担任《四库全书》总裁。乾隆三十八年(1773)卒,谥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