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 二 十 · 滦 阳 续 录 二(第6/13页)
田荆:梁朝吴均《续齐谐记·紫荆树》记载,京兆田真兄弟三人析产,拟破堂前一紫荆树而三分之。明日,树即枯死。田真大惊,谓诸弟曰:“树本同株,闻将分斫,所以顦顇,是人不如木也。”兄弟感悟,遂合产和好。树亦复茂。后因以“田荆”为兄弟和好的代称。姜被:《后汉书》卷五十三记载,汉代姜肱与二弟仲海、季江“俱以孝行著闻。其友爱天至,常共卧起”。“姜被”是说姜肱兄弟同被而寝,表明兄弟友爱。
晚盖:用后善掩盖前恶。
译文
郭大椿、郭双桂、郭三槐是三兄弟。三槐常常欺辱两个哥哥,并且到县衙去控告哥哥。从县衙回来的路上到一座庙里休息,只见庙堂里坐满了穿黑袍的和尚,正在齐声念经。施主虽然身穿吉服,却面容惨淡沮丧,宣读表示虔诚的祷文时,声泪俱下。三槐上前叩问原因,和尚答道:“这位施主的兄长病危,他在叩请神佛为兄长降福呢。”三槐痴呆呆站了好久,忽然发起颠狂,一边顿足捶胸一边喊道:“人家兄弟竟是这样啊!”他反复地重复这句话。众人把他扶着送回家,他不吃不睡,还是顿足捶胸,不断重复那句话,一连闹了两三天。大椿、双桂一向住在别处,听到消息赶来,拉着三槐的手哭着说:“兄弟怎么会这样?”三槐又呆立了半晌,突然抱着两位哥哥说:“哥哥总是这么好啊!”他长号了几声,猛然一跳断了气。人们都说是神明惩治了三槐,其实不然。
三槐愧疚而自责,这就是圣贤所说的“改过”,佛家所说的“忏悔”。他能这样,就是像田荆、姜被此类的孝悌之事,他都能做到。神佛正希望他这么做,怎么会惩罚他呢?他一旦悲伤立刻殒命,是因为心里感动,本真的良心被激发,自己觉得无颜活在世上,所以一死了之,命归黄泉,哪里是神佛收了他的魂?可惜的是,他知道有过错却不知道将功补过,仅仅是意气用事,一去而不回头;他没有学问,因而不能依靠学识来自我解脱,没有明师益友来开导他,也没有贤妻来帮助规劝他,致使他不能从恶的开头走向善的终结,以求有个好的晚节,他的不幸就在这里。当年田氏姐姐买了个丫环,原先是个妓女。丫环听见有人讥笑邻家妇人淫乱,惊讶地问:“这种事儿不能做么?我还以为就应该这样做呢。”后来,她嫁给农人做妻子,终身保持贞洁。三槐的行为违背常理,就是因为他不明道理。所以教育子弟应该先让他们懂得礼义。

朝鲜使臣郑思贤,以棋子两奁赠予,皆天然圆润,不似人工。云黑者海滩碎石,年久为潮水冲激而成;白者为小车渠壳,亦海水所磨莹,皆非难得。惟检寻其厚薄均,轮郭正,色泽匀者,日积月累,比较抽换,非一朝一夕之力耳。置之书斋,颇为雅玩。后为范大司农取去。司农殁后,家计萧然,今不知在何所矣。
译文
朝鲜使臣郑思贤,赠给我两奁棋子,这些棋子都晶莹圆润,不像人工磨成的。郑思贤说,黑色的是海滩上的碎石,长年被潮水冲刷而成的;白色的是小砗磲壳,也是被海水冲刷磨光的,都不难捡到。只是寻找厚薄一样、边缘圆正、色泽均匀的,需要日积月累,比较挑选,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办到的。我把棋子放在书斋里,是很雅致的玩物。后来棋子被户部尚书范宜恒拿去了。范宜恒死后,家道衰落,如今就不知这副棋子的下落了。

海中三岛十洲,昆仑五城十二楼,词赋家沿用久矣。朝鲜、琉球、日本诸国,皆能读华书。日本,余见其五京地志及《山川全图》,疆界袤延数千里,无所谓仙山灵境也。朝鲜、琉球之贡使,则余尝数数与谈,以是询之,皆曰东洋自日本以外,大小国土凡数十,大小岛屿不知几千百,中朝人所必不能至者,每帆樯万里,商舶往来,均不闻有是说。惟琉球之落漈,似乎三千弱水。然落漈之舟,偶值潮平之岁,时或得还,亦不闻有白银宫阙,可望而不可即也。然则三岛十洲,岂非纯构虚词乎!
《尔雅》、《史记》,皆称河出昆仑。考河源有二:一出和阗,一出葱岭
。或曰葱岭其正源,和阗之水入之。或曰和阗其正源,葱岭之水入之。双流既合,亦莫辨谁主谁宾。然葱岭、和阗,则皆在今版图内,开屯列戍四十馀年,即深岩穷谷,亦通耕牧。不论两山之水,孰为正源,两山之中,必有一昆仑确矣。而所谓瑶池、悬圃、珠树、芝田,概乎未见,亦概乎未闻。然则五城十二楼,不又荒唐矣乎!不但此也,灵鹫山在今拔达克善
,诸佛菩萨,骨塔具存,题记梵书,一一与经典相合。尚有石室六百馀间,即所谓大雷音寺,回部游牧者居之。我兵追剿波罗泥都、霍集占,曾至其地,所见不过如斯。种种庄严,似亦藻绘之词矣。相传回部祖国,以铜为城。近西之回部云,铜城在其东万里;近东之回部云,铜城在其西万里。彼此遥拜,迄无人曾到其地。因是以推,恐南怀仁
《坤舆图说》所记五大人洲,珍奇灵怪,均此类焉耳。周编修书昌则曰:“有佛缘者,然后能见佛界;有仙骨者,然后能见仙境。未可以寻常耳目,断其有无。曾见一道士游昆仑归,所言与旧记不殊也。”是则余不知之矣。
注释
落漈(jì):海底深陷的地方。漈,水边,水涯。
和阗:清初改“于阗”为“和阗”。
葱岭:对帕米尔高原和喀喇昆仑山脉诸山的总称。传说因山上生葱或山崖葱翠而得名。
拔达克善:又称“巴达克山”,今属阿富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