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卷 潜龙变 第六章 疑云(第4/7页)
遣走小厮后,将众人的证词串联一处,袁昇心底的惊涛骇浪又再腾起。
那金吾卫官员老金赶来传报一道十万火急的文书,那是太平公主和中书省联名签发的,突厥贼人竟“伪造”出数个形神酷似天子的贼人潜入了京师,凡见之者就要格杀勿论。
中书省若真是遇到如此紧急大变,为何不立即报知万岁和太上皇?即便事出紧急,要立即签发文书,那为何太平公主还要气势汹汹地联名签发?
门外忽然传来一阵嘈杂声,书房大门霍然打开,现出两张熟悉而又冰冷的脸孔,竟是刑部六卫中的老大“听风卫”苏木和老三“知机卫”曹轻晓。
本来韦后被诛后,朝堂上进行了一次极大规模的清洗,各部尚书、侍郎等许多大人物都换了,反倒是刑部六卫这样官职卑微的小人物得以保住了乌纱帽。
特别是苏木听从了二弟离明潇的建议,愈发紧跟太平公主。太平公主正在用人之际,看到小神捕林啸死后,御史台到底缺少真正的干将,便出马运作,将这六卫中比较机灵的老大苏木和老三曹轻晓调入了御史台,如今这二位在御史台巡使任职,官升一级,混得有滋有味。
六卫中混得最好的便是老二“辨机卫”离明潇。此人颇擅机谋,竟被太平公主看中,直接调入了公主府。
“竟然是袁将军,袁将军来得好快!”曹轻晓看到袁昇,不由吃了一惊。唐隆政变后袁昇成了天子身边的红人,曹苏二人不得不赔上一副笑脸。
“二位也来得好快。”
“不得不来呀,街衢之案归属金吾卫,坊间院落有案当然要归我御史台巡街使。”伶牙俐齿的曹轻晓微笑道,“倒是袁将军,现在统领辟邪司,直管为天子辟除邪祟之大案,这等事还轮不到您来插手吧?”
袁昇冷冷道:“眼前这件便是事关天子安危的大案,你们御史台无权插手。”
苏木哪敢和他争执,只是讨好地一叉手,笑道:“即便我们不该插手,你袁将军今晚只怕也没法插手了。适才卑职路过辟邪司府衙时,见到内侍宣公公守在那儿愁眉苦脸,说是万岁紧着要召见您,宣您速速进宫,十万火急。”
夜色已降,邓府这后门的小角门对着一条很狭窄的小巷,看不见一个人影。李隆基全身虚软,只能在江梅儿搀扶下勉力前行。
江梅儿这时候才想起来,自己居然稀里糊涂地跟着他跑出来了。她觉得搀着他走得太慢,干脆又将他背在了背上。
“那家伙说你中了什么混沌毒蛊,只怕是真的吧,怎么办?喂,你当真是皇帝,那邓老夫子都管你叫陛下的?你要真是皇帝,这时候站出来对他们喊一声,你是皇帝,有贼子作乱,那不就万事大吉了……”
听得她一连串的问话,李隆基不知如何解释。此时他发音困难,只能简单地吐出几个字:“我……现在很危险。”
“可是,我要回盈霞社呀!”
“不能去了,他们很快就会发现邓尚书已死,我们两个应该都已被通缉。盈霞社,更会遭到盘查。”
“难道是宫廷仇杀?”江梅儿联想到李隆基和邓日用的对话,脑中乱成一片,那些话她似懂非懂,但隐约觉得那是一个逆臣的天大阴谋,竟让当今皇帝沦落至此。
江梅儿觉得自己在做梦,居然跟皇帝搅在了一起,而且这皇帝还在亡命天涯,这肯定是个最古怪最疯狂的梦。
“那咱们现在去哪儿?”她虽粗通武功,筋骨有力,但这般长时间背着李隆基,也累得娇喘吁吁。
“投宿,越荒僻越好,不能去客栈。你有亲友住在这坊内吗?要可靠的。”艰难地说到这里,李隆基忽然无声地苦笑了起来。这个天下是他的,这座京师更是他的,可他对这座京师肯定不如江梅儿这样的子民熟悉。
“那就是要找个落脚之地呗。”江梅儿明白了他的意思,定下神来想了想,“就去小霞那里吧。”
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她奋力将李隆基的身子向上挪了挪,向巷口拐了过去。
李隆基能觉出她的背很柔软,她的腰很纤细,在这份柔软纤细中,又透出一股难言的坚韧。他就这样无力地靠在她的背上,从她浓郁的秀发和雪润的脖颈间,嗅到一抹淡淡的香气。
这个夜真黑呀,好在这如墨的暗夜里,还有这抹兰花般的幽香。
忽然在一瞬间,那抹幽香无影无踪。
李隆基一怔,仿佛从噩梦里挣脱了出来,才发现自己还伏在美女的背上,夜色还是那么黑那么浓,只是自己再也嗅不到任何气息。他蓦地想到冷惊尘的话,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六识要陆续被封闭了。虽然在那丑琴师的怪异疗法下,自己稍能开口说话,但现在看,伤势也只是延缓?
此刻自己的鼻根已被封闭,也许用不了多久,嘴巴再也无法说话,然后接下来就是眼睛和头脑……
李隆基的头嗡嗡作响,他却紧咬牙根,执拗地向前方望去。
天上忽然传来隆隆的雷声,前面那团浓黑的夜色,被忽隐忽现的闪电分割成了无数段,似乎要下雨了。
这条巷子很窄,江梅儿只挑这种窄巷穿行。还没有遇到巡夜的,但大道上不时传来此起彼伏的呼喝声,更有急促的马蹄声敲得人心紧。
好在不多时便下雨了,长安的夏雨汹涌肆虐,大道上的呼喝声立时便少了许多。
淋得湿透的两个人终于闪进了一条幽黑逼仄的巷子。李隆基有了些气力,便挣了下来,挨在她肩上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眼前竟都是粗陋的茅舍泥屋,还夹杂着很多更简陋的薄板木屋,鳞次栉比,不少还亮着灯,不时有赌徒的喧嚣声、醉酒汉子和放荡女子的笑闹声传出。
“这是什么所在?”李隆基吃力地问。
“这地方叫迷魂塘,因这里地价便宜,周围还有大片农地,便变成了闲散庶民甚至是泼皮们的杂居地。不大的地方,大小茅屋木房纵横交错,外人到了这里都会晕头转向。”
李隆基暗自放下心来。他知道西市需要大批的流动人口为之服务,而靠近西市的怀远、崇化诸坊,则地占要冲,宅价高昂,这些闲汉贫民便拥入了怀远坊东南方的崇贤坊,因宅地价格一直颇为低廉,这里竟已自成了一片小天地。
说起来,大唐的达官贵人多居于皇城南面的兴道、务本等坊,而邓日用虽然名气极大,却一生为官清廉,宅子远离权贵集中的长安城东北区域,倒让李隆基的这次逃匿有了这处极好的落脚点。
“小霞,小霞你在吗?是我!”江梅儿终于在一扇柴门前停住步子,拼力叩门。
江梅儿告诉李隆基,他们来投奔的小霞是她当年的一个好姐妹。小霞当年因为技艺不精,老被班主责骂,便全靠江梅儿罩着。后来班主干脆将乐舞之道不精的小霞放弃了,让她去伺候一个有势力的老迈小吏。小霞骨气挺硬,干脆逃了出来,便在这个流民杂居的陋巷落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