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回 强弩神箭(第7/15页)
完颜又沉思了许久,他索性趺坐床上,像是进入了冥思。傅翔坐在地上,木剑从左手缓缓移到右手,又从右手缓缓移回左手,偶而上下挥舞一下。这两柄木剑原是他和完颜切磋武功用的,马札的部下来搜索时以为是道士捉鬼的桃木剑,傅翔此刻的动作倒真有几分捉鬼画符的模样。
也不知过了多久,完颜忽然开口讲了一句话,听起来却像是废话:“傅翔,三招太少。”原来他老人家苦思如此之久,发现的竟是这个大道理,岂不可笑?傅翔听了却一点不觉好笑,躬身答道:“道长说得好,三招太少。”因为他已知道完颜在想什么,而且想得很深了,暗中忖道:“道长必有所教我。”
果然又过了近一个时辰,完颜方才再开口道:“十招太多。”傅翔听了喜上眉梢,忍不住脱口叫道:“九招如何?”完颜道长按榻而起,朗声道:“不错,九招正好!”
隔壁佛堂中,郑芫完全清醒着,傅翔带来了勘查福建的结果,应文大师父离开郑义门的日子屈指可数了。从离开南京到达此地,这大半年来,应文生命及生活上的改变之大,任何人都难以承受,更遑论必须立即调整适应,这期间大伙儿都看到大师父应变裕如,调适得宜,令大家十分钦佩。然而从“建文皇帝”一夕变成“应文和尚”,心里的苦楚,最能了解的就是郑芫了。
从第一次在宫中见面起,郑芫便对这位聪明、斯文而常带几分忧郁的年轻皇帝有一分异样的同情和疼惜。这一路逃亡,躲藏在万松岭上教他内功和射弩的日子,其实让郑芫感到充实,也许她不自知,一种共患难的感情已经深深建立在两人心中。那日在完全黑暗的地道中,应文和她跌抱在一起,霎时间引起的异样感觉,思之令她面红心跳,而应文能在那一瞬间立即运气正心,恢复以礼相待,更让郑芫佩服、感激,也有一丝怅然。
离开郑义门,应文即将正式住进佛寺中,从此永隔红尘,郑芫躺在床上,瞪大了眼望着屋顶一角的蛛网,暗忖道:“此后只怕再见一面的缘分都没有了,除非……除非你和你的旧臣能东山再起……”但她立即知道,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另一间佛堂中,应文也睁大了眼无法入睡。傅翔带来的消息确定自己即将离开郑义门,虽然已经安排了洁庵禅师到雪峰寺,天慈禅师在各寺挂单,自己日后的安全得到贴身护卫,但是一旦进入雪峰寺,从此佛门深似海,这些日子与自己患难相共的芫儿和江湖好汉都将离去,要联系心存复兴之志的旧臣们共商大事也将加倍困难。此后的生活还会有何种变动,漫长的日子要怎么过,心中充满了茫然不可知的恐慌与不安,久久不能成眠。
万松岭今夜人未眠。不远处传来村鸡的啼声,天已经快亮了。
转眼就是新的一年了,南京的政局在朱棣的强势领导下,步上富国强兵的道路。表面上看起来,建文皇帝的生死之谜不再是京师朝野热门的话题,靖难之役四年战争的伤痛似乎已在民间逐渐消退。朱棣废除了所有建文时代的仁政,代之以比较严苛的法治及比较沉重的赋税,老百姓起始是畏惧朱棣的铁腕手段而不敢不从,渐渐也就消极地接受;毕竟比起天灾与战乱,如今日子好过多了。
为了加强控制,尤其是对异议分子的监视,朱棣命鲁烈增加了锦衣卫的员额,又赋予掌印太监特权,抽调各部、各卫中干员组成的特情小组,专司暗中监督官员及有影响力之民间人士的言行。朝野之间对这些朝廷的缇骑既怕又恨,但没有人敢出异言,京师里的气氛俨然回复到朱元璋时代,大家在公众场合绝口不谈国事,有事相商亦不敢约在酒楼饭馆,大多是深夜造访私邸。但是不久以后,朝中传出有大臣私下在府第中的谈话居然也传到了皇帝耳中,于是大家了解到朱棣派出的缇骑中有能飞檐走壁的高手,许多人即使在自己家中也不见客,有事一律到衙门公开谈论。
但是天下事往往有违常理,在最不可能出错的地方,偏偏出了大漏洞。
中山王徐达府第的东、西两面是完全不同调的景象,东面是热闹的夫子庙,西面是一大片花园绿地,徐达生前常和儿子在此蹓马。京师换了皇帝后,由于魏国公徐辉祖被废为庶人,软禁在此府中,进出的人都要经过侍卫盘查。
过了正午不久,天边开始堆积起乌云,愈来愈厚,天色也愈来愈暗,这时从大功坊花市大街的方向,有两个黑衣汉子并肩走来,才转到徐府街上,便有一个侍卫上前拦住。侍卫认得其中一人是魏国公府里的管家徐添,另一个面色蜡黄的瘦子却是生面孔,便问道:“徐管家,你带什么人入府?”他看那瘦子两道浓眉又粗又黑,颔下蓄了一圈黑胡子,那模样看上去有点邪乎邪乎的,便多瞪了一眼。
徐添道:“老总,这是我表哥,找他来府里修锁。府里头好多道锁都坏了,一直拖着没有修,前日连大门的锁都打不开了,搞得大家都得从侧门走。”
那侍卫见瘦子背了一个小箱,便道:“箱子里啥东西,打开来检查。”那瘦子将小木箱打开,里面果然是些修锁修门的工具,侍卫翻了两翻便挥手放行。
进到府里,大门内又是侍卫的哨站,一个身高体肥的侍卫一把将那瘦子拦住,口中叫道:“停下,搜身!”
瘦子只好停下来,把木箱放在地上,让那肥侍卫搜身。那胖子一搜瘦子的身体,吐了一口口水在地上,狠狠地道:“他妈的你这瘦鬼,身上还真没有四两肉,几根骨头怎生干活呀?”那瘦子脾气似乎也不太好,闻言立刻反唇相讥道:“你他妈才是个肥鬼,一身肥油,一条街恐怕都跑不完就躺下了,还能当朝廷的侍卫?这也是朝廷的气数……”
他还要讲下去,那管家徐添立刻阻止了,叱道:“你这乡巴佬进了京师要有点规矩,还不快给老总道歉!”那瘦子一副不服气的样子,勉强道:“言语冲撞了老总,请肥……老总包涵则个。”那胖侍卫挥挥手道:“好了,快进去干活吧!”
进入徐府,徐管家把那瘦子直接带到内室去,内室的外门边还有一个便衣的侍卫,长得眉清目秀,腰杆挺直,双目炯炯有神。他看两人走进内室,只瞅了两人一眼,既无表情亦无动作。
那瘦子进入内室,加快了脚步,走到一间书房里,轻掩上门,跪下颤声道:“都督,是我廖魁。”
室内一张方桌,徐辉祖正倚窗看书,他转过身来望了廖魁一眼,问道:“廖魁,你戴了面具?”廖魁连忙把脸上的面具拿下,恢复了原本那精明灵活的模样,一面道:“这面具是章指挥制作的,逼着俺戴上。每天取下来时,整张脸痒得厉害,头一两次戴,还会红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