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闲饮过新丰 心终南山寄(第7/9页)

那紫衣女子侧目道:“小子少罗嗦,再敢多言,让你永远闭上嘴。”声色俱厉,手中又扣了一枚银箭。

唐宁心里一惊,还是慨然道:“这位长者,以力逼人,仗势凌弱便是不对。”那小姑娘看着唐宁,眼神奇异,却象看一怪物。

那女子脸色更加阴沉,眼中杀气大盛。

唐宁兀自道:“人心都是一般,你若好言相讯,大叔一定会尽心相助,说不得还真能寻得一些踪迹来。象在下适才那样,若心浮气躁,后面的事便打探不着了。”

那女子似乎神色渐缓,已被打动,却也不肯向一个少年承认,只向那樵夫道:“我寻的那人却有些臭名声,说不得你会认识。”

樵夫方缓过一口气,忙道:“姑娘请讲。”声音犹自发颤。

那女子不见手上有何动作,那只三寸长的银箭已经不知去向,看她衣袖乃是紫色薄纱,若隐若透,究不知这些银箭藏于何处。那女子缓缓道:“此人在江湖中有几分臭名声,人称终南道人。”

那樵夫咋舌道:“终南道长,那是神仙一般人物啊,听说他剑术通神,天下无敌,听说终南道长曾经在龙湫池上练功,在水面上行走如飞。”唐宁眼光放亮。

那女子已不再耐听,晓得在樵夫这里打听不得甚么,抽身便去,临去回头向唐宁扫一眼,唐宁心头一寒。

樵夫这才缓过气来,拔下银箭,向那女子背影呼道:“姑娘,你的,你的。”一时不知该称什么。

那女子头也不回,飞纵而去,桀桀怪笑道:“留给你做簪子了。”樵夫想起刚才惊险,一屁股又坐在地上。

那小姑娘眼露嘲弄,跟着也纵身而去。

唐宁道:“大叔小心,银箭上有毒。”樵夫闻言急忙将银箭抛在地上,又看看约有二两多银子,取块布小心包好,对唐宁道:“好吓人也,小哥怎么还敢顶撞她。”

唐宁笑道:“无缘无故的,我讲道理,她自然不会伤害我了。”樵夫摇头道:“我看这人说不得真会杀人。”

唐宁这才有些后怕,辞了樵夫,走出数里,心中忽然一动,忙翻身去寻那樵夫,却已不见,只得自怨自艾几声。四下打量,似乎山上有条小路,便翻山越岭,循小路而行,不觉走进一片巨石中来。再顺小路前行,在巨石中转来转去,眼见前有一处洞穴,唐宁不禁“咦”得一声轻呼。

唐宁几个月来在终南山打转,却不曾迷路,只缘他有一样好处,但凡到过之处一定认得清楚,一路上景物历历在心,进山之后总能依原路返回。今日唐宁吃惊是因为他清楚记得这个地方他曾到过。洞口平坦,唐宁举步而行,走的极慢,每一步下去都让他清清楚楚听见自己的脚步声和心跳声。

进洞数步,只觉一阵清凉,和洞外炎热暑气相差极远,唐宁心中在叫:“是‘冰洞’,绝对是‘冰洞’。”原来唐宁翻山越岭,竟又到了翠华山中。

三月间,唐宁到翠华山。

清明时节,山间杏花烂漫,远望如霞。过了一山又有一山,近山青翠,远山如黛。幽沟碧水白石鳞鳞,山中小道曲曲弯弯。进山许久,方见一道石阶直向山上杏林延伸,信步登去,如上天梯。石阶尽头是一片土丘,唐宁穿杏林走蹊径,曲折数百步,只见眼前一片开阔,波光粼粼,竟是一池春水,方圆约有一里。

唐宁大喜,禁不住一声长啸,奔向这山中天池,畅然若进仙境。

过得许久,近处风光已览,唐宁心道:“不若寻个高处,看尽这翠华全景。”环顾四周,见正西方隔着杏林有巨岩高十数丈,当是观景佳地。唐宁穿林来得岩下,正欲纵身而上,却见由此有小路通向左边一堆巨石之中,路旁有几株青松姿态优美,似非天然生成,倒有几分象作就的盆景。唐宁不禁跳过去细细欣赏,见松树的位置恰到好处,背后一面山石如皱如褶,与他处山石迥异,倒象画中的江南山水。

唐宁更上一步,果见松枝上如有绳痕,又有削伐之痕。唐宁心道:“此处若有人家,定在这巨石之后,想来便是作这松石之景的人,这般雅致之人不可不见。”穿过两块十数丈高的巨石,走得十多步,忽觉右边一阵冷风袭来,劲道凌厉。

唐宁大惊,心道袭击者内功如此深厚,实乃平生所未见,当下不敢硬接,向后急闪,剑已在手,立住门户。

眼前什么人也没有。

唐宁急忙回头,依然未见人影。唐宁心中惊异更甚,吸一口气,朗声道:“是哪一位前辈在此,还请现身,晚辈唐宁先行拜见。”等了许久不见应答,只有自己的回声在巨石之间徘徊。

唐宁眼光横扫,仔细查看周遭形势,见四周巨石环绕,前方林木荆棘已无路可通,仅右面山石上裂开一条巨缝,宽有三尺,高逾一丈。唐宁持剑在手,一步步走将进去,风声萧萧如雷,割面如刀。

原是一处天然孔穴生风,这孔穴也不长,不过数丈,那一面也有一个出口,唐宁从那一面出口爬出,便一丝风也没有了。唐宁暗自称奇,见身处巨石之间,一条小路蜿蜒其中。转了一个弯,见小路尽头又有一洞,洞口甚大。唐宁收剑在背,大步走将进去,见洞内平坦宽敞,心中暗喜,哪知再行得数步,脚下忽然一滑,唐宁登时仰面摔倒,直向洞底滑去。

唐宁只见洞壁洞顶些许冰凌纷纷向后掠过,如犬牙,如钟乳,长竟有数尺。待到身子停下,已在洞底,爬起身来,顿感冷气逼人,寒不能胜。四周环顾,只见身处冰窟之中,无数冰凌冰柱,晶莹剔透,宛如瑶林世界,只是洞内颇为明亮,微感诧异。举步缓行,只转得两个冰柱,便到了一处出口。

这出洞之路并不长,不过十几步便出了洞,外面春光融融,别是一番气象。

唐宁分外纳闷,反身看去,见只是一个寻常洞口,高宽各有丈余,便又走将进去。走得十几步便是洞底,冰凌四挂,冷不可耐,连忙出洞,心中只喊:“这可奇了,若非亲眼所见,我决不能相信人间有此境地。”良久回过神来,见三面危崖高耸,一面杏花烂漫,不觉心醉,只道身入桃源仙境。

忽然一阵乐音入耳,乃是古琴之声。随即有一女声歌道:“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声音妙曼绕林,所唱正是李太白的《春思》。唐宁听得不禁痴了。过了良久,调转变徴,那女声又歌李太白的《关山月》。

唐宁穿林循声而来,远远望见杏林之中,有一少女身着月白衣衫,正鼓琴而歌。歌声初时悠长,琴声也悠长,中间歌声转急,琴声也转急,唐宁只感到通身紧缩,寒意从心中而来,忙调整呼吸,运内力抵御。歌到最后一节,声音渐缓,唐宁便感到如刚才初出寒洞,春光虽暖,寒气犹绵绵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