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风雨有时(第7/7页)

他们冷战,他们和好,他们从不争吵,只会说着说着就都沉默下去。生活渐渐在彼此面前被摊开成了普普通通的模样。只是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接二连三,无穷无休。而这频率,逐渐与昭阳换工作的频率吻合。于是昭阳也渐渐就不太在意这一次一次被提出的分手。

终于,常樾在某天推开门踢掉高跟鞋,看到昭阳盘腿坐在地毯上神色认真地研究一千片的星座拼图,满地都是凹凸有致的小纸片时,陡升的烦躁情绪无法自制,她用力摔上了门,说,分手吧。如果你再继续这样,我们分手吧。

这一天,已经是又一个春夏与秋冬过去了。昭阳又拍了几本书,做了几分工作,而常樾四季如一,在办公室里隔岸观望风吹日晒。

昭阳抬起头笑着说,你怎么了?工作不顺心?那就换个开心的来做。或者我们周末去一趟平谷的京东峡谷?我在地铁上看到广告,很壮观。

常樾忽而低下了声音,说,“你以为我和你一样。”

昭阳本想说,明天他就去一家广告公司上班,可是看常樾意兴阑珊地带上了卧室的门,他生生地又咽了回去,继续埋头补全手下的拼图。

这样的时候,他其实都会想到凉夏,好像是随时都在映照的一面镜子。是否你看到现在的我,也会如此的失望与不解。那些石沉大海没有回音的信件,那些不再触碰的旧时光。

翌日,他早早地去上班,或许晚上回去,能看到常樾恢复惯常清淡的笑意,就像每一次的不愉快之后一样。

可是这一次,常樾却离开得干干净净,昭阳环视房间,除了墙上还有她的照片,几乎不留任何痕迹。

桌上留了字条,简洁,平常,“我走了,我看不到这份感情最后的安定,看不到属于两个人的未来,看不到安全。爱不爱,谁更爱,都不需要追究,你知我知。”

或许,这是她考虑良久的决定,是长久的落雪累积成坚冰。那么,这漫长的一年她是否全部用来做出这个决定?昭阳没有给她打电话,靠在窗边抽了一根烟。在一根烟燃尽的时间里,他还能够想起第一次的照面,常樾略显茫然的一张脸。那张曾经坐在角落一言不发的面孔有坚定和决绝的神色,在最初就给了他提醒。这是摄影的好处,绝对的静止能够映照出容易被忽略的真相。

他能够想起的瞬间有很多,比如她搬来他公寓的那一天。

昭阳面对一整面的照片墙发了一会儿呆,而后把墙上属于常樾的照片一一摘下,以温柔的手势抚弄整齐,一张一张放进牛皮纸袋子里,厚厚一叠,一帧一帧都是走过的路途,他把她生生塞进了他曾经的成长里,可是她终究不曾属于那里。

有一天,你若嫁人,我把就把这些都做成明信片一张一张投递给你,每天一张,看看需要多久才能数完我们在一起的日子。昭阳这样想着,竟然笑出来,真是可憎可恶的坏点子。

闪电划破云层厚厚堆积的天穹,她会去哪里呢?昭阳寻找着可以盛放照片的容器思索着,嗯,不用担心吧,她有同学,有朋友,她一直是个有把握的人。

雨水滂沱而下的时候,昭阳的心就像被雨滴滴穿了一般。他不习惯缺少她,却也不想左右她做正确的选择。终于,他还是把这些照片放进了那个藤编的箱子里,与常樾耿耿于怀的凉夏的照片放在一起。

嘿,凉夏,你现在有爱的人了吗。原来我从不曾获得爱一个人保护一个人的能力。如果是你,现在,会做些什么呢?昭阳深呼吸了一口气,拿起手机给说好要去上班的广告公司的HR打去电话。

“对不起,我决定放弃这份工作。因为,我要去旅行。”

是的,他要去旅行,或者不如说只是想出一趟远门。虽然在挂掉电话的时候他还不知道要去哪里。

于是他打开电脑,对着屏幕上的中国地图看了许久。

他走过边境,进过戈壁,也跟风去过西藏,可是这一次,他要去的,是15岁时离开的那个地方,和他原以为15岁之后他将会去的地方。

地图上的淮水并不长,没有入海口,如同他一次次的转换更替,也不过是在寻找一个出口。

昭阳就以这样匆匆寻找的姿态终于还是与凉夏在杭州的火车站,一来一离,相见不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