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词选(历代词选集叙录)(第19/21页)

(四〇)箧中词

《箧中词》六卷,《续集》四卷,清仁和谭献仲修纂录。卷首有光绪四年立秋日谭献自序,略谓“至于填词,仆少学焉。得本辄寻其所师,好其所未言,二十馀年而后写定就所睹记,题曰《箧中》” 。又有光绪八年壬午秋金坛冯煦序,其言曰:“仲修有《箧中词今集》之选,始自国初,迄于并世作者,而以所为《复堂词》一卷附焉。刻于江宁,属为校字。是选与青浦王氏、海盐黄氏颇有异同,旨隐词微,且出二家外。其题词名者,从别集,仅题名者,从诸家选本。第就箧中所存,甄采百一,布之四方,以为喤引。续有所得,则仿补人补词之例。”

此书刻于光绪八年秋七月,然不可知正续二编是否同时所刻。第一至五卷每卷第一页第一行有“箧中词” 书名刻于上,又有“今集一” 至“今集五” 刻于下。此“今集” 二字殊不可解。冯序称书名为《箧中词今集》,刻本则分刻其名于上下,亦不知何意。二序各述此书宗旨及选例,其言亦不尽合。谭序之意,似谓箧中所贮二十年来抄录所得,写定成编,故命曰《箧中》,冯序之意,则以为但就箧中所存书选录成编,故曰《箧中》。二说未知孰是?

第六卷首页第一行,上刻《复堂词》,下刻《类集五》,盖以此卷为其《复堂类集》之第五卷也。然版口则刻曰“词六” ,又为《箧中词》之第六卷矣。《续集》四卷,每卷首页第一行上刻“箧中词” ,下刻“今集续” ,“今集续二” 、“今集续三” 、“今集续四” 。然则此书名实为《箧中词今集》,续者,“今集” 之续编,而非《箧中词》之续编也。此“今集” 之义,甚不可解,岂因唐人元结有《箧中集》之撰,故别之为“今集” 乎?然元氏书称《箧中集》,非《箧中词》也。《箧中词》未尝有旧集,则何为乎有“今集” ?一书之中,卷帙标题,混乱至此,亦罕有其比。

复堂论词,一宗常州,集中选茗柯、止庵词皆至十首,评语中备致倾倒,其选词标准,亦用比兴、寄托之说。然于嘉庆以前诸家词,则又不得不尊重当时风气。其选朱竹垞词十八首,陈其年词九首。论曰:“锡鬯、其年出而本朝词派始成,顾朱伤于碎,陈厌其率,流弊亦百年而渐变。锡鬯情深,其年笔重,固后人所难到,嘉庆以前,为二家所牢笼者,十居七八。” 选厉樊榭词亦十八首,论曰:“填词至太鸿,真可分中仙、梦窗之席,世人争赏其饾饤窳弱之作,所谓微之讥碔砆也。” 又曰:“浙派为人诟病,由其以姜张为止境,而又不能如白石之涩,玉田之润,录乾隆以来词,慎取之。” 此复堂于二派之间,折中之论也。

此书于辛亥革命前后三四十年间,曾风行一时,以为清词选本之精要者。然其书实不得谓之选本,盖其从别集选录者极少,嘉庆以前词,大多从王、黄二家《国朝词综》中抄撮,嘉道以后,多以朋好传钞一二词录存之,几有存人之意。《续集》四卷,皆取资于丁氏《国朝词综补》。卷中补人补词,凌乱失序。故自题其书为“纂录” ,不敢蒙一选字。其自序谓“得本辄寻其所师,好其所未言,” 此二语亦不甚可解,岂自知其抄录之际,宗旨不严,故为此惝恍之辞耶?

复堂为晚清词家,以此书负盛名。其论词亦颇有精警语,然于其时辈,不免世情,辄多过誉。又所录诸词,以集本校之,文字多有异同,岂所得录稿,已有讹夺,抑复堂以己意改之?瑕不掩瑜,此书之谓也。

(四一)宋六十一家词选

《宋六十一家词选》十二卷,清金坛冯煦选录,宝应成肇麐审定,光绪十三年丁亥刻本。卷首有冯煦自序,略谓“少时于宝应乔笙巢先生处见毛晋刻《宋六十一家词》,始知其为宋词之渊薮。逾三十年始从宿迁王氏池东书库假得一编,读之三月,未尝去手。念离乱之余,此书或为煨烬,以得之之难,而海内传本不数数觏也,乃别其尤者,写为一编,复邮成子漱泉审正之。再写而后定,遂寿之木,以质同好” 云云。是此书乃毛氏汲古阁刻《宋六十一家词》之选本,仍按毛刻次序,就各家集中选十之一二,所选极精,可为毛刻之简编。当时毛刻全帙至不易得,此书既出,颇为词家称赏。今则毛刻已有影印,排印诸本,购致不难,然此书犹当珍视,盖已抉取菁英,汰其凡下,实宋词选本之至善者也。卷首有《例言》十六页,乃冯氏对诸家词之评论,颇多精到语。唐圭璋纂《词话丛编》,录取此评语,题为《蒿庵词话》、近来更有单刊本矣。

冯、成两家,皆清季词人之宗尚唐、五代、北宋者,成肇麐有《唐五代词选》,可与此书合璧。此书版刻极精好,近年亦已不易得矣。

(四二)词则

《词则》二十四卷,清丹徒陈廷焯选评。廷焯,字亦峰,生于清咸丰三年(1853),卒于光绪十八年(1892),年仅四十。廷焯幼而好词,弱冠,从其乡人庄棫学为词,初从浙派说,以姜、张为师法,后从常州二张,以唐、五代、北宋词为正宗,作《白雨斋词话》,以申张氏之说,于词之风格主雅正,于词之内容,主有比兴,有寄托。又提出沉郁顿挫为词之气骨。其书既出,天下翕然,以为“词话” 中旷古之作。

廷焯以张氏《词选》篇幅过狭,不足以见诸贤面目。且去取之间,亦有失当。遂别选历代词为《云韶集》二十六卷,其宗旨大凡,具见于其《词话》中。晚岁,自病其书芜杂,改弦更张,为《词则》四集,二十四卷,书成二年,遽以病没,稿藏于家,子孙世守之,至一九八四年夏,始由上海古籍出版社用原稿影印出版,世间遂有传本。

《词则》分为四集:曰《大雅集》六卷,选词五百七十一首。曰《放歌集》六卷,选词四百四十九首。曰《闲情集》六卷,选词六百五十五首。曰《别调集》六卷,选词六百八十五首。总计全书四集、二十四卷,词二千三百六十首,亦可谓词选之繁富者。然此书佳处,在评不在选也。

《词则》四集,集各有序,述其区分之意。卷端有总序,又撮其大要言之。其言曰:“自唐迄今,择其尤雅者五百馀阕,汇为一集,名曰《大雅》。长吟短讽,觉南邠雅化,湘汉骚音,至今犹在人间也。顾境以地迁,才有偏至,执是以寻源,不能执是以穷变。大雅而外,爰取纵横排奡、感激豪宕者四百馀阕为一集,名曰《放歌》。情态极妍、哀感顽艳者六百馀阕为一集,名曰《闲情》。其一切清圆柔脆、争奇斗巧者,别录一集,得六百馀阕,名曰《别调》。《大雅》为正,三集副之,总名之曰《词则》。求诸《大雅》,固有馀师,则遁而之他,亦即可于《放歌》、《闲情》、《别调》中求大雅,不至入于岐趋。” 由是可知,陈氏选词,以雅正为归,《大雅》一集,固其心目中以为词之最为雅正者,即《放歌》等三集,虽不入正宗,亦不失其为变风、变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