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1号 不畅销小说写作指南(第3/8页)

“不吃了,晚饭我一般都不吃。”她回头冲老李一笑,“减肥。”

待她走后,老李又是从鼻子里“哼”了一声:“你看她那屁股扭的。”

“她是?”我终于找到机会问。

“郑梦啊,你不知道她?”

“不知道。”

“哦,总算有个这骚娘们儿不认识的家伙了。”老李看了我一眼,“你小心点。”

“啊?”

“小心别被她……”老李话没说完,就被走过来的一个男青年打断了:“李老师,你也来啦?”

“来啦。”老李明显带着冷淡。

“这几天还得多请您指点指点了。”

“我能指点你什么啊,你都已经是小有名气的科幻作家了。”

那人被老李呛得有些尴尬,只好道:“都是虚名……我毕竟写科幻的,对文学是一窍不通啊。”

老李冲我道:“那你还不如问他。”

“他是?”

“一位诗人!”

我赶紧否认:“不……”

好在这时钟声响起,雀斑女孩宣布晚饭时间结束,结束了这段对话。

到这时我总算有了些概念,来上这培训班的基本都是写东西的,不少还都相互认识;不相互认识的,至少也彼此听闻过大名。那男青年介绍自己姓戴:“大名戴晓亮。”“久仰久仰。”“还没请教?”“我叫王德吾,你就喊我小王吧。”“哦——”戴晓亮拖长了尾音,惊喜道,“你就是王德吾啊!”

“你知道他?”老李在一旁问。

“何止知道,我还看过你不少诗呢。”戴晓亮一脸真诚。

我愣了半天,才挤出了一个合适的微笑:“我也挺喜欢你的小说。”

还好他没继续客这个套,又转向了老李:“李老师,听说这期培训班啊,耿小路老师也来了。”

“啥?”老李瞪大眼睛,“他来干吗?他还不够成功啊!”

“耿小路……”我颇有些吃惊,“你们说的是那个耿小路?”

他俩都没回答,好像我问出了一个根本不值得回答的问题。我没看过耿小路的小说,但根据他小说改的电影倒是没一部落下——这几年你想避开这些电影实在是有些困难。我不由得有些激动:“他真的来了?”然后看到老李投来的不满的眼神,才降低音量问:“在哪儿?”

“晚饭没见到,您说他是不是已经开始动笔了?”

“一个写青春文学的也要来给自己洗白了!”老李气道,“无耻。”

听到这,我突然又想起来一件事,一件我应该早点儿想起来的事。“梦回清朝”不就是我女朋友常常看的那位网络言情作者的名字吗?“‘梦回清朝’是个男的?”我脱口而出。

这下俩人都愣住了。过了差不多有一个世纪,戴晓亮才小心翼翼地开口:“你不知道李老师就是‘梦回清朝’啊?”

“他怎么会知道,他是个诗人!”老李喊道。

这一晚我睡得相当不踏实,一是非常后悔自己怎么就给自己选了“诗人”这样一个设定,很显然这个身份在这里并不讨好;二是老李睡觉鼾声如雷,我几次想下床把他推醒,又忍住了;三是,我完全没想到自己身边环绕着这么多……名人。知道耿小路和梦回清朝之后,我就迅速去雀斑姑娘那儿翻了一遍签到簿。虽然其他名字大多不认识,但我坚持认为有一两个颇有些耳熟。到此为止,我已经觉得此番南下不虚此行。这经历!怎么也够我回去说一年半载的了,至少能在女朋友那里扳回一局。想到此,我不禁又往老李那边看了一眼,决定无论如何得找机会跟他要个签名。我躺在床上,一边按捺住想要用枕头把老李闷死的冲动,一边得意扬扬地想,我可是和梦回清朝住过同一房间的人!

如此睡了两小时到天亮,7点半吃完早饭,8点课程正式开始。

所有人都来齐了,换上了制服。所谓制服实际就是一件T恤,上面啥也没印,看着就像是随便从哪个服装市场批发来的。我从早上下楼开始就一直搜寻人群里是否有耿小路的身影,然后才想起来,我其实完全不知道他长什么样。就好像我也根本不知道拿了诺贝尔文学奖的那个中国作家长什么样一样。

我小声问戴晓亮:“耿小路来了吗?”他看了一圈在场的人,摇了摇头:“不急,淡定。”

牛导已经站在大厅,介绍自己姓牛:“我就是你们这期培训班的导师。”

“只有一个导师?”我问。

“一个还不够?”他没问答,倒是人群中有人反问我。看来大家都是熟知这培训班的人,只有我一人少见多怪。我乖乖闭上了嘴。

牛导宣布所有人先出门去绕岛跑一圈。一听这话大家都有些吃惊。

“昨天不是告诉过你们了吗?今天的内容是体能训练。”

谁也没想到真就是体能训练啊!不过看来大家也没真那么熟,对培训内容都是一无所知。

牛导又拽了一个精瘦健美的小伙子出来:“薛教练会陪你们一起跑。”

戴晓亮低声道:“说是陪跑,其实就是监工。估计啊,这都得算在最后的考核里。”

“什么考核?”我问。但没人回答我。

还好此时尚早,天气还不算很热。饶是如此,这十来个年纪各异性别有差的男女还是跑得气喘吁吁,老李刚跑出八百米就一副要崩溃的样子,我本以为他会做做样子,等跑回到洋楼,过了差不多一小时,他才虚脱般回来。我平时虽然偶尔踢个球,但只睡了两小时也实在是腿软,好不容易勉强坚持下来。

谁知这只是开始。接着,牛导又把我们全体拉出去,带到了洋楼后面不远的一块菜地附近:“热完了身……”

“啥?刚刚那只是热身?”我问。牛导看了我一眼,面无表情。老李在旁边扯了扯我的衣服,示意我别说话。牛导接着说:“今天的主要内容就是这块地。”他拉了另一名农妇过来,“具体怎么分配,你们听张阿姨的。”

“这不是写作培训班吗?为啥要干这个?”我没忍住继续问。没等牛导开口,其他人已经开始教育我:“啧,你怎么能这么想呢,搞文学哪能没个好身体?”“就是,你看过村上春树吧?人家天天跑步,还坚持参加马拉松。”“意志力是任何事情成功的第一步!”不愧都是作家,名言警句张口就来。

这回老李也不再拉我,主动往旁边挪了两步,好像要和我划清界限似的。

看得出来,人群里差不多有一半是小时候干过农活的,可已经脱离农民生活几十年,哪儿还熟悉这个?再说现在也早就进入现代化农业社会,让我们回返农耕时代明显是给我们出难题。在那位张阿姨的指挥下,各人手忙脚乱拿起农具,很快便听到这里一声尖叫,那里一句抱怨,不是弄伤了自己就是被虫虫草草吓了一跳。郑梦风姿卓越般站在人群里,左右不时有人愿意帮她一把,不过都被她婉言拒绝:“这怎么能让人代劳呢。”我心里有些感动,然而老李的话还在我脑中盘桓:“小心别被她……”别被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