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谋国,才是真正的大生意(第13/15页)

古平原抬起头,怔怔地望着面前这个始终让他看不透的女人。

“谋国!”苏紫轩轻轻却又坚定地说出两个字。

“大哥怎么还不回来?真是急煞人了。”古平文和古雨婷一遍遍到门口去看,焦躁不安地看着长街尽头,只盼能望见古平原的身影,却是一次次满脸沮丧地回来。

天色已晚,普通人家的饭时都已经过了,何况今日是古母的寿辰。白天里喜乐的拜寿之礼让整个古家村热闹了一整天,古母穿着一身苏绣的桃红袄袍,打早晨起便笑得合不拢嘴,美中不足就是大儿子出门在外,这就不仅是古母心存遗憾,连古平文和古雨婷也对大哥有些不满,什么重要的事情连一天都耽搁不得。好在常玉儿说古平原今天一定赶回来,一家人这才耐着性子等下去,谁知一等就到了日头偏西。

晚上是家宴,天南海北的珍馐美味摆了满满一大桌,院子里却只有六个人,除了古家人之外,便只有刘黑塔和闵老子被邀来做客。此刻人人心中等得发慌,特别是古母,面上的笑容早已不见,心里揪着,她知道自己这个儿子生性纯孝,不是十万火急断不会这会儿还不回来,可别是遇上什么事儿了。

只有常玉儿镇静自若,也不去门边看,甚至连望都不望一眼,只是专心侍候着婆婆,刘黑塔忍不住问她,她也只是笃定地说:“放心,平原他说今天一定赶回来,就一定会回来的。”

她这么有把握,神态丝毫不见慌乱,几个人也渐渐稳住了神。古母对这个大儿媳如今是疼爱中加着倚重,家事交给她几个月,事事办得有条不紊,把家里打理得焕然一新,村中人人称羡,都说古家从山西娶回的这个媳妇贤良淑德,是难得的人才。常玉儿疼惜弟妹,操劳家务,从不出半点差错,古平文与古雨婷更是对大嫂敬重有加,打心眼里佩服。

所以常玉儿说一句话,古家人都听得入耳,也听得入心,她说古平原一定会回来,古母便也回过颜色,笑着叹了口气说:“唉,生意哪有那么好做,徽商人家的孩子啊,个个苦命,不是有那么句话‘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我心疼儿子,不想让他经商,谁知最后还是走了这条路。这钱哪,赚多少是个头,差不多就得了。”说着目视常玉儿。

常玉儿一笑:“娘这话我一定给他说到,只是生意场上丝连蔓节,彼此利益相通,就算不顾自己也要顾别人,有时候实在是身不由己。”

“这就是命。他那么好学问,却连个小官儿都当不上,不然岂会这么辛苦。”

“娘,当官有当官的苦处,岂不闻‘官身不自由’,皇帝一声令下,派到天南海北,您老人家想念儿子又该怎么办?”常玉儿劝道。

“还是你这孩子会说话。”古母被她说得一笑。

“这菜都凉了,古大哥怎么还不回来?”刘黑塔眼睁睁看着一桌子的美食不能动箸,肚子叽里咕噜直叫唤,不自觉就冒出一句,让在座人都敛了笑容。

常玉儿好不容易逗得古母分神,却被刘黑塔给搅了,气得趁人不注意,狠狠剜了他一眼。

正在这时,寂静的街上响起了马蹄声,古雨婷第一个就叫出来:“大哥回来了!”古平文却比她快一步,上前拉开院门,探头一望也是欢喜地喊了出来:“是大哥。”

院子里的人顿时放下心来,古母脸上也重又泛起笑容。

等把古平原接进来,闵老子笑道:“令堂的寿席你也来迟,不可不罚。来来来,先满饮上一杯。”

古平原笑容满面,对古母道:“有个外地商人缠夹不清,儿子被他拖到现在才回来,让母亲久等了,实在是不孝。”

“什么久等不久等,回来就好。”古母一颗心放下,容颜霁和地笑道。

古平原在寿州城外受了伤,他知道,如今白依梅只怕最恨的就是自己,她是为了刺虎而舍身饲虎,就算是自己硬闯寿州城也没用,谈不到一个“救”字,根本就是无能为力。他无可奈何之际,想到母亲的寿宴,掐指算了算日子悚然而惊,急忙骑上苏紫轩留给他的马赶了回来。

好在那马神骏,古平原赶到潜口镇上才是当日中午,他身上不仅有伤,还沾着不少血迹,长衫也给了白依梅,自然不能就这么回家惊吓母亲。于是重又置办衣服,找跌打郎中上了金创药,这才骑马返回古家村,一番折腾延误时辰,所以直到黄昏之后才到了家中。

别看他笑容满面,实则是强打精神,胸口的伤再加上一肚子沮丧,不过是强颜欢笑罢了。

家门长子回来,大家重新入席,常玉儿坐在古母身边,不停地为她伸筷子夹着远一点的菜,古母目中满是笑意:“你这孩子,我年纪大了胃气弱,吃不下这么多。”

“一样尝一点也好。这湖北神农架的燕耳最是补气益寿,娘你一定要多吃几块。”常玉儿也笑着回道。

“好、好。”古母看着一大家子都聚齐了,回想起往日的那些风风雨雨,感慨之下更是珍惜,不住地点着头。

酒过三巡,古平原忽然觉得身旁的二弟用胳膊肘碰了碰自己。古平文低声道:“大哥,你该和嫂子去敬酒的,然后我和雨婷才好去。”

古平原心神不宁,只顾呆坐,竟然把敬酒祝寿这事儿给忘了,他暗骂自己一声糊涂。冲着常玉儿点头示意,两人一起来到古母身前。

二人各捧酒杯,来到古母面前,双双跪倒在地:“请娘先宽饮一杯,儿子还有祝寿词献上。”古平原笑道。

古母喝的是果儿酒,入口极绵,一杯喝下笑眯眯地看着儿子儿媳:“还有祝寿词么,那为娘一定好好听听。”

古平原曼声吟哦道:“王母长生,福海寿山,北堂萱茂,慈竹风和,星辉宝婺,萱庭集庆,蟠桃献颂,璇阁长春,眉寿颜堂,萱花挺秀,婺宿腾辉……瑶池仙子,福寿双全。”吟罢,他举杯一饮而尽,常玉儿也随着喝干了杯中酒。

“好、好。”古母高兴得直拭眼泪,“儿啊,你这些善颂善祷的词儿都是好的,为娘听着心里别提多煲贴。做娘的看着你们在眼前,比吃什么山珍美味都高兴,天大的福也比不上你们个个平安,我瞧着欢喜。”她犹豫了一下道,“要说为娘还有什么心愿,那就是最好明年今日,你们能抱一个小人儿一起来给我祝寿,那就尽善尽美了。”

一语既出,常玉儿脸颊飞红,忙不迭地偏过头去,古雨婷手捂着嘴吃吃直笑,别人都是想笑而不敢放声。古平原想想这话不好接,只好含笑点了点头。

就在起身之际,古平原才觉出方才这一跪拜又扯开了胸前的伤口,加上他昼夜未眠,不由得一阵眩晕,幸好常玉儿在身边,他一把拉住了妻子的手,这才没一头栽倒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