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钱财只是家业,招牌才是事业(第13/13页)
打乾隆朝起便有规例,“王公并文武百官不得与太监结交”,虽然后来这条规矩渐渐废弛,但是衣冠中人依旧是以与太监交往为耻。这一次古平原为了烘托场面可是下足了本钱,请郝师爷托人情找关系,好说歹说拉来了几个在京为官的同年好友,至于其他的人,都是欠了债务的官员,古平原上门投帖,并送了几百两银子,拿人手短,这些人虽然知道请的是安德海,也不免走上这一遭,说白了是花钱雇了一大批的官儿陪着安德海吃饭。大官虽然请不到,可就是眼前这些人,也都是朝廷命官,陪着一个宫中太监饮酒谈天,这个面子是给了个十足十,把安德海高兴得是红光满面,只觉得这个首座坐得是格外有味道,一杯接一杯,来者不拒地连饮了十几杯酒。
郝师爷冲着古平原使了个眼色,意思是再喝下去就要谈不成正事儿了。古平原正有此意,也早有准备,唤过两个等候在外的清吟小班的歌女,琵琶一响,众人注目之时,古平原已经悄悄将安德海请到了隔壁的雅座里。
“安公公,我的那位兄弟寇连材初到宫里,听说常蒙公公照顾,古某这里多谢了。”听起来是一句托词,但也是古平原的心里话,他这么费尽周折地请来安德海,还要送他一大笔银子,一是为了万茶大会的事儿,二来也是希望他今后能真的照顾寇连材,以安德海如今在宫中之红,寇连材攀上他那是绝吃不了亏。
“好说,好说。”安德海兴奋之余,正在客气,就见古平原伸手递过来一个荷包。
“公公在宫里担任要职,想必开销很多,这一点意思不成敬意,还望公公笑纳。”
有吃有喝还有钱拿,安德海更乐了,轻轻打开荷包,抽出里面的银票,立时酒便醒了七八分。
竟是一张一万两的龙头大票!
古平原把他身上一半的钱都拿了出来,如同电闪雷轰一般,顷刻间就把安德海击懵了。别看安德海名头大,可也不过才起来二年,平素到王公大臣家里传旨,得了百八十两的赏银就已经是不少了,何曾见过一出手就是一万两这么骇人听闻的数目。
“礼下于人,必有所求”,安德海明白,这绝不是照顾宫里一个太监那么简单,于是“咯咯”一笑,把银票放回桌上,“古老板,咱们先说事儿吧,不然我可不敢花你的钱。”
看来安德海是个明白人,“真人面前不说假话”,古平原点了点头,干干脆脆把来意说了出来。
“这样啊……”安德海低头考虑了一番,“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太后也可能只是去看看,到时候什么话也不说,那你不是白费了一番心机。”
“眼前本来就是无解之局,我也不过是想寻一丝希望,纵然不成,只能怨天,不敢怨人。”古平原很是平静,“说句老实话,除了太后到场,我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人有本事去搅一搅这个已成之局。”
“这倒真是一句实话。”安德海想起最近慈禧时常对恭亲王不满,而自己几次关说人情,都因为恭亲王执掌朝纲甚严而没能成功,白白丢了发财的机会,如今能给恭亲王下个绊子,却也随了自己的心意。
“我话可说在前头。”安德海眼睛瞄着那张银票,挺着公鸭嗓道,“太后可不是笼子里的鸟,想架到什么地方就架到什么地方,到时候不成功,你可别怨我。”
“岂敢。公公肯尽心,古某已是感激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