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九地第十一(第9/14页)

儒家讲天理、国法、人情,兵法也讲人情。关于人情兵法,前面治气的战例里都有,就是注意士卒的心理,心理决定士气,士气决定战斗力。

曾国藩说读书,讲两条,一是每日坚持,坚持读一页一行都行,只要每日都读,精进就快,这叫不疾而速。最怕鼓起劲来就大干一场会战,过了劲又撂下不管,那就很难完成。

日拱一卒,是完成任何工作、实现任何目标理想的关键。成功都靠拱卒,不靠出车,因为没有那么多车可以出。但很多人只喜欢出车,你跟他说拱卒的事,他就是不爱听。

曾国藩说读书的第二条,是一本未读完,不动下一本。这样你就不会留下一大堆半途而废没读的书。

这算是读书兵法吧。

进入敌境后就要万众一心

原文

凡为客之道:深则专,浅则散。去国越境而师者,绝地也;四达者,衢地也;入深者,重地也;入浅者,轻地也;背固前隘者,围地也;无所往者,死地也。是故散地,吾将一其志;轻地,吾将使之属;争地,吾将趋其后;交地,吾将谨其守;衢地,吾将固其结;重地,吾将继其食;圮地,吾将进其途;围地,吾将塞其阙;死地,吾将示之以不活。

华杉详解

凡为客之道,深则专,浅则散。

侵入别国,客场作战,深入敌境则士卒专心致志;入境未深则士卒军心涣散。

梅尧臣注:“深则专固,浅则散归。”这是前面说的重地、轻地、浅地的区别。

去国越境而师者,绝地也;四彻者,衢地也;入深者,重地也;入浅者,轻地也;背固前隘者,围地也;无所往者,死地也。

这里多出一个“绝地”,梅尧臣注:“进不及轻,退不及散,在二地之间也。”就是刚刚越境进入敌国,已经不是散地了,但还没到轻地。

四面通达的是衢地,深入敌境的是重地,入境未深的是浅地,背负险固,前有阨塞的是围地,走投无路的是死地。

这些不同的地势,分别怎么应对呢?

是故散地,吾将一其志。

李筌注:“一卒之心。”让大家万众一心,一心一意。

杜牧注:“守则志一,战则易散。”在城中固守,则大家一心一意不让敌人攻进来;出城作战,有人就想借机逃跑回家。所以前文说“散地则无战”,宜守不宜战。

轻地,吾将使之属。

“属”,曹操注:“使相及属。”进入轻地,让部伍营垒密近连属,一来防止敌人来攻,可以相互救助;二来也防止士卒逃跑。

只问自己学到什么,不要纠结字面原意

读古文,一个经验,只问自己学到了什么,理解他思想的原意,别纠结他字面的原意。

原文

争地,吾将趋其后;交地,吾将谨其守;衢地,吾将固其结;重地,吾将继其食;圮地,吾将进其涂;围地,吾将塞其阙;死地,吾将示之以不活。

华杉详解

争地,吾将趋其后。

这句有点麻烦,各家注解都不太一样。

曹操注:“利地在前,当速进其后也。”曹操等于没解,和孙子说的一样,他明白,别人还是不明白。这“后”,是什么“后”,抄到敌人后面?

杜牧注:“必争之地,我若已后,当疾趋而争,况其不后哉?”对于争地,如果我们已经落后,当急行军去争。

陈皞说杜牧注得不对。他注道:“二说皆非也。若敌据地利,我后争之,不宜后据战地而趋战之劳乎?所谓争地必趋其后者,若地利在前,先分精锐而据之,若彼恃众来争,我以大众趋其后,无不克者。”

陈皞说,如果敌人已经据了地利,我后趋而争,那不就成了后趋战地者败了吗?不过他这样说前人不对,理由也不成立。杜牧说的是,如果敌人跑前面了,我们要追上去赶在他前面,抢先到达争地,并没有说敌人已经把争地占了。

陈皞的注解是,若地利在前,我们先分精锐去占了,如果敌人恃众来争,我们再大部队抄他后路。

这样解,似乎又想多了。争地,争到了就是争到了,孙子应该没有说争到之后再去抄敌人后路的意思。

杜佑注:“利地在前,当进其后。争地,先据者胜,不得者负。故从其后,使相及也。”杜佑前面说得对,争地的性质,就是先据者胜,不得者败,这才叫争地嘛,所以不存在争到了之后再抄敌人后路的问题。不过他后一句“故从其后,使相及也”,又不明白了,是要后面的部队跟上,前后相及,不要掉队?

张预强化了杜佑的观点:“争地贵速,若前驱而后不及,则未可。故当疾进其后,使首尾俱至。”所以他说这个“后”,不是敌后,是自己的“后”。不要先头部队到了,后面的还没跟上,所以后军也要疾进,首尾一起到。

我估计孙子没那么复杂的意思。

张预还提供了另一个解释:“趋其后,谓后发先至也。”那么这“后”,是敌人先出发,我们后出发的“后”了。我想孙子更没有这个意思了,干吗说要后发先至呢?反正是要先至,孙子没管你是先发还是后发。

总结一下,我们不要想那么复杂,简单点,直接点,“争地吾将趋其后”,意思就是,对于争地,我们当疾进,抄到敌人后面,抢先到达。

读古书,一个经验,只问自己学到了什么,理解他思想的原意,别纠结他字面的原意。他的思想在他的上下文里,在他的整本书里,你学到了,就是学到了。如果去纠结、争论、训诂某一句话、某几个字是什么意思,实在是徒事讲说,意义不大。特别是不要有胜心,不要一心想另立一说,另创新解,来胜过前人。

交地,吾将谨其守。

“我可以往,彼可以来者”,为交地。在交地,就要谨守壁垒,断其通道。

杜牧注:“严壁垒也。”敌人四面都可能来,我们就要修筑工事,深沟高垒,严密把守。

衢地,吾将固其结。

衢地合交,结交诸侯,使之牢固,不要让敌人抢先和邻国结盟,也不可让他破坏了我们的盟约。

王皙注:“固以德礼威信,且示以利害之计。”

张预注:“财币以利之,盟誓以要之,坚固不渝,则必为我助。”

重地,吾将继其食。

重地的关键是给养,是粮草,是物资。因为我们深入敌境,后勤跟不上,就要因粮于敌,就地解决给养和物资。曹操注:“掠彼也。”抢掠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