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薄云(第6/6页)

源氏内大臣时刻挂念嵯峨山中大堰邸内那个人。但因身分高贵,不便轻易去访。他想:“明石姬为了自己出身低微,所以嫌恶人世,避免交游,其实何必如此自卑呢?但她不肯轻易迁居东院,低头与众人共处,则又未免太高傲了。”推察她的心情,实甚可怜。于是照例借口嵯峨佛堂必须不断念佛,赴大堰邸访问了。

明石姬在这大堰邸内,越是住得长久,越是觉得凄凉。平居无事,也频添忧恼。何况与难得降临的源氏内大臣结了痛苦的不解之缘,见面时只是匆匆一叙,反而徒增悲叹。因此源氏内大臣只得尽心竭力地抚慰她。透过异常繁茂的树木,远远望见大堰河鸬鹚船的篝灯明灭,火光反映在池塘里,好象点点流萤。源氏内大臣说:“此种住宅的情景,若非在明石浦看惯,看了定然觉得希奇。”明石姬便吟道:“篝灯映水如渔火,伴着愁人到此乡。

我的愁思也与住在渔火之乡时一样。”源氏内大臣答道:“只缘不解余怀抱,心似篝灯影动摇。

正如古歌所咏:‘谁教君心似此愁?’①”意思是反而恨明石姬不谅解他的心。此时公私各方均甚闲暇,源氏内大臣为欲专心修习庄严佛法,常常到嵯峨佛堂来作长期滞留。想是因此之故,明石姬的愁怀也稍得宽解。

①古歌:“情如泡沫原堪恨,谁教君心似此愁?”见《古今和歌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