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道 兵胜负 乃是常情(第6/7页)
“田园将芜胡不归,
千里从军为了谁?
……”
为了谁?
“四面俱是楚国歌声,莫非刘邦他已得楚地不成?”项羽长啸:“孤大势去矣!”
连乌骓,也被困垓下,无用武之地了。
眼看到了“别姬”精彩处,忽自门外,操进一队日军。都戎装革履,靴声伴着台上的拉腔,极不协调。
全为一位军官开路、殿后。
他是关东军青木大佐。
青木胸前佩满勋章,神采奕奕。不单荷枪,还有豪华军刀,金色的刀带,在黯黑的台下,一抹黄。戎装毕挺无皱折,马刺雪亮。
英姿飒爽地来了。
四下一看,马上有人张罗首座给他——先赶走中国人。
怕事的老百姓,不赶先避。看得兴起的,不情不愿满嘴无声咒诅。却也有鞠个躬给皇军,惟恐讨不了他欢心。
楚歌声中,他们毫无先兆地,把戏园子前面几排都霸占了。有几个走得慢了点,马上遭拳脚交加。台下有惨叫。
全场敢怒不敢言。
小楼在台上,一见,怒气冲天。
性子一硬,完全不理后果,他竟罢演,一个劲儿回到台下:
“不唱了不唱了!妈的!满池座子都是鬼子!”
幕急下。鼓乐不敢中断,在强撑。
班主、经理和催场的脸色大变:
“哎,段老板,您好歹上场吧,得罪了,吃不了兜着走!求求您了!”
“您明白人,跟宪兵队有计较的地儿么?把两位五花大绑了去,也是唱……”
小楼大义凛然:
“老子不给鬼子唱!”
又道:
“我改行,成了吧?”
菊仙知道情势危殆:
“小楼,这不是使性子的时候——”
小楼不反顾,像头蛮牛,卸了半妆,已待拂袖离去。
外面有什么等着他?一概不管。猛兽似的阴影。菊仙急忙追上去。
“小楼你等我——”
大伙追出。
蝶衣立在原地。他没有动,他想说的一切,大伙已说了。他自己是什么位置?——小楼的妻已共进退!
不识相的段小楼根本回不了家,也改不了行。一出门,即被宪兵队逮走。
囚室中,皮鞭子、枪托、拳打脚踢。任你是硬汉子,也疼得嘴唇咬出血来。
“不唱?妈的不给皇军唱?”
他分不清全身哪处疼哪处不疼。四肢百骸都不属于自己。一阵晕眩,天地在打转……
但,小楼竟可屏住一口气,不肯求饶。他站不住,倒退栽倒,还企图爬起来。
他横眉竖眼,心里的火蹿到脸上,鬼子越凶,他越不倒。
——他的下场肯定是毙了。
蝶衣还没睡醒。
不唱戏,他还有什么依托?连身子也像无处着落。睡了又睡,睡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
“醒了?烦你喊一下,急死了!”
菊仙颜来了。追问着小四。
他道:“刚睡醒,请进来。”
蝶衣在一个疑惑而又暧昧的境地,跟她狭路相逢似的。刚睡醒,离魂乍合,眯着眼,看不清楚,是梦么?梦中来了仇家。
菊仙马上哀求:
“师弟,你得救救小楼去!”
他终于看见她了。她脸色苍白,老了好几年呢,像拳皱了的手绢子,从没如此憔悴过。她不是一个美人吗?她落难了。蝶衣嗤的一笑,轻软着声音:
“什么‘师弟’?——喊蝶衣不就算了?”
稍顿,分清辈分似的:
“‘我’师哥怎么啦?”
菊仙忍气吞声,她心里头很明白,她知道他是谁。依旧情真意切,求他:
“被宪兵队抓去了。盼你去求个情,早点给放出来,你知道那个地方……拿人不当人。这上下也不知给折腾得怎么样。晚了就没命了。小楼的性子我最清楚了——”
“你不比我清楚。”蝶衣缓缓地止住她,“你认得他时日短,他这个人呀……”
他坚决不在嘴皮子上输给“旁人”。尽管心中有物,紧缠乱绕,很不好受——他不能让她占上风!
菊仙急得泪盈于睫,窘,但为了男人,她为了他,肺腑被一只长了尖利指爪的手在刺着、撕着、掰着,有点支离破碎,为了大局着想,只隐忍不发:
“你帮小楼过这关。蝶衣,我感激你!”
蝶衣也很心焦,只故作姿态,不想输人,也不想输阵。
他心念电转——此时不说,更待何时?真是良机!水大迈不过鸭子。她是什么人?蝶衣沉默良久。菊仙只等他的话。终于僵局打破了:
“就看我师哥分上,跑一趟。”
为了小楼,他也得颜事敌,谁说这不是牺牲?
但蝶衣瞅着菊仙。她心肠如玻璃所造,她忽地明白了。他也等她的话呀。
“——你有什么条件?”
蝶衣一笑,闭目:
“哪来什么条件?”
菊仙清泪淌下了。
只见蝶衣伸手,款款细抹她的泪水,顺便,又理理对方毛了的鬓角,一番美意,倒是“姊妹情深”。
小四在房门外窥探一下,不得要领,便识趣走开。
蝶衣自顾自沉醉低回:
“都是十多年的好搭档。从小就一起。你看,找个对手可不容易,大家卯上了,才来劲。你有他——可我呢?就怕他根本无心唱下去了,晕头转向呀,唉!”
闻弦歌,知雅意。
菊仙也一怔:
“蝶衣?——就说个明白吧。”
“结什么婚?真是!一点定性也没有就结婚!”
他佯嗔轻责,话中有话。
菊仙马上接上:
“你要我离开小楼?”
“哦?你说得也是。”
蝶衣暗暗满意。是她自己说的,他没让她说。但她要为小楼好呀。
“你也是为他好。”他道,“耽误了,他那么个尖子,不唱了,多可惜!”
——二人都觉着对方是猫嘴里挖鱼鳅!
末了菊仙翘了二郎腿,一咬牙:
“我明白了,只要把小楼给弄出来,我躲他远远儿的。大不了,回花满楼去,行了吧?”
蝶衣整装出发。
榻榻米上,举座亦是黄脸孔。
宪兵队的军官,还有日本歌舞伎演员,都列座两旁。他们都装扮好了,各自饰演自己的角色。看来刚散了戏,只见座上有“忠臣藏”、“弁天小僧”、“四谷怪谈”、“助六”……的戏中人,脸粉白,眼底爱上一抹红,嘴角望下弯的化妆。两个开了脸,是不动明王和妖精。两头狮子,一白发一赤发。歌舞伎也全是男的,最清丽的一位“鹭娘”,穿一身“白无垢”。
他们一一盘膝正襟而坐,肃穆地屏息欣赏。因被眼前的表演镇住了!
关东军青木大佐,对中国京戏最激赏。他的翻译小陈,也是会家子。
除了小陈,惟一的中国客人,只有蝶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