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罗宾(第8/10页)
“哦,这句话听起来似乎也有些道理……如此说来,关于‘王妃的项链’的盗窃案之谜,我们已经成功地破解了。然而,现在仍然有一个问题摆在我们的面前,那就是到底是谁每年寄钱给无依无靠的艾尼,这个问题又该如何解释呢?”
“弗里沙先生,你头脑灵活、思维缜密、推理巧妙、判断准确,那么,你又是如何看待那个寄钱救助艾尼的神秘人物的呢?”
伯爵的话音刚落,周围立刻掀起了轩然大波,大家都对伯爵的话表示赞同。
“那个每年寄给艾尼两千法郎巨款的神秘人物究竟是谁呢?”
“就是她的儿子拉沃尔!”弗里沙斩钉截铁地说道。
“在拉沃尔和他的母亲艾尼一起被驱逐出伯爵府之后,便流浪到了巴黎郊区的一个偏远乡村里,过着十分艰辛的生活。
“拉沃尔不仅生性善良,而且非常孝顺母亲,他是为了母亲才定下计策去偷盗钻石项链的。之后,拉沃尔将上面的钻石取下来几颗,拿到附近的珠宝古玩店去变卖。可是,一个年仅6岁的孩子又哪儿来的钻石变卖呢?于是,珠宝店的老板便对拉沃尔起了疑心。
“不过,这条项链当年在赠送给王妃马莉·鄂多尼德的半路上,已经被皇室中的败类贵族给冒领了。与此同时,那些人还把项链上的钻石摘下来变卖掉了。后来,又有人出高价将那些钻石赎了回来,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补充上了成色稍差的一些钻石。
“而且,当初打造这条项链的工匠的手艺是十分高超的,所以,仅凭一个小孩子的力气,也只能把那几颗较为逊色的钻石摘下来。所以,拉沃尔拿到珠宝店去变卖的,正是一些劣等的便宜货。
“可是,这家珠宝店的老板却是一个卑鄙无耻、阴险狡诈的小人。在他看来,这些钻石是小偷盗来之后指使这个男孩来变卖的,所以他拼命地压低价钱,最后竟然只用两千法郎就把它买了下来。与此同时,警方也被他成功地瞒了过去,于是,他最后悄悄地把钻石交易了出去。
“这样一来,拉沃尔就能把所得的钱款邮寄给他的母亲艾尼了。”
“这真是太不可思议了!这个小男孩怎么会如此地聪慧呢?说不定是他的母亲艾尼指使他到那个房间里偷了钻石项链,然后又把出售的方法教给了他。”
由于伯爵夫人对艾尼心存芥蒂,所以断言是艾尼偷走的项链。
“不,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假如真像你所想象的那样,那她怎么还可能写信向你致谢……你的回信上写明了你并不知晓借钱之事,可她却执迷不悟,始终坚持是你所为,且除了你之外不会有其他人。在她看来,你之所以不承认自己的所作所为,肯定是在你那好乐善施、善良仁慈的品性驱使之下才那么做的。所以,她除了对你感激不尽之外,还对你怀有钦佩和尊敬。六年之后,她的病情已经恶化得非常严重了。甚至在弥留之际,还念念不忘你对她的恩情,不停地为你祈求平安吉祥,在把这一切做完之后,她才心满意足地悄悄离开了这个人世。”
说完这一番话,弗里沙神情黯然,泪如泉涌,而在座的每一位宾客也无不动容,屋子里的气氛一下子变得凝重起来。
在一片寂静之中,一阵阵的呜咽声突然传了过来,那是伯爵夫人正在失声痛哭,只见她用手帕捂着脸,呜咽着说道:
“哎……艾尼……艾尼……都是我不好……艾尼……请你原谅我吧,艾尼……”
伯爵夫人语无伦次地念叨着。
“夫人,真是太感谢你了,如果艾尼地下有知的话,也一定会感到非常高兴和欣慰的。”
弗里沙的声音既低沉又沙哑。
在一个漫长幽静的春夜里,我的挚友亚森·罗宾坐在我的书房里面,他一边抽着哈瓦那雪茄,一边对我讲述着“王妃的项链”和那个怀念母亲的男孩的故事。
“唉,这可真是一对让人怜悯的母子啊!不过,那个男孩的所作所为真是太让人难以理解了。他不仅头脑灵活,而且行为不端,真太令人匪夷所思了。等他长大之后,他将会变成一个怎样胡作非为的人啊……唉,这个叫做拉沃尔的孩子,想想都叫人毛骨悚然!”
听完我说的这句话,罗宾微微一笑,他说道:
“不错,那个男孩天生就是一个集天才的智慧和黑暗的心灵于一身的人,所以,他未来注定不会有太大的出息的。”
说着,罗宾闭上了左眼,而另一只眼则调皮地冲我眨了眨。
“那个男孩最终长成了一个跟我一模一样的人。”
罗宾用手指天真地指了指自己的鼻头。
“你说什么?你就是那个叫拉沃尔的男孩子吗?”我不禁感到惊恐万分。
罗宾把一支雪茄烟抽完,把它扔到了烟灰缸里,接着说道:
“是的!我就是那个男孩拉沃尔。自从我的母亲去世之后,我的生活一直都困苦不堪,手头十分拮据,始终在贫困线上挣扎着。由于当我还是一个年仅6岁的孩子时就已经可以用巧妙绝伦的手段窃取那条珍珠项链,所以人们逐渐地就都用‘怪盗亚森·罗宾’这个称呼来叫我了。但是,有一点我必须要让你明白,我并不是一个小贼。
“想当年,母亲一个人拉扯着年幼的我,在生活的重压下备受折磨和煎熬。后来,我们母子二人得到了母亲高中时代的密友伯爵夫人的救济,于是,我们一起搬进了她的古堡之中。对于这件事情,我对伯爵夫人是心存感激的。然而,从根本上来讲,伯爵夫人之所以做出这样的义举,只不过是虚荣心在作怪而已。她纯粹就是为了获得美好的声誉,想让社会上的人们称赞她是一位乐于助人、品格高尚的女士,所以她才把我们母子二人接进府邸之中的。
“从表面上看来,伯爵夫人是一个既温柔又体贴的人,可暗地里她却对我的母亲无比吝啬。尽管她对外宣称我母亲在府邸里担任管家并教导监督其他仆人的工作,可实际上却并不是这么一回事,她把我的母亲当作婢女一样呼来唤去,随意差使。
“在外人面前,母亲总是满脸堆笑地辛苦劳作着,可当她一回到房间之后,自己就暗自垂泪。每当我看到此情此景,我就抱住她,伤心欲绝地说:
“‘妈妈,妈妈,究竟出什么事了,妈妈?’
“可是,她每次都擦去泪水,强作欢笑地对我说道:
“‘没事的!没事的!’说完便把我抱在胸口,然而,那一幕却如烙印一般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海里。
“尽管我当时年纪尚幼,但对于母亲的悲伤之情却感同身受,我真的无法再眼睁睁地看着母亲忍受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