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第5/8页)
味冈忽然想起了不久之前的自己——趁泽田美代子不在时,偷偷溜进事务所的自己。他顿时心生不快。
“咦?专务,”平山看了看味冈的裤脚说道,“您的裤子上黏了片叶子。”
“什么?”
味冈无比惊讶的口气,反而吓到了平山。他蹲下身来说道:“可能是刚才在茶屋前的草丛里黏到的吧。”
平山从裤管的褶皱里,拿出一片细长的叶片。
末吉祐介有没有忘记那片花瓣呢?早知如此,就应该封住他的嘴……
“走吧。”味冈说着,瞪了一眼从小屋里出来的测量主任。
“小原在干什么?快让他回来。”
十分钟后,两辆车便来到了金铃湖畔,湖光山色,美景尽收眼底。
金铃湖是一处细长的人造湖(大坝),两头分别位于东南方向与西北方向。受到V字形的溪谷的影响,湖岸线也是曲曲折折,全长约32公里。
而国道801号线就贴着金铃湖的北岸。每越过一个山脚,左手边的湖景就会发生变化。对岸高山的海拔有1100米左右,湖本身的海拔就有700米,所以山与湖的高度差只有400米左右。不过开车时看到的景色,还是很有魅力的。
天上布满云彩,挡住了阳光,形成一片铅灰色的湖面。山体也是一片漆黑,虽有些单调,倒也别有一番风味。山顶附近挂着一层雾。湖面上映照出黑色的山影,反射在湖面上的光线,形成几条白色的线条,拦腰截断了山影。
“凉快多了呢。”大石部长一边察言观色,一边说道。专务的心情总是瞬息万变。
“是吗……大概是海拔比较高的关系吧。再加上湖面上还有水蒸气,肯定会凉快一点。”
味冈也知道大石在观察自己,所以他也不能老摆出一张臭脸来。他眯起眼睛,松弛的脸颊上露出微笑。
湖面上漂着几艘船,像是有人在钓鱼。
“司机,麻烦稍微开慢点儿。”大石命令道。
他指着对岸的山说:“那边露出的那座山峰,就是琴峰,海拔1300米。从东往西依次是源氏峰和橘梗峰,这三座就是主峰。”
他还把地图递给味冈看。
“哦,这样啊……”
“您看,这三座山峰往南延伸了五公里左右,从这边是看不见的,因为前面有座山挡着。这几座山峰之间有几条溪流,溪水最后都会灌进这座人工湖里。对岸的山麓呈锯齿形,所以这边就好像溺谷【12】一样,也是锯齿状的。”
他们需要在这片锯齿状的地方建设一条笔直的道路,所以需要架设许多桥梁。公司预计,光是这片湖岸,就需要十二处桥梁。
“专务,”大石又指着窗外说道,“那边的半山腰上横着一条细线呢,不过不太显眼。”
“哦,那是什么?”
“那是林道,其实就是一条三米宽的小路,只够运送木材的卡车勉强通过。建造观光道路的时候需要把它扩建一下。”
“话说这儿的林子可真密啊。”
司机一边操纵着方向盘,一边清了清嗓子,解释道:“附近居民都是靠山吃山,我还听说这一带96.5%的土地都是山林呢,除了山还是山。这几年一到夏天还会来些游客,民宿什么的也开始建起来了,可还很落后呢。毕竟这一带一直是靠滑雪的游客挣钱的。”
“这边的积雪深吗?”
“这一带的话……大概有个两米吧。”
这片地区的积雪非常厚,需要采取对策防止雪崩,并建造大雪避难所。但地质较为稳固,没有石块剥落的危险。建造避难所与防雪崩设施时,要尽可能考虑到美感,不得破坏自然景观。
汽车绕过好几处山嘴【13】。对岸的高山时而贴近,时而远去。高山上的雾气仍旧没有退去。湖面上又出现了几条钓鱼用的小船。
“司机先生,这儿能钓到什么呀?”味冈问道。
“有一种叫‘鳟鱼’的河鱼,据说比鲇鱼还好吃呢,我倒是觉得没那么夸张。唉,其实这人工湖下面沉着五个村子呢,一想到这些就没胃口了……多恶心啊,房子、茅房、马厩、牛棚都在底下……这一带经常下雨,湖水还算比较充足。听说湖水变少的时候,湖边水浅的地方还会有湖底村子的幽灵出没呢……”
转过一个弯,迎面开来一辆大巴,上头写着“小竹方向”这几个字。味冈又想起了幸轮旅馆的那名女子。这时大石说道:“这条路上的混凝土,比标准配料书上的要更耐压一些,混凝土路面15厘米,指定坍落度是7厘米,果然考虑到了冬天天冷的因素。”
“新路的海拔还要高一些,那混凝土是不是再铺厚一点比较好?”
“预算书上说,最好比我们现在走的这条路再厚个十厘米。毕竟这儿冬天还有积雪……”
坍落度是表示混凝土硬度的指标。混凝土是水泥、沙石、水与其他混合材料混合而成的,含水量大的水泥十分柔软,容易浇筑,但耐压度、耐久度也会相应变差。水泥重量与搅拌用水量的关系为w/c=50%。也就是说含水量必须低于五成。可要是含水量过低,浇筑起来又会比较困难,极有可能出现浇筑不均匀的情况,反而降低工程的整体质量。所以混凝土需要一定的硬度,而硬度就是用“Slump=×cm”来表示的。
要减少用水量,调出拥有适当硬度的混凝土,可以增加水泥用量,或使用减水剂【14】、引气剂【15】等外加剂。
在道路建设工程中,最重要的莫过于摊铺混凝土。完成的构建厚度以及钢筋的使用量,将会影响到使用的骨材(碎石、沙土的总称)的最大粒径。“骨材的最大粒径的变化对水泥使用量的影响极其重要,需注意其强度及耐久性。”——土木协会的《标准工序说明书》中如此写道。
施工主——J县与R县的道路公社会根据现场的状况,制定出怎样的《特殊工序说明书【16】》呢?味冈的日星建设也在不断揣摩,并设想了三种可能性。
“如果是县里的官员来检查,那一定会很严格吧?”味冈一不小心,把心里想的说了出来。
“可能不会像负责国道的建设省官员,或是道路公团的官员那样严格吧。”大石嘴边露出一丝微笑。
其实,在建设道路与路基的过程中,是可以“偷工减料”的。只是公共事业项目有专门的官员管理,难以浑水摸鱼。怎么办?只能让官员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为此就必须为官员们留出后路,否则豆腐渣工程东窗事发后,他们就要背上“监管不力”的罪名。官员知道施工方偷了懒,所以问题一旦曝光,他们就可以命令施工方重新施工。当然,要是瞒得好,就乐得装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