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侦探小说的系谱(第8/9页)
我将这个时期命名为推理小说第四次兴盛期,而在这个时期活跃的当然不光文坛老作家,主要是在专门杂志《宝石》上出道的作者。除了高木、岛田等来自刚战败后的第三次兴盛期的作家以外,在这个时期崭露头角的还有飞鸟高[189]、日影丈吉[190]、鲇川哲也、土屋隆夫、多岐川恭、高城高[191]、星新一[192]、竹村直伸[193]、大薮春彦、户板康二、桶谷繁雄等人。从飞鸟到多岐川(原名白家太郎)的这五个人,是以前就已经出道的作家,但因为他们主要活跃在昭和三十年以后,因此也在此归类。
此外还有各种奖项,通过这些奖项出道的作家们也都相当活跃。
【江户川乱步奖】每年征求长篇推理小说,得奖作品由讲谈社出版。得奖者有昭和三十二年度的仁木悦子、三十三年度的多岐川恭、三十四年度的新章文子、(三十五年度得奖者从缺)最近获奖的是三十六年度的陈舜臣(在日台湾人)等四人。仁木悦子的获奖作品《只有猫知道》早于松本清张的《点与线》,成为销售十几万本的畅销书,也成了中坚出版社投入推理小说出版的契机。多岐川恭获得江户川奖的同年拿下了直木奖,更巩固了他在读者心目中的地位。他也是继昭和十一年度的木木高太郎后,第二位获得直木奖的推理作家。笹泽左保在角逐三十四年度的江户川奖时夺得副奖,不过他依据评审委员的意见修改了作品,后由讲谈社出版,大获好评,跻身为一线作家。
【周刊朝日—宝石奖】昭和三十三年,在当时的《周刊朝日》总编扇谷正造提议下设立,但后来由于扇谷氏调到其他部门,便终止了,只举办了三十三、三十四年两届。得奖作家当中有佐野洋、树下太郎[194]、黑岩重吾[195]等众多实力派作家。黑岩重吾并获得三十五年下期的直木奖。
【电视“夜之稜镜”奖】这个奖只在三十四年举行过一次,第一名为河野典生[196]。
【日本版EQMM】早川书房的《埃勒里·奎因推理杂志》征求刊登在美国杂志上的短篇作品,结城昌治[197]获得了第一名。他接着发表了漫画推理长篇作品《胡子男们》,博得好评。另外,日本版EQMM总编辑都筑道夫[198]现在也是专业作家,以其异色风格大受肯定。
除了上面提到的作家以外,还有以崭新的谍报小说作家身份受到瞩目的中薗英助[199]、海渡英祐[200]等人。
第四次推理小说的兴盛期,涌现了许多前所未见的划时代事件。这一期的作者水平就是如此惊人,规模浩大。我试着列举主要事件如下:
(一)日本的推理小说终于进入了长篇时代。在西方,无论是一般小说或推理小说,全新长篇作品一般都以单行本的形态出版。相对于此,日本只有用于在杂志上刊登的短篇需求量大,除非是相当受欢迎的人气作家,否则不会接到长篇连载的邀稿;而以单行本形式出版的推理小说,一年最多只有十几部而已。然而这几年来,松本清张、有马赖义等人的单行本,还有仁木悦子的得奖作品空前畅销,引起了大出版社极大关注,除了出版连载小说以外,也出现直接出版全新长篇作品的趋势。过去一年顶多十几本,近年来则是一个月就出版十几本以上,总算接近西方的出版规模了。我认为这不应该流行于一时,而是和西方一样,成为日本推理小说的出版模式。
(二)许多普通作家对推理小说表示兴趣,并发表推理作品。战后有坂口安吾的长篇《不连续杀人事件》(昭和二十三年)打头阵,但许多文坛作家开始对推理小说发生兴趣,是在前述的翻译小说风潮之后。多年前也有过这样的现象。在第一次兴盛期以前,大正初、中期,谷崎润一郎、佐藤春夫、芥川龙之介等人的短篇小说中有许多富含侦探小说元素的作品,对初期的侦探作家造成了相当大的刺激,可是这些文学作家的初衷并非为了投入推理小说的创作。相对于此,近年的文坛作家则竞相发表标榜为推理小说的作品。此外,无论是松本清张还是水上勉,他们都是长年来在普通文学的领域耕耘,却靠着推理小说一跃成名,获得众多读者后便专心创作推理小说的作者。这是该时期才出现的全新特征。
(三)社会派推理小说优势凸显。刚才我说和英美一样,所谓的本格推理小说在日本也日渐衰落,其他趣味的作品成为主流。而在现今的日本,社会派推理小说的作品最受欢迎。这与松本清张的自身有密切的关系。松本的风格是充分理解本格的趣味后(他所钟爱的本格是弗莱彻、克劳夫兹那一流源的),更倾注心力在本格以外的社会性元素上,这种特征的作品占了多数。他之后的作家或多或少都选择了这个方向,可以说松本缔造了一种流行。于是,目前的日本推理文坛就呈现出了社会派占了压倒性优势的态势,但也并非没有其他流派存在。本格派有横沟正史、高木彬光、鲇川哲也、仁木悦子、户板康二、笹泽左保;极短篇有鬼才星新一;日本式的冷硬派有高城高、河野典生、大薮春彦;而幽默及漫画派有小沼丹、结城昌治;谍报小说有中薗英助等。其他虽然无法明确分类,仍有风俗派、怪奇派、意外派,日本推理小说品类的丰富程度绝不逊于西方。整体来看,小说本身的水准提高,也是该时期的一大特征。
(四)非推理小说界人士、文艺评论家、学者积极撰写推理小说评论。从大正到昭和初期的第一期,当时的第一线文艺评论家平林初之辅不断发表推理小说评论,除此之外,鲜有评论家关注推理作品。其后除了偶有文艺评论家撰文评论,更多的是推理小说界的评论家的批评,媒体也极少介绍。战后,平野谦、荒正人、大井广介[201]诸氏引领推理小说评论,近年则有中田耕治[202]、村松刚[203]、大内茂男[204]、丸谷才一[205]等诸氏加入,不断评论推理小说作品。这也是该时期的一大特征。
(五)推理作家接连获得直木奖。过去以推理小说获得直木奖的推理作家只有昭和十一年的木木高太郎一人,然而自昭和三十三年起,每年都有一名推理作家获得直木奖。三十三年的多岐川恭、三十四年的户板康二、三十五年的黑岩重吾、三十六年的水上勉,此为前所未有的盛况。
(六)推理小说首次成为畅销书。推理小说卖出十万册以上,是史无前例之事。松本清张的每部作品皆成了十几万或二十万册以上的畅销书,推理小说奖出身的作家中,仁木悦子的《只有猫知道》成了十几万册的畅销书。我的书在战前最为畅销,将长年来再三出版的数字合计后,也有二三十万册,但一次销售的册数顶多只有三万左右。近年来在销售册数的部分,也呈现出划时代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