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莽撞的时刻(第10/11页)
他:我不相信你。我不相信你说的关于克里曼的话。我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她:好的,好的。这和我们俩在一起待上两个小时有关系吗?信不信我都随你好了,如果你不相信我,而且你也不想再叫我过去了,那没关系。如果你不相信我,可你还想叫我过去,那也同样没关系。如果你相信我,你也想要我过去,那还是没关系。你告诉我你想要什么吧。
他:现如今,是不是你们这些三十岁的年轻女人都是这么超常的镇定自若?还是你们的耐心只能够维持这么点时间?
她:都不是。
他:那么就只是有文学野心的三十岁女子啰?
她:不是。
他:那么是出生在靠石油发财的休斯顿家庭里的三十岁女子吗?是那些过于自信的年轻女子吗?
她:不,是我。你是在和我说话呢。
他:我爱慕你。
她:你不了解我。
他:我爱慕你。
她:我看你是被我迷得发疯了。
他:我爱慕你。
她:你不会爱慕我的。你不会。这不可能。这句话毫无意义。我觉得你只是个一心想要冒险的人,可你自己还不知道。你,你这个把所有的经历都抛在脑后十一年之久的人,你这个除了写作和思考以外把什么都弃绝掉把自己封闭起来的人——你这个把自己的生活降低到柴米油盐的程度的人,你怎么还会去爱呢!不过是因为他发现自己回到了大都市,他发现自己想要重新回到生活中来,而要回来的唯一途径就是通过他那没有理由的、没经过大脑思考的……得了,他自己知道他被怎样一种没来由的冲动给彻底控制住了。我是在和一个原本非常有理性、非常讲原则的人说话,可这个人已经失去了所有的平衡,为了一个不明智的愿望而自告奋勇地奔向一个悲惨世界。然而生活本身就是这样的,不是吗?人们就是这样铸造自己的生活的。你知道,你的理由可以随时随地地证明这种说法——如果确实如此的话,生活原本就是这样的,波澜起伏就是人生的本质。我们每个人的命运都一样:波澜起伏。除此之外你觉得你爱慕我的唯一可能的理由就是,你是个此刻没在写作的作家。等到你开始下一部作品,全情投入地写作这部作品时,我们就会看到你有多爱慕杰米·洛根了。不说了,我马上过去。
他:你答应上我的宾馆里来,对我来说,意味着你是在自告奋勇地奔向一个大麻烦。莽撞的时刻。这就是你现在的状态。
她:莽撞的时刻会导致莽撞的遭遇。莽撞的时刻会导致危险的决定。你也许不会那么强烈地想要提醒我这点吧。
他:我想,在你坐上出租车到我这儿来的一路上,一定会这么提醒自己的。
她:好吧,我说了你是在利用大选的胜利果实。所以说是的,你说对了。
他:你正在穿越康拉德笔下的阴影线,首先是从少年到成年,再从成年到别的什么。
她:到疯狂。我一会就到了。
他:好啊,快点,快点投身到疯狂里来吧。把衣服脱掉,跳进这个峡湾里来吧。(他挂断电话。)跳进这潭奶咖色的、漂浮着干枯的老树干的死水里来吧。
(就这样,在顷刻间他更为疯狂——又疯狂又兴奋的一瞬——他把所有东西都塞进包里,除了那部还没有看过的手稿和那几本洛诺夫的旧书,拼了命地跑了出去。除此之外他还能干什么呢[他自己就老是喜欢说这句]?破碎就是他唯一的出路。她在往他这边赶,而他却走掉了。一去不返了。)
(1) George Plimpton(1927—2003),美国著名记者、编辑、演员、作家,文艺杂志《巴黎评论》的创办人之一,以擅长描写体育赛事著称。
(2) 纽波特:美国罗得岛州一海滨城市。南安普敦: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一城市。埃德加敦:美国马萨诸塞州一城市。
(3) Henry James(1843—1916),美国著名作家,代表作有《一位淑女的肖像》。
(4) Edith Wharton(1862—1937),美国著名女作家,代表作有《纯真年代》。
(5) 英国作家班扬(1628—1688)所写的一部著名的寓言小说。
(6) 英国诗人弥尔顿(1608—1674)所写的一部著名的史诗。
(7) 即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1882—1945),美国第三十二任总统。
(8) 在犹太法律、仪式及传统方面受过训练的人,并被任命主持犹太教集会,尤指在犹太教堂中担任主要神职的人员。
(9) 美国的独立日为每年的七月四日。
(10) 指普通大众主动地参加到新闻传播活动中去,在当今尤指通过网络直接参与新闻传播的方式。
(11) Marianne Moore(1887—1972),美国现代派女诗人,1952年的普利策诗歌奖获得者。
(12) 位于纽约布朗克斯的一座历史悠久的体育馆。
(13) Truman Capote(1924—1984),美国著名作家,代表作有《蒂凡尼早餐》和《冷血》。
(14) James Fenimore Cooper(1789—1851),十九世纪美国著名作家,代表作有《最后一个莫希干人》。
(15) Mark Twain(1835—1910),美国著名幽默作家,代表作有《哈克贝利·芬历险记》。
(16) 《永别了,武器》是海明威写的长篇小说,弗雷德里克·亨利是该小说的男主人公。
(17) 马克·吐温的长篇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主人公。
(18) 美国纽约的一支职业棒球队。
(19) 美国底特律的一支职业橄榄球队。
(20) 我(I)的宾格形式。
(21) 乔治·普林顿出版于1966年的非虚构类作品,讲述他参加底特律狮子队的职业橄榄球比赛的经历。
(22) 乔治·普林顿出版于1961年的非虚构类作品,讲述他参加职业棒球赛的经历。
(23) 乔治·奥威尔(1903—1950)出版于1933年的非虚构类作品,描述了当时的巴黎和伦敦的贫困状况。
(24) 一种通常在临时场地上进行的不穿防护衣的橄榄球运动,在比赛中不是用扭抱而是用触碰来使带球者失球。
(25) 这里原文是Walter Mitty,是美国作家詹姆斯·瑟伯(1894—1961)的小说《沃尔特·米蒂的秘密生活》中的主人公,后专指爱做白日梦的人。
(26) 原文是德语doppelgänger,意为面貌极其相似的人。
(27) Eddie Cantor(1892—1964),美国演艺人员,尤以其在滑稽歌舞和百老汇巡演中的充满活力的瞪眼表演著称。
(28) Jerry Lewis(1926—2017),美国喜剧演员、歌手、电影导演、制片人、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