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7月至1943年7月断章(第7/7页)

战况急转直下后,德国境内亦发生一连串变化,仅存的道德观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彻底的残酷暴力。1941年9月1日,纳粹政府下令,所有犹太人必须佩戴黄星。1942年1月20日,政府高官在万湖举行秘密会议,研拟出所谓“犹太问题的最后解决方案”,接着便开始滥杀犹太人,然后是吉普赛人及其他所谓的“次人类”。这项杀戮行动后来发展成系统化、持续化、科学化的大规模屠杀,德军许多资源及人才不再专注于打赢战争,反而被调来谋杀无辜。1942年8月26日,纳粹傀儡国会投票通过一道法令,授予希特勒最高司法权;该条法令序文言:“目前德国无所谓权利,只有义务……”几天后,戈培尔在他主编的《帝国周刊》上宣布:“对人道主义抱持错误观念的布尔乔亚时代已成为过去……”野蛮的大门于焉大开!

这时,柏林的日常生活也起了极大的变化。美国参战后,拉丁美洲外交界人员大量撤退,首都仅存的社交圈亦随之消失。同时,东线上的严重损失开始影响德国每一个家庭,人们自然无心寻欢作乐。从现在开始,作者和她的朋友,或任何不在前线作战的人,都必须将精力集中在最基本的生存(肉体及道德)问题上——专心对抗饥饿、盟军轰炸,以及愈演愈烈的独裁政治及政治迫害。

在这样的背景下,蜜丝从奥地利西部阿尔卑斯山区内的基茨比厄尔,写信给住在柯尼希斯瓦特城堡内的母亲,叙述她和塔蒂阿娜在1943年初度过的短暂假期。

蜜丝从基茨比厄尔给住在柯尼希斯瓦特的母亲写信 1943年2月8日

塔蒂阿娜和我来此地已一个星期,感觉体力恢复不少。我们的生活非常健康:晚上9点上床,早上8:30起床。房间很棒,冷热水都有,但没有澡盆,必须自备早餐。中、晚餐通常都到城里一家名叫“奇索”的小餐厅吃。他们供应的食物很健康(炸肉饼、可口的奶酪、各种水果),分量也够。这个城其实是个大村庄:五颜六色的房舍、尖塔的屋顶、一条主要大街、人行道旁罗列可爱的咖啡厅和商店。

此地海拔仅800米,天气好时,我们搭缆车再上900米,然后躺在一个大阳台上晒太阳,其他人则滑雪下山谷(我们不滑雪)。但这里意外频繁,通常都是被滑雪杖戳到脸。我才开始上滑雪课,学得不错,虽然整天摔跤,却都伤得不重。

我们对政治情势浑然不知,因为此地罕见报纸,而且一送来就被抢光了。要不是弗雷德双胞胎姐妹不断寄剪报来,我们一定什么都不知道……

两个月后,德军宣布在卡廷森林(在苏联西部)内,发现埋有4400名波兰军官腐烂尸体的万人冢,全是1939年10月短暂波苏战役中的俘虏,清一色后脑中弹。蜜丝接下来的日记将针对这个事件做不同的说明。

德国境内亦有新发展——反纳粹活动的推展——将使她及许多好友的生活发生重大变化。

自从希特勒表明意欲发动战争,许多军中及平民阶级间具影响力的集团,便不断企图阻止这项罪行及愚行,甚至不惜推翻或谋刺希特勒。但随着德军持续奏捷,反叛者势力亦不断减弱——或变节,或降级,或遭逮捕,甚至遭处决。希特勒本人仿佛受到魔法保护般,逃过所有行刺他的行动。同时西欧盟军于1943年1月,在卡萨布兰卡会议上决定德国必须无条件投降,也令反抗运动难以自处。

直到德军在东线溃败,盟军成功登陆西欧,加上党卫军势力坐大,纳粹的政策及作战方法愈加残酷(令德军部队中优秀官兵由衷反对),谋反者数量才再度增加,并意识到展开行动的迫切性——其中一批谋反者,便是蜜丝每日接触的同事。

她的日记从这时重新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