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 跨时代的经营理念(第3/4页)
“他们需要一个能帮他们解决这个问题的技术。毫无疑问,我们的罐头技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李锐这么说,叶季壮却微微皱眉:“小李说的这些,其实我昨晚也分析了。赫鲁晓夫同志来华,提出的就是关于罐头制品的问题。”
“但是苏联也能生产罐头,他们为什么一定要我们的罐头呢?”陈云也好奇。
李锐却呵呵一笑,他从随身带来的包里取出两个罐头。“这个罐头是苏联的,是我们这边研究罐头前,让人从边境线上和苏联士兵还的。这个是我们的罐头,大家尝尝有什么区别。”
李锐打开了两个罐头,苏联的罐头毫无惊喜,就是午餐肉。
中国这边的罐头是红烧肉。陈云和叶季壮拿来筷子,先吃了口午餐肉罐头的。
他们吃了之后表情有点疑惑。
叶季壮更是说道:“没什么特别的啊,就是罐头的味道。解放战争时期要是有这罐头吃,那同志们就和过年一样。”
陈云也点点头:“是啊,这罐头不是挺好的吗?”
李锐笑了笑,他也不说话,指了指中国产的罐头,示意两人在吃吃。
吃了红烧肉罐头后,两人表情有些变了。
“这……不像罐头!”“对,我老婆烧的红烧肉也没这好吃!”两人对视一眼纷纷放下筷子。
陈云摸了摸下巴:“就因为好吃吗?”
李锐说道:“两位,你们吃完红烧肉罐头,现在别喝茶漱口。在吃苏联的午餐肉罐头试试。”
陈云和叶季壮略有迷惑的按照李锐说的去做了。
结果这午餐肉刚进嘴,两人的面部瞬间扭曲了起来。
好不容易艰涩的吞下午餐肉厚,叶季壮给自己来了杯茶漱口:“哎呀,妈呀。刚刚吃午餐肉我还觉得很正常。怎么吃过红烧肉在吃午餐肉罐头,我就觉得难吃的想吐呢?!”
陈云也喝了两杯茶后半开玩笑的对着李锐说道:“是不是你小李搞的鬼?”
李锐似笑非笑的说着:“这还真是我搞的鬼,哈哈。不开玩笑了,其实苏联人的罐头确实挺正常的。就是普通午餐肉的味道。全世界大概现在都是这种味道。不会有太多的差距。”
“美国人吃的午餐肉罐头质量还未必有苏联生产的肉罐头质量好呢。至少苏联对生产质量抓的很严格。”
叶季壮和陈云两人对视一眼,纷纷发问:“既然是这样,那为什么我们吃完红烧肉罐头在吃午餐肉罐头就很想吐呢?”
李锐也不卖关子了,他直接说道:“那是因为我们生产的红烧肉罐头,为了压住制作罐头时会产生的那股子罐头味,添加了许多复杂的辛香料。让它的味道更加浓郁,更加趋近于新鲜制作的肉食,而不是一个罐头。”
“而你们的舌头在刚刚吃过这种浓郁而复杂的香料后,在吃这种初级的午餐肉罐头,那种令人不适的罐头味会立刻放大。变得极为明显。”
“简单来说,就是我们现在所生产的罐头。实际上是第二代甚至是领先于世界的第三代罐头食品。
而这午餐肉依旧还是初代罐头食品。打个不恰当的比方,这就像是燧发枪和半自动步枪之间的差别。”
陈云和叶季壮这才明白了这个小小的不起眼的罐头,其实里面蕴含着极大的学问。
这是当然的,在后世因为生活节奏的加快,软罐头预制菜这种第四代罐头食品正在蓬勃发展。
在全球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中国的预制食品却是逆势上扬。
仅仅是2021年就有超过五百亿的资金投入预制菜和软罐头这一市场。
带来的就是食品工业的再一次升级。
很多预制菜和软罐头已经做到了让人分不清是预制菜还是现做菜的差别了。
叶季壮听明白了:“我大概明白小李的意思了。就是说这红烧肉好吃,说起来就是你说的那些秘制辛香料调料的原因。就像是那个方便面料包一样,对吧?”
李锐点点头:“对,就是这个意思。其实罐头的生产工艺技术并没有质的飞跃。”
李锐说的是实话,除非现在中国立刻进入冷链发达,人人家里都有冰箱冰柜的时代。
不然第四代软罐头食品的制作工艺是无法普及的。
只能用原始的高温消杀法来制作罐头。
李锐说道这里回转道:“好了,都说到这了。那赫鲁晓夫同志来中国,是想怎么弄罐头呢?”
这话说到了赫鲁晓夫来华的重点了。
叶季壮喝了口茶道:“昨天赫鲁晓夫同志和我聊了一天,也不是正式的商务会谈。就是代表苏联那边和我们谈谈意向。”
“一是苏联直接采购我们的肉食罐头。赫鲁晓夫同志吃完我们的罐头食品后,他赞不绝口。如果可以,他想大量采购我们的罐头。”
还没等李锐说话呢,陈云就直接否定了这一个想法:“这不大行。我们国家现在的牲畜出栏量还不够。”
“开始在河北搞这个罐头厂时,想的是方便储藏肉食。以满足我们志愿军在朝鲜的行军打仗的需求,以及我国民众的一些吃肉需求。但是要以满足苏联人民的吃肉需求为前提的话。我怕我们全国的猪牛都不够吃的。”
陈云摇摇头,叶季壮也说道:“对,我也是这么觉得的。所以直接回绝掉了赫鲁晓夫这个提议。”
“第二是我们出售生产设备和工艺给苏联,以满足苏联的罐头肉需求。”这话听的李锐直摇头:“不行,工艺和配方不能卖。知识产权也是钱,这东西落到苏联手里,我们就一点好处都没有了。
不是说支援老大哥不行,但是以苏联的产能,我们怎么卖这个技术都是贱卖。尤其是这个技术我们自己也用得上。”
陈云插话道:“小李啊,这就是找你来的目的。昨晚老叶就找了我,和我谈了这事儿。我们俩也觉得直接卖工艺和配方太不合算了。
一锤子买卖。所以想起你这个大能人了,你总能想到一些不同的角度,你说说看,你有第三个办法吗?”
李锐站起来踱步,想了想后说道:“有,有第三个办法。”
陈云和叶季壮两人眼神一亮:“什么办法?”
“我们直接去苏联开厂!”李锐提出一个大胆的提议:“我们直接在苏联的西伯利亚的养殖场和乌克兰的养殖厂开设分厂。收购苏联的牲畜制作成罐头,出售给苏联。”
“可以以合资的形势与苏联合作,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创立我们自己的品牌,建立自己的分销渠道。这一点不能退让。至于合资办厂的股份数量,反而是可以谈的。”
李锐这样说,叶季壮还是皱眉:“这样不会技术外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