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沸腾年代(第2/3页)

所以她急忙问道:“那张福哥,你说咱大李干啥好呢?他能干啥个体户?”

李青也是一脸期待的看向张福。

张福来之前就给李青想好了一条道,也是帮自己这个老朋友的一条道:“干吃的!”

“可以预见的,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人民百姓的生活质量将会进行跨越式的进展。现在很多人家为了节省粮食,把一斤细粮换成两斤半的粗粮。粗粮细粮混合着做馒头面条之类的。”

“再过五六年,大家伙就不会这么干了。到时候家里顿顿细粮。这吃肉啊,也可能不是一个月一两次,而是每个星期一两次,甚至两三次了。”

“尤其咱们这是北京,会比其他的小城市小县城和农村更早的感受到这种变化。老百姓以后对食物的追求会越来越多的花样。”

“现在干个小摊,过几年干成一个小铺。刚好现在国家政策扶持,居委会肯定也不会卡你。只要做好卫生和食品安全这一块,我觉得大有可为。”

“而且,以后社会上的物资条件会越发的充足。到时候开个小铺赚点钱,过的不一定比单位里的小领导差。”

李青和他媳妇都不算是特别有见识的人,李青还读完了小学,李青的媳妇当初就读了一个初小就没读了。

两人听着张福这么说,都陷入了对以后美好生活的向往。

现在只有一个问题。

李青:“可是哥,我不会做菜啊。”

“你以为我是干嘛的?”张福嘴角一笑:“我是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瞧瞧这是什么?”

张福从自己带来的网兜里面抽出了两个包装精致的小玩意儿。

一个上面写着【关东煮用浓缩汤料包】,一个写着【麻辣烫用浓缩汤料包】。

“这是我们小组最近刚做出的东西。这个叫关东煮的东西是我们和日本那边的同志一起研发的。关东煮就是一种很像咱们这边火锅一样的东西,不过他们那些食材都要久煮。让食材在汤里保持味道,更加吸味。”

“搞这个研发的时候,我就想到了咱们四川的麻辣烫。你们在电视里面可能看过,哦,没看过啊。没关系,也是差不多和火锅一样的东西。”

“这俩浓缩汤料包,你们现在就煮上。弟妹辛苦你了,你去买些菜。萝卜、冬瓜、藕片、豆皮、海带、豆制品多来点最好,其他的什么都行。”说着张福要掏钱给她。

李青媳妇那能要张福的钱啊,她转身就走,前去买菜去了。

张福和李青则是开始忙活生煤球路子,架上锅子烧水。

不过李青家里没有鸳鸯锅,这玩意儿在这个年代除了一些餐厅,基本普通人家就没有。

不过张福家里有,他直接给拿了一个过来。

一个锅里煮关东煮的汤,一个锅里煮麻辣烫的汤。

一红一白,在火焰的加持下升腾翻滚。

等到李青媳妇回来的时候,刚好水煮开,香味开始飘散。

李青媳妇深深吸了一口:“好香啊!”

“来,把菜都处理了。”张福也不废话,指挥着李青两口子把菜都给弄了。

菜里没有买肉,就是各种素菜。但是没有关系,有豆制品有蘑菇,放在这种汤里沸滚一会儿后就会有鲜味一起释放出来。

李青媳妇乱七八糟的买了不少菜。张福让他们俩一锅煮一半。

等到食材都熬煮的差不多了,张福掀开盖子,雾气蒸腾下浓烈的香味飘散开来。

左邻右舍都闻到味道了。

“好香啊,李青你家离今天开荤啊?”隔壁领居,一个带着眼镜的中年男人好奇的看了过来。

“没有没有,这是张福哥给咱带来了一些新食物做法。说是日本口味和四川口味的东西,给咱们开开眼。”李青连忙说道:“王哥,你来一口?”

戴眼镜的男人吞了口口水,其实他不饿,中午刚在食堂吃了一大份午餐呢。但是这一锅飘散出来耳朵浓烈香味却刺激着他的味蕾。

让他忍不住想要再来一口。

叫王哥的中年男人道:“这不太好意思吧……”

他话还没说完呢,李青媳妇拿了一副碗筷,给他捞了一块豆腐,一块萝卜,一结海带。

王哥嘴巴上说着不好意思,但是嘴巴的动作却没有慢。王哥的单位比较好,是市里烟酒管理部门的。单位的饭时不时能吃点荤腥。

这一碗清汤寡水的萝卜豆腐他原本是看不在眼里的。但是一口萝卜下去,他眼睛都瞪圆了。

因为这是他没有吃过的味道,可是真鲜啊!能不鲜嘛,张福带着小组调配关东煮商用浓汤的时候都不知道往里面调了多少谷氨酸钠盐呢。试错了很多次,才调整出鲜味强烈,同时伴有木鱼花和海带风味,同时不刺激的汤底口味。

认真要说的话,这一包现代化食品工业的产品,胜过百分之八九十日本关东煮店的所谓秘方。

这种没有吃过的口味,显然是刺激到了王哥。他三下五除二就把东西吃完了,还把一碗汤都给喝干了。

喝干了之后他盯着鸳鸯锅里那红彤彤的那一份,道:“那红的是四川火锅吧。上次单位里招待四川来的兄弟单位的领导,去了四川饭店。好像就有一个这个。”

张福到是稀奇:“哟,王哥你还吃过四川饭店,吃了四川火锅呢!”

王哥尴尬但是又有些自豪的说道:“吃那是没吃过。那是请领导的,我哪有资格上座啊。我就是去负责送东西的。就看了一眼,闻了个味。那可是喷香啊,和咱老北京涮肉就是不一样啊。”

老北京涮肉也是火锅,但是底汤基本上就是清水加大葱大枣,再加上一些花椒粒和生姜片之类的。是正儿八经的清水锅,主要吃的是羊肉的品质鲜嫩。

不过王哥说是说老北京涮肉如何如何,但他这辈子也就在五五年和六四年各吃过一回老北京涮肉。小老百姓动辄去吃涮肉还是太奢侈了。

一次涮肉一次火锅,很多人能记一辈子。

“李青,给王哥再来一碗麻辣烫。”

在张福的招呼下,李青又给王哥来了一碗麻辣烫。小碗里装着熬煮了一段时间的花菜、萝卜、豆皮、海带等。

对于这一碗,王哥就觉得比刚刚那个海鲜味的玩意儿(关东煮)实惠多了。

因为麻辣烫是有很多红油的,所以素菜捞起来的时候会包裹一层红油。本时空国人的生活要比元时空的六十年代好。但是也没好到和后世油水敞开吃的程度。很多人加用油都是精打细算的。到现在为止,很多地方都把油炸的食物当一道荤菜。不管是炸油条还是炸豆腐还是炸米果。

麻辣烫在碗里,那股子强烈的香味刺激着王哥的鼻头煽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