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第2/2页)
“泊简兄,谣言止于智者啊,你可不能轻信那些流言蜚语啊!”
“自当如此。谣言而已,朝宴你也莫要放在心上。”沈砚颔首,为自己解释说,“那些嚼舌根的话,我一个字都不信。主要是因为近段时日我得了空,方想着与你小聚一番,因在守孝喝不得酒,就索性邀你一道品茗。家里那些药材与补品,实在是占地方,送你跟……你们补身体。”
陈今昭扶额,一言难尽。
眼角余光瞄了一圈殿前,往常这个时辰,朝臣们早就纷纷离去了,殿前也不过剩三两人。可今日,群臣们却三三两两的持笏说着话,脸色郑重的像是在谈公务,但真正谈的什么谁知道呢。
心中不由凉凉的。
暗道这可不成,万不能真将那称呼坐严实了,否则她在朝中容易失去姓名,旁人提起她,只会用绿帽王的别称取代。
想想都让人脊背窜凉,手脚冒汗。
不行,她暗道,得趁着这会人多,赶紧出言补救补救。
“多些泊简兄关怀,不过你也不必太过忧心我家中之事,拙荆身体无大碍,后续只需慢慢调养就好。说来也多亏摄政王千岁体谅,及时派了当世名医赶去救治,才免了家中一场变故。”
她的声音没有刻意压低,殿前的人大都能听得清楚。
乍然听到她公然提及摄政王提及昨夜的事,殿前的交谈声刹消了下来。
沈砚也没料到对方竟当众点破此事,一时惊在那。
陈今昭叹道,“千岁殿下本是好意,见我朝中根基浅薄又膝下单薄,遂欲赐门婚事给我。但我与表妹情谊深厚,实享不来左拥右抱之福,便婉拒了殿下好意。如此也让殿下误会,以为是家中悍妻不许,这才宣她入宫,欲要相劝两分。怎料吾家表妹会错了意,误以为是她自己阻挠我青云之路,这才做出决绝之事,想空出位置容我娶高门妇。”
说着苦笑道,“没成想,此事传来传去,倒是传出惊世骇俗来了。说句自贬的话,见过我家眷的都知道,我家表妹就是个平常小妇人,而摄政王千岁何等尊贵人物,如何能与扯上干系,这不滑天下之大稽!”
“造谣之人,怕是对千岁殿下多有不忿,着实可恨。”
她见殿前众人都停下了交谈,赶忙过去一一行礼,“诸位大人今日也算听了来龙去脉,还望大人们莫要听信坊间流言,那些不过是残党余孽诋毁殿下之语。还有我家表妹也是受了无妄之灾,她一心为我打算,却无端受此不堪非议,让我于心何忍?所以还烦请大人们与家中眷稍作解释,免使拙荆受无妄揣度。下官不胜感激!”
殿前众人拱手回礼,纷纷道,合该如此,不必客气。
待众人散去,她无奈看着沈砚,“泊简兄,你还有什么要问的吗?”
沈砚忍不住问出了口:“真没那回事?”
“真的没有!你瞧我这神情,像是憋闷的模样吗?”
沈砚上下左右打量,长吁一口气。
“如此就好,就好。”
天知道,从昨夜得知此事,他就惊疑不定,又纠结万分。
既想去对方家里探个明白,但又顾虑重重,毕竟这种事除了对方主动说,旁人怎好主动问出口。
近乎一夜未眠,他一直纠结到今早,不知要如何开导对方。
任谁遇上这种事,肯定是内心屈辱不已,他能理解对方的心情,但要他眼睁睁的看着对方与上头那位硬碰硬,最后走向死路,又如何能做到。
所以他都想好了劝说之词,打算借喝茶品茗之际,拿汉代龚美的事迹来劝导,望对方能把这桩事忍下,别纠结在儿女情长上,不妨放眼于朝堂。
没成想,他所忧虑的那些,只是谣言而已。
他也不由苦笑,真是三人成虎。
陈今昭问,“那今晚的品茗小宴还聚吗?”
沈砚摊手,“我委实忙的脚不沾地,改日如何?”
“哈,原来泊简兄也有言而无信的时候。”
“谁说不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