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第4/4页)

沈砚把户部上下治理的井井有条,革除弊端后,户部官员们各司其职,账目也清晰可查,国库也日益充盈起来。

鹿衡玉在地方深入推行新政,把荆州一地治理的欣欣尚荣,官员廉洁奉公,百姓安居乐业,一州之地焕发了勃勃生机。

陈今昭则将更多的心思放在粮食增产上。自那一役后,她的重心就转移到粮食的产量上,为此,她除了继续加大农具改良力度外,还研究如何给土壤增肥上。她现在打算编纂一部有关农业的书籍,结合古今农书,综合九州各地精通农事者的经验,集各家所长,录于书中。

她还打算研究更便宜的纸张,来日这部农书大成之时,可以印发各地,极大程度的广施民众。

酒过三巡,谈完了公事,三人就随意闲谈起来。

陈今昭忍不住问鹿衡玉,“你先前来信说不是有谱了吗,不是说今年肯定能成婚?人呢,我怎么没看见你带到京中来?”

早几年他就来信说,已经在相看着人,用不着多久怕就要大婚了,提醒她要早早的准备好贺礼。

贺礼她是早早备好了,可他所谓的大婚是拖了一年又一年,眼见几年过去,竟还连个影都没有。

鹿衡玉就道:“今年有点赶,怕得明年。”

陈今昭跟沈砚齐齐看他。

“这么说,有人选了?哪家的千金?”

“还在相看呢。”鹿衡玉不在意的挥手,边吃酒夹菜,“你们要有合适的,也可介绍给我啊。”

陈今昭越听越不对,“等等,这敢情还没定下来啊?”

“没啊,这不是还得相看着吗。”

“那你说什么等明年!”

“这不明年要是相看合适,就能立马大婚了。”

陈今昭与沈砚对视无言。各自端杯吃酒。

他们也算是服了。

鹿衡玉强自镇定的用菜,压根不好意思说,他好不容易有个看上眼的,但人家姑娘嫌他总掏镜子,觉得他是娘娘腔,所以这事就黄了。

陈今昭看看鹿衡玉又看看沈砚,愁得慌,瞧这趋势不大妙啊,她这两好搭子不会一直单着罢?

尤其是沈砚,之前是为父守孝,之后赶上变法,好不容易天下平定没两年,又要为母守孝。兜兜转转这些年,他的事就耽搁下来,至如今,她瞧他似乎看开了还是怎么了,好似没要找的意向。

不过转念一想,或许姻缘这事,得随缘罢。

指不定哪日,两人就突然遇上了正缘呢,这也是说不准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