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第3/3页)
施维本就晒黑了的脸变得更黑,不过他心理素质更高,他安慰自己吃一堑长一智,便挥手说:“算了,日后便知道了,买都买了,这地方对咱们确实也是好地方。”
见他不用自己安慰,辛月也松了口气,便转开话题问:“施少爷可去过湖州,这屋舍都开始建起来了,裁缝可寻到了?”
施维听到这个就笑了起来,去年十一月他便回了老家寻人,他娘亲给了他一些熟人的信息,去年因为粮价大跌,湖州人日子都不好过。
那些世家大族有经年的积累,还扛得住不贱卖粮食,竟然做出倾米填江的奇事来。
但普通人家都是靠着卖米粮来挣全家人的嚼用的,粮价贱了也只能贱着卖,收入都少了许多。
原先湖州人是不爱离乡的,那些有裁缝手艺的人都是在家附近做活,可因为去年几乎家家户户都少了收入,虽然有米有粮不至于饿肚子,可是除了粮食之外的吃穿用度都要用银钱买的。
施维本以为要废一番唇舌才能说动湖州的裁缝跟着自己去贺州做事,谁知没怎么说话,只提了一个工钱待遇,竟然就有不少人愿意跟他远去贺州。
施维毕竟是第一次正经的做生意,还是这么一个不小的生意,他之前便跟辛月打听过辛氏给工人的工钱待遇,便参照着辛氏的模式给裁缝们开的工钱。
每件衣裳的售价提一成,多劳多得。
湖州的裁缝们除了自己开裁缝铺子接私活的,在布庄做活的都是拿死工钱的,不论忙的时候忙成什么样,也只那么多工钱,虽然也有闲的时候,但闲的时候老板可不待见他们闲着,便要找出许多别的杂活给他们干。
按他们的速度,全力之下一月可做出数十件衣裳呢,施维还跟他们说自家这制衣坊做的都是高端面料的衣裳,一件便能给他们提成大几十文、上百文,这一算一个月便有几两银子了,比在湖州翻了几倍去。
于是施维去年年前仅仅一个月便在湖州与几百个裁缝签下了契书,现在便跟辛月说:“我都找好了,已经说好了五月他们便都会过来,那时屋子也都建好了,辛氏的新布料也得了,正是适合开业的好时候。”
见他都早有安排,辛月便放下了心,便只让他计算好需要哪些布料,各要多少数量,到时候好安排丝坊给他留下货。
施维最近没事便溜达去辛氏丝坊那里看一眼,也知道各州丝绸商人都聚集辛氏想要抢购丝绸的盛况,心中不禁庆幸万分,还好去年自己便跟辛氏商行敲定了合作,如今这个势头来看,江州的乱势不知何时能平,若是耽误得久了,许是今年九州各处都要出绸布荒了。
与施维谈妥了各项事情,辛月又带着施维去见了辛氏丝坊和染坊的管事,日后大家都要常常接触的,辛氏商行有施维制衣坊的一半股份,也算是同事了。
之后辛月的日子便按部就班起来,在京城玩了几个月,也该收心做事了,重新恢复了上班的行程,每日奔波于潍县、清水镇和长河村。
时间一晃到了二月末,潍县已经是春日风光,处处都是绿叶新芽,河边的草地上缀着朵朵野花,五彩缤纷煞是好看,人们都脱下了冬袄换上了春衫。
可更北的京城却还是很寒冷,姜南星帮表弟背着书袋,担心的看着沈砺说:“表弟,今年这么冷,你可穿够了衣裳?”
沈砺怀里还抱着个暖炉,闻言笑了起来宽慰道:“表哥放心吧,我穿得够多了,皇上仁德今年准许考生带暖炉进考场,我今日是参加县试,晚上就回家了,又不需在考场里过夜,没事的。”
姜南星还是很担忧,虽然表弟这两年已经长得高壮了许多,可在他心里,一直还记得前年表弟瘦弱得好似一阵风都能吹散了的模样,在旁边时不时的唉声叹气。
今日是给沈砺送考,三人正站在考场外,辛盛听得头疼,实在忍不住给了姜南星一拳,道:“砺哥儿今日赴考,正要求个好兆头,你再叹气下去,好运气都被你叹得跑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