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第3/3页)
而确认之后便是阵阵狂喜,若有此粮种,如何还会担忧国有饿死之民!
“皇上!那粮种何在?”户部尚书激动的追问。
周祺一点也不奇怪他们的表现,毕竟当初自己得到吴克海带回的粮种,极致的惊喜之情也不比他们少,周祺笑着说:“都在京郊皇庄,经过两次试种,已经攒下许多种子,第三次的种子已经种下,等到十月收获之时,爱卿若感兴趣,可以亲去参与收种。”
户部官员皆点头,谁会不想亲眼看看这神奇的粮种,若真如明相当年所说那么高产,此粮种可活人无数!
周祺又将到时候分发粮种之事交待给了户部去做计划与分配,这才让宫人抬着田册送他们回户部。
办完这些公事之后,周祺才出言问连玉:“辛氏辛祝在何处?”
连玉忙说:“因为不知皇上何时有空召见辛祝,奴才便先将辛祝安排到了京中驿站。”
周祺点点头,便说:“你们一路舟车劳顿,是该歇上一日,明日早朝后你再带他来见朕。”
连玉连忙答应,皇上让连玉也回去歇着,不着急今日便跟着他伺候,连玉便先去派了个小太监去驿站给辛祝传话,让他准备好明日早晨进宫面圣,再才回自己居所歇下。
得了信的辛祝心中激动万分,他一个小地方的小宗族族长,这辈子竟然有福气能到了京城这等地方,还能进到皇宫之中拜见天子,辛氏的祖坟该飘满青烟了吧!
虽然族侄就在京中,可如今他不敢四处乱走,满心激动也无法寻人诉说,只得早早洗漱上床,压着自己早些睡着,好等着一觉醒来便是次日,便可以入宫面圣。
次日一早辛祝便早早醒来,把自己收拾妥当,又吃了一顿驿站里的朝食,驿站的人昨日听到宫中内监来传话,知道辛祝今日要入宫面圣,便好心提点他少吃汤水。
辛祝闻言听劝的只吃了些干粮,小小的抿了几口茶水润润口舌。
等到宫中来人接他,便激动的上了马车,心中庆幸还好这大半年跟着连玉这个内监总管,也学了些礼仪,知道他必会被皇上召见,回京的路上连玉又一路教导过他面圣的礼仪。
终于进了宫中,连玉亲自来接了辛祝,带他到了御书房外,没有多等便直接带他进去见皇上。
年轻的皇上十分平易近人,他刚跪下便被扶了起来,皇上看着他眼神十分亲切,笑着说:“辛族长,你们辛氏真是人杰地灵,既出了珍贵的蚕种,又替朕培养了许多人才呐!”
辛氏既有状元辛长平,又有国朝第一个红卷举荐得举人功名的天才辛盛,还有他深明大义一心为民的义妹明义公主!
一个小小不过千人的宗族,便同时出了这么多人才和珍宝,怎么不可称一句人杰地灵呢!
辛祝被皇上的夸赞夸得脚下都要腾云而起般,轻飘飘的入住云端,今日种种好似做梦,这般荣耀回去足够辛祝与人吹嘘一辈子了!
皇上今日召见辛祝并无大事,只是为了给他一份荣耀,再赏赐他一些东西,好慰劳他这大半年辛苦的功劳。
赏赐下许多御赐宝物给辛祝传家之后,周祺又亲口许诺过些时日便动身与辛祝一起去贺州,为辛氏牌坊揭彩。
辛祝本就高兴的心脏,再闻此讯更是激动得两颊通红。
谢恩,谢恩,不停的谢恩之后,辛祝被送出了宫。
驾车的车夫问他去何处?是回驿站还是别处?辛祝忙说了辛家在京城的地址。
到了辛家,开门的柱子不认识辛祝,但听辛祝说是辛氏族长,忙请他进去,解释道:“今日非沐日,老爷在衙门上值,少爷在国子监读书,夫人也在铺子干活,家中只有小少爷和借住的沈少爷在,族长您稍候,我去寻夫人回来见您?”
辛祝摆摆手,他又没有什么急事,便说:“不用,我等他们回来便是。”
柱子便将辛祝带到家中见客的屋里,中午还给辛祝送了一回饭食,等到傍晚家中主人陆续归家,便连忙去禀告。
最先回来的是辛盛,辛盛闻言忙去见辛祝,满脸的喜色道:“叔爷,您到京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