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梨花猜到她会这般说,笑道,“阿耶性子随您...”

老太太高兴,笑逐颜开的说,“可不是吗?你阿耶实诚,钱花到哪儿都会与我交个底,知道我爱吃软和的食物,到哪儿都不忘给我买点回家,你大伯他们呢?整天只顾着自己,哪儿会管我喜欢什么?”

族人眼里,老三不学无术还败家,但在她眼里,老三是极其孝顺的娃儿。

提到赵广安,她的语气温柔下来,“外人都说阿奶骄纵你阿耶,殊不知换成她们,没准更偏心...”

这话不是胡说,赵广安和赵广昌差好几岁,赵广昌叛逆时,赵广安恰好是爱撒娇的年纪,肯定更讨人欢心,哪怕他混账了两年,但那时阿翁过世,孤独的老太太心无所依,就赵广安对她嘘寒问暖,所以自然宠他。

更重要的是,赵广安不撒谎,有啥都跟老太太说,比起另外两个遮遮掩掩的儿子,老太太没道理不喜欢他。

梨花说,“外人不知晓咱家的情况...”

“是啊,你阿耶太洒脱,无论那些人说得多难听他都不辩解。”老太太哼哼,“你大伯他们就没这个心性,谁要背后说他坏话,他能记恨你一辈子。”

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即使赵广安臭名远扬,老太太看他哪儿都好,离得不远的老吴氏竟有点怀疑自己对侄子的态度了,问边上睡着的儿媳,“广安真这般好?”

小吴氏快睡着了,听到这话,眼皮动了下,“好吧,否则怎么教得出三娘这样的姑娘?”

毕竟,梨花是赵广安一手带大的。

老吴氏沉默,是啊,赵广安要一无是处,不可能教出如此聪慧过人的孩子,可赵广安斗鸡败家是不争的事实,想到什么,老吴氏灵光一闪,晃着儿媳胳膊小声道,“你说,会不会是广安的长处就是教孩子啊?”

小吴氏脑袋昏昏沉沉的,声音难掩疲惫,“或许吧。”

“那让他们教教四郎他们如何?”

他进门三年不到就生了两个儿子,而先嫁过来的老太太好几年才怀上,是以大壮比赵广昌大,长孙也在两年前成了亲,只是大房还没孙子,而长孙脾性已经长成不好改,因此选择几岁大的娃更合适。

小吴氏翻身,抬眉看了眼婆婆,迟疑道,“堂弟怕是不乐意。”

“为何?”

“堂弟喜欢女娃啊。”

赵广安有儿有女却偏爱梨花,必是重女轻男的人,如何会教男娃?

老吴氏恍然大悟,“那让宝珠她们跟着他学?”

小吴氏觉得悬,赵广安性子散漫,做事想一出是一出的,梨花能有现在的性情,多半是说书先生的缘故,宝珠是她差点死掉生下来的,可不敢随意让外人来教。

她说,“堂弟忙得很,怕是没空。”

老吴氏不以为然,“他整天瞎晃悠,没看他忙啊。”

都知他是个游手好闲的,没人指望他干多少活,他只要照顾好牛,不给大家伙添乱就成,教孩子对他来说简单得很,她道,“明天我和他说说,他要是答应,宝珠几姐妹都去。”

夜里安静,周围人的呼吸声清晰入耳,老吴氏怕她们听去然后捷足先登,当即翻身坐起,“不行,我现在就找他说去。”

起身时,忽然有两张脸凑过来,高凸的颧骨黝黑的眼,吓得老吴氏差点尖叫出声,嗓门不自觉提高了,“干啥啊?”

老秦氏讪讪一笑,“四嫂子,能不能让广安教孩子的时候捎上我家小宛她们啊?”

虽说不教男娃,但女娃能独当一面也是好的。

山英婆连连点头,一脸’我家女娃也需要赵广安教‘的表情,老吴氏蹙眉,“自己找广安说去。”

老秦氏嘴角堆笑的讨好道,“你是他亲婶子,你开口的话他不会拒绝,我和山英就不同了,我两和他隔了一层,他不会卖我两面子。”

再就是没怎么跟赵广安打过交道,平日在地里干活聊起这个侄子满是鄙夷,现在求上去,他肯定不答应。

“四嫂子,来日我家小宛出人头地绝不会忘了你这个堂奶奶的。”

山英婆继续点头。

老吴氏不是那么好哄的,小宛不过五六岁,等她长大,自己早躺土里去了,她道,“广安事儿多,突然要他教这么多女娃他肯定教不过来。”

“你先问问他呗。”

其实找老太太说这事就成,广安孝顺,若老太太点了头,广安势必会办成这事,偏偏以前骂广安骂得太狠了,这会儿找人家帮忙,肯定遭老太太唾弃。

而赵广安打小不记仇,找他更轻松些。

老吴氏蹑手蹑脚的走向男子们睡觉的地儿,找了一圈也没找着赵广安,一问,说是看牛去了。

这儿到入口要走一会儿,她怕蛇虫钻出来,回去拉上老秦氏做伴儿。

石梯已经挖出了明显的痕迹,梯面不是很平整,今晚守夜的是赵三壮和赵青山,许是累狠了,两人抱着锄头,脑袋一点一点的,丝毫没注意到走近的她。

她拍了拍儿子的肩,“老三。”

赵三壮立刻抬起脑袋,露出警惕之色,见是自家老娘,神色缓和下来,“娘,你怎么来了?”

“广安在上头?”老吴氏仰望了眼,“上面风大,广安冻着了怎么办?”

老娘怎么关心起堂弟来?赵三壮拍拍头,“娘刚刚说什么?”

“上头冷不冷?广安会不会着凉啊?”

没听错,她当真在担忧堂弟,赵三壮蹭的站起,拿锄头对着老吴氏,喊身边的赵青山,“堂兄,咱好像撞鬼了。”

赵青山迟钝的举起锄头,戒备的盯着面前惧冷的老吴氏,“滚!”

“......”老吴氏嘴角抽了抽,踹自家儿子,“什么撞鬼,看清楚我是谁!”

赵三壮用力的闭上眼又睁开,花白的头发,瘦长的脸蛋,打满补丁的衣服,确实是他亲娘无疑,他纳闷,“娘,你也是,好好的关心堂弟作甚?”

他娘最瞧不起堂弟那样的人,扬言他要是学赵广安非打断他的腿不可,是故她不可能主动问起堂弟。

老吴氏不爽,“我做婶子的关心侄子两句怎么了?”

赵三壮直言,“太怪了。”

“......”老吴氏忍不住又踹他一脚,这话传到广安耳朵里不得多想啊?儿子咋这么气人呢?

赵三壮挨了两脚也不喊疼,而是问,“娘你找堂弟干什么?”

老吴氏没个好气,“还不是为了你。”

三个儿子,就三壮媳妇生的闺女最多,不教得大方得体找不到婆家怎么办?

赵三壮云里雾里,老吴氏没指望他体谅自己的心思,抓着绳子,慢慢往上走,“广安啊,在吗?”

不同于跟儿子说话的严肃,声音细细的,怕吓到人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