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第3/4页)

这不,赵四娘一提,老方氏就焉了。

她也想拿点成色好的粮食,可明四天天喊饿,好粮食当然要留给儿子不是?

她问赵四娘,“你娘家吃的粮食就没发霉的?”

赵四娘没有见过族里煮的粮食是什么样的,迟疑道,“没有发霉的吧,管灶房那块的是大堂嫂,粮食发霉的话,定是要问过三娘才能下锅的。”

“山里这么潮,粮食怎么可能不发霉?”老方氏心里嘀咕,琢磨着找老秦氏问问。

可老秦氏从早到晚都围着几口釜,哪儿有心思搭理她?

除了曾家,叶家和黄家也拿了粮搭伙,叶家有赵书砚,黄家有赵多田,都是孙子辈的,肯定要给他们面子,于是她们要煮两百多人的饭,天天脚不离地的,忙得连说话的时间都没有。

老太太也肉眼可见的瘦了一大圈。

年纪大了,脸一瘦,皮就松弛的挂着,皱纹像树根似的盘根错节。

梨花想帮忙无奈抽不出身。

两百多人的野菜全是孩子们挖的,前些日子她还往自己的棺材里囤野菜,现在完全顾不上了。

不仅这样,担心老太太和赵广安吃不消,夜里还会给他们开小灶。

去年囤的鸡没有吃完,傍晚收工她就回家炖鸡汤。

烤过的鸡炖汤有淡淡的糊味,怕老太太多问,她将鸡肉剁得碎碎的,再淘点米进去熬成鸡肉粥,老太太和赵广安一碗,宁儿和阿莹半碗。

阿莹性子贞静,不会多问,宁儿却是个话唠,吃一口粥就好奇满满,“三娘,我吃到肉的味道了。”

“地里挖的虫子。”

“虫子能吃吗?”

见她眼睛乌黑透亮,怕她明天到处找虫子,梨花摇头,“有的能吃,有的不能吃。”

家里其他人已经睡了,这么就她们五个人坐在堂屋里,桌子正中央放了个灯笼,里面的泥炉燃着细碎的炭火,火光微弱,照得大家也只有个模糊的轮廓。

宁儿还是上了心,“哪些能吃?”

“不好说。”梨花道,“有毒的虫子很多。”

老太太严肃道,“吃了有毒的虫子会死的,你可不能乱抓。”

宁儿似懂非懂,赵广安慢慢嚼着粥里的肉,明显感觉不是虫子,但他答应三娘不多说就没开口,直到宁儿说明天去找虫子回来让梨花认才说话,“有毒的虫子会咬人,小心被咬了。”

“我不会。”宁儿吹了吹碗里的粥,“我小心点。”

“小心点也不行,现在大家都忙,你要是受伤,阿耶还得抽空照顾你,这样就不能忙正事了。”

对于这个可能比自己小不了多少的女儿,赵广安始终觉得别扭,但梨花要他认他认了便是,“宁儿,你要听三娘的话,扯草喂兔子,兔子长大生小兔子的话咱就有兔肉吃了。”

“我扯了兔草的。”宁儿说话很有逻辑,“不信你问阿莹。”

安静吃粥的阿莹听到自己的名字,缓缓抬起头,“宁姐姐没有乱跑,赵三叔,我阿兄什么时候回来啊?”

李解和赵广从已经走了好多天了,阿莹有点担心兄长的安危。

赵广安回答,“他们做大事去了,这趟顺利的话,咱们今年就不缺粮了,阿莹想你阿兄了?”

对阿莹,赵广安是心疼的,这么小的年纪就没了父母,要不是碰到他们,恐怕早就化作白骨了,赵广安说,“你阿兄回来我就告诉你。”

阿莹点点头。

这时,紧闭的房门突然吱的一声,冷风泄进来,赵广安打了个冷战。

桌边的人齐齐转头,只见漆黑的门缝背后好像有一双眼睛,梨花最先回过神,“书墨?”

赵书墨是她亲弟弟,不过邵氏看得紧,姐弟两感情并不亲厚,他这时过来,恐怕是今晚她们说话有点大声了,往常吃东西时,都是宁儿问两句就完事了。

她一开口,门外的眼睛没有了。

梨花蹙了蹙眉,推开凳子走了出去。

拉开门,就见赵书墨穿着单薄的衣衫站在外面,如墨黑的眼眸既紧张又期待的望着她。

梨花左右看了看,拉过他的手,“进来吧。”

她不觉得自己吃独食错了,东西是她囤的,想给谁吃是她的事儿,然而看着赵书墨的眼神,她稍微反省了下,说道,“阿奶和阿耶白天没吃饱,我给他们煮了粥,你要吃吗?”

赵广安不太喜欢这个儿子。

平日他教孩子们放牛,儿子从来都站在最后边,有几日赵文茵姐弟耍脾气不肯捡牛粪,全是儿子替她们干的。

如果是女儿,绝对不会纵容那姐弟两。

赵书墨似乎有点怕赵广安,攥着衣角不肯上前,梨花又拉他一下,“怎么了?”

赵书墨低下头,盯着脚上的鞋子发呆。

赵广安不喜,出声就要呵斥两句,但怕吓着阿莹和宁儿,将到嘴的话咽了回去。

就见梨花屈膝,目光和赵书墨齐平道,“饿不饿?”

梨花的声音十分柔和,赵书墨抬眸看她一眼,又往桌上看一眼,不点头也不摇头。

梨花不禁想到了赵书塘,也是个话少的性子,无论赵广从说什么他都安静听着不答话,时间一长,赵广从对儿子的不满越来越多。

梨花摸摸他的头,问道,“你白天挖了多少野菜?”

每个挖野菜的孩子要么拎篮子要么背背篓,赵书墨在族里不算大,背篓怕是不会给他背的。

赵书墨一眨不眨的看着她,许久,小声的说,“三篮子。”

想到什么,他抿抿嘴,补充,“压实了的。”

有的孩子投机取巧,野菜蓬松的堆在篮子里回去找老吴氏交差,老吴氏忙得不可开交,很多时候没有细看就让她们将其洗了,几天下来,渐渐有人偷懒。

梨花忙起来不怎么留意哪些人偷懒了,自然没法告状。

但以她的了解,赵文茵姐弟肯定不会乖乖干活的。

她又问,“大房挖了多少野菜?”

赵书墨回头看了眼,又不说话了,估计怕传到大房耳朵里。

在老家时,邵氏就对元氏言听计从,养的儿子是这样不足为奇,梨花想了想,夸他,“三篮子已经很厉害了,来吃粥,这是奖励你的。”

赵书墨眼珠一动,似乎没料到梨花会这么说。

梨花弯眉笑起来,“阿奶说的,无论谁,只要老实干活都会得到奖励,宁儿和阿莹白天也挖了很多野菜才有粥吃的。”

梨花看向老太太,老太太点头,“对,勤劳的人才有饭吃,你也来吧。”

赵书墨这才慢慢上前,赵广安看惯梨花雷厉风行,突然冒出个慢吞吞的儿子,满脸不耐烦,“还不快点?”

想当初,邵氏将儿子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他想要带出去溜达一圈也不让,一会儿嫌太晒,一会儿嫌风太大,说到底,无非觉得他不学无术会带坏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