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第2/2页)
窦娘子重新端详起赵铁牛和刘二来。
两人都穿着蓑衣,看成色,像是新做的,估计编织的人没经验,领口看上去有点粗糙。
她听说的难民只会烧杀抢掠,哪儿有心思编蓑衣?而且看手艺,两件蓑衣都是出自妇人之手。
她问梨花,“山里有女人吗?”
“多得很。”梨花道,“戎州有一族的人进了山,还有一个带着全村躲进山的,他们在山里安顿好后,潜回戎州城救下许多被糟蹋的女人。”
他们说朝廷抛弃了他们不要紧,他们会自救。
“救回来的女人怎么样了?”
“痴傻的被德高望重的老妇收养,其他的像家人一起生活呢。”
赵铁牛和刘二自始至终不说话。
窦娘子盯着他们,两人生得黑,面相却不显凶,不禁让她想到了从军的丈夫,那样斯文老实的人上了战场不知是否有命回来,她问刘二,“你们为何陪她下山?”
“她想救你们。”刘二用蹩脚的官话道。
窦娘子一愣,救她们?世道无情,凉薄不仁,谁能救她们?
“婶子,随我们去山里看看吧,那儿的村长很好的。”
窦娘子望着小姑娘认真而疼惜的脸颊,忍不住落下泪来,转身问同来的娘子,“你们想去吗?”
“去。”一娘子忍着快溢出的眼泪道,“左右不过死,我宁肯死在荒山也不想回去了。”
刘二和赵铁牛在前边带路,梨花向她们介绍山里的情况,“山里的全是难民,年前有难民抢劫他人财物,被赵家全杀了,前不久,有个村的人私自下山把官兵带了来,大家这才着手建围墙的...”
“官兵没把他们抓走?”
“山里人团结得很,他们抓了官兵为他们干活,那个村的人心虚,全村搬走了。”梨花说,“现在空了好些屋子出来,你们搬上山的话,住那儿正好。”
窦娘子听得晕晕乎乎的,好似被天上的一块陷阱砸到似的。
“还有这么好的事?”
“山里人很好相处的,你去看了就知道了。”
窦娘子不由得看最前边的人,他们折了根树枝,边走边拍打两侧枝桠,这样她们的衣服就不会被刮破,还不会被上面的雨滴打湿。
山路不好走,和窦娘子一起来的有三个人,耐心告罄时,才看前头的汉子指着远处说,“就在前边了。”
几人抬目望去,只看到一片荆棘稀疏的林子。
窦娘子正要说话,忽听林子那头传来女子的说笑声。
“估计是秀儿婶她们在舂墙...”梨花解释了句。
荆棘是从别处挖来栽上的,有些还没成活,赵铁牛带着她们绕过去,几人顿住。
一片积水的坑子后有几块地,往后是半人高的墙,十几个穿蓑衣的女子站在上面,两人一组,抱着木棍往下捶。
“秀儿婶...”梨花扬手高喊。
墙上的人望过来,斗笠下的脸藏在飘来的屋里不真切,声音悦耳,“你去哪儿了?午饭都不回来...”
梨花早就交代过,今个儿这边干活的全部换成女子。
梨花道,“下山找婶子她们去了。”
答话间,梨花将窦家娘子引荐给秀儿婶她们,秀儿婶撩起蓑衣,露出手臂上的疤,“小嫂子,再深的伤口也会愈合的,忘掉以前,往后好好过。”
秀儿的疤在手腕,差不多十几道,一看就是割腕留下的。
她大嫂的手腕也有,昨晚还又多了一道。
窦娘子受到触动,眼睛又是一热,当即做了个决定,“十九娘,能带我去见你说的赵家人吗?”
一路上,梨花提了好几次赵大壮,暗示山里是赵家做主。
既要搬到山里来,总得问问赵家的意思。
赵大壮没有刁难她们,按照梨花的意思,同意她们住到隐山村,不过村里的地还得继续种。
窦娘子做不得主,“可否容我回去跟大家伙商量商量?”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