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第3/3页)

几十只鸭子在田里游来游去,犹记得走之前还是满目青葱,回来树叶已经黄了。

“收了,都快晒干了,你回来得正好,我让你堂婶给你煮碗新米尝尝...”赵大壮走到梨花身侧,抓住推车的扶手,黝黑的面庞柔和少许,“你阿奶在那边习惯不?”

“晚上有点冷,阿奶让我抱床被子过去。”

顾及老太太年纪大了,泥鳅腾了间屋子给她和老太太住。

还有帮忙煮饭的婶子们。

夜里睡得熟,完全不知老太太会冷,梨花甚至忍不住想是不是她晚上踢被子了。

赵大壮道,“老人家就是会怕冷,你四奶奶也这样。”

夏天时,老吴氏天天牵着牛出谷拉树根回来晒,夏末就不行了,一天忙下来就说膝盖疼。

“待会我给你拿些鸡蛋给她补补。”赵大壮还有好多事想问梨花,一时之间往了从哪儿开口。

倒是赵申插话,“三娘,春花姑娘她们织了好几尺布,芳娘子天天问起你,说你答应她去益州城卖布...”

“她没闹腾吧?”

“没,她自己也织布,姑娘们谁要休息她就催个不停,生怕耽搁了卖布的生意。”赵申没做过生意,不懂矮妇的那种急切,“三娘要不要去峡谷瞧瞧?”

大家虽然还是住在榕树的板根里,但布置变化很大。

桌椅木床等家具已经布置齐全了。

“这次就不去了。”梨花说,“栗子林那边忙,我得回去看着,你和芳姨说,布织好我就带她去益州城。”

“好吶。”

赵申先跟着赵大壮去灶房拿了粮种,想着梨花许久没回,没着急离去,而是和赵大壮一起陪梨花回家。

“三娘,闻五说荆州让岭南人做村长欺压咱戎州人是真的吗?”

关于荆州的难民村,村里天天都在聊。

聊什么的都有,而且越说越玄乎,到最后荆州的暴雨都说成冤魂索命了。

他好奇不已。

“是真的,村民们不知道村长是岭南人,所以才默默忍受着。”梨花还要去趟荆州,毕竟,赵广从到现在都没回来,总得再去一趟。

把戎州百姓的骨灰带回来。

梨花说,“荆州和岭南人达成了共识,咱戎州老百姓就是傻子,不过现在不会了,他们再栗子林安了家,以后再也不会受那些屈辱,对了,岭南人没有进山吧?”

“没有,你走后,山里太平得很。”

起初,他们以为益州军退回益州城,岭南人肯定会迫不及待的攻占这片地。

谁知道岭南人没有丁点动静,到时有些大胆的益州百姓盯上了永乐村的稻谷想偷偷收了,不过被他们吓跑了。

赵大壮说,“会不会是李解把岭南人的尸骨丢在戎州城吓唬到他们了?”

“不好说。”

益州和荆州似乎都有所往来,不过从荆州对戎州百姓的态度来看,荆州跟岭南人的来往更密切些,竟让岭南人堂而皇之的进入荆州。

相较而言,益州似乎更忌惮岭南。

双方约定不能越界,所以岭南人偷偷摸摸的进来。

她说,“我让李解他们去戎州了,估计要不了多久就有消息回来,堂伯,你让族里时时备着干粮,李解他们回来估计待不了几天就又走了。”

“干粮一直都备着的。”

从青葵县开始,族里就没缺过干粮,无论是菽乳饼还是烤饼,足够几十人吃上十天半个月了。

没办法,一旦遇到危险,说跑就跑,带干粮始终要比带粮食省事得多。

赵大壮说,“李解他们去戎州干什么?”

赵广昌去戎州的事情族里已经知道了,也知道十六郎和山英婆全家都死了,对于山英婆的死,赵大壮觉得死有余辜,梨花去荆州是隐姓埋名去的,山英婆说出梨花的真实身份,要不是梨花应对得好,全部的人都要死在那儿。

山英婆年纪大了,不怜惜梨花一个晚辈,反而出卖她。

梨花杀她,实属正常。

这件事传开后,老头子就要他好好跟族里人说说,梨花不是滥杀无辜的人,既然对山英婆动手,肯定是山英婆做错了事情,族里人如果因为这件事就跟梨花生分,就把那人逐出去。

赵大壮不是不明事理的人,从天灾到现在,梨花做的每件事都是为了能让大家活下去。

哪怕收留窦娘子她们想的也不过是人多能应付岭南人。

所以他没有问山英婆她们的事儿。

梨花回,“找岭南人的踪迹了,戎州辽阔,岭南人不可能大规模的驻军在某一处,肯定会分开驻扎,我让大伯寻找岭南人的踪迹,然后让李解追上去杀了他们。”

多杀一个岭南人,往后进山攻打她们的岭南人就会少一个。

死的岭南人越多,她们就越能有机会回戎州。

赵大壮拧眉,“李解他们打得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