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第2/2页)
萧宴宁心底装了太多事,一颗心沉甸甸的。
梁靖看着他,想要出声安慰,最终什么都没有说,只是死死抓着他的手。
太子请平王入京的使臣很快到达通州,然而就是那么不凑巧,在使臣到达前几日,平王上山狩猎时摔断了腿。
见到京中使臣,平王萧琅忍痛苦笑道:“太子想邀,本该立刻启程前往,奈何时运不济,这腿还需要静养数日。母亲远在京城,寿宴即到,本王本本就该前往京城为庆贺。可惜本王现在行走不便,好在离母亲寿宴还有三月,等再过月余,本王这腿也好差不多了,到时必然即刻赶往京城,也好同皇兄叙旧。”
平王受伤是真,那使臣亲眼看到平王换药时血骨淋淋的腿。
平王换药时出了一身冷汗,却一声不吭,使臣在一旁那是直咧嘴,看着就疼。
事情巧是巧合了些,可太子刚在朝堂提议,立马就派人前往。宫里的蒋太后和康淑妃都被皇后盯着,其他皇子也被太子观察着,他们想送信,那是不大容易。
一个时间差,京城的信想要送到通州,那也比不过使臣昼夜不停八百里加急狂奔来得快。
所以大概就是一场巧合之事。
平王断腿的消息传到京城,太子感叹一声:“没想到平王叔竟然出了这样的事故,实在是令人心痛。”
消息传到宫里,蒋太后哭了一场,絮絮叨叨可怜平王受得这份罪。
当然,没人敢说平王断腿和太子相邀入京有关,蒋太后也不敢。说了,岂不是让人怀疑平王是不想入京,才故意这般行事的吗,这种没有实打实证据的话,怎么好说出口。
平王不能提前入京的事太子并不在意,至少表面并不在意,且再也没有提及。
但太子对除却萧宴宁在内的皇子打压越发凌厉,几个皇子每天脸色阴沉,看那模样快要忍不下去了。
朝堂上的百官隐隐有感,太子现在不像是储君,像是真正的君王,所差不过是那道旨意。
这个时候京城隐隐有流言,说皇上已中风,口不能言,四肢不能动,如此这般,不如让位于太子。
这些话一开始只是几个老百姓醉酒之后在那里感慨,后来竟然引得不少人赞同。
皇帝年迈,太子正值壮年,又有这般魄力和手腕,倒不如直接登基为帝,皇帝就此颐养天年。
流言纷纷之际,有个官员不知道是喝醉了还是脑子抽筋了,结果就上了一道折子,并未直接言明,可话里话外就是那么个意思。皇帝当退位,太子当登基。
折子落到太子手中,太子脸色一变当场就把上折子的人给狠狠斥责了一番,罢免了此人的官职,说他居心叵测,想要搅弄风云。然后太子以最快的速度前往乾安宫请罪,然而比他更快的是一些以皇帝为主的臣子,他们跪在乾安宫门前痛哭流涕,说一些人趁着皇帝生病,狼子野心昭然若揭,还望苍天有眼,让皇帝看清这一切,亲手了解这一切。
这些人差点就指名道姓说太子野心勃勃,想要取而代之了。
太子跪在殿门前泪流满面,自诉他监国以来每日战战兢兢,生怕有辜皇帝所托,这些天他因年轻行事情况,不知碍了谁的眼,竟用这种方法陷害于他。
乾安宫殿门前跪着的人都在哭,都在诉说自己委屈。
不知过了多久,殿门被打开。
众人抬眸,只见刘海从里面走出来,他神色凝重:“皇上刚醒来,已经知晓了,太子殿下和众位大臣都回去吧。”
众人面面相觑,还想说什么,刘海道:“太子监国本就是皇命,如今皇上需要好生休养,众位大臣回去吧。”
大臣们相互看了看,最终起身感叹日落西暮,人心不可测,最后叹息着离开。
太子则一直跪在殿门前,刘海再说劝说无效,只能回殿内。
太子不知跪了许久,跪得头晕眼花,眼前一黑晕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