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精彩地活下去(第7/10页)

周翰熙见状,把师部工兵连、防毒连都调给彭泽生,自己也到第一线进行指挥。

1944年11月5日,早上10点,398团已经突围,但陈德邵第399团还在包围圈中,周翰熙干脆将距离师指挥所三十里外的搜索连也调上一线,归彭泽生掌握。

战争是残酷的,周翰熙这时的决心,就是准备牺牲彭泽生团,给陈德邵团打开一条生路。

11点,陈德邵团终于突围而出。

为保证师主力撤退,彭泽生当天战死于修仁前线。自淞沪会战后,第二十军再未有团长阵亡的纪录,由此可见战斗激烈程度以及伤亡之重。

杨汉域得知后大为震惊,立即用火炮对日军进行猛烈射击,同时命令各部以交替掩护的方式,入夜之后再从小路撤出,这才使第二十军脱离了追击。

在攻取柳州外围后,为了向冈村有所交代,横山勇从第13师团中分出第116联队,迂回攻击柳州西北面的柳城,企图从龙江河上游包围柳州,截断第四战区向宜山的退路。

杨森侦知这一情报后,赶快派第二十军在龙江河设防,为主力后撤支起篷架。

通过不断传来的前方情报,冈村也看到第四战区主力已从桂平收缩至柳州,并不断往宜山后撤。

早就说过了,“余重视宜山胜于柳州”,横山勇要是听话,这时候大部队往宜山一摆,第四战区插翅难逃啊。

让冈村更为着急上火的是,他与第二十三军司令官田中的联系也突然中断,这可能意味着,他即将失去一个在柳州附近围歼对手的大好时机。

因为指挥不能如意,冈村焦躁不安,苦恼万分,直到11月7日晚上,田中发来电报,报告说第二十三军已向柳州进发,才稍有安心。

接下来的难题,仍然是让谁第一个进入柳州,虽然第十一军已经兵临城下,但冈村仍希望横山勇能发扬风格,把攻占柳州之功让给第二十三军,其战斗力尽量指向柳州以西,这样才能将第四战区全部围于网中。

冈村让参谋长给横山勇拟电,可横山勇就是横竖听不进去。

1944年11月9日,冈村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向横山勇发出了一纸罕见的非常命令,要求直接进攻柳州城的部队,均归田中久一的第二十三军指挥。

在此之前,方面军总部对第十一军使用的口吻都是“指导方式”,即只传达意图,未实行硬性命令,即便是在横山勇独断专行的情况下,也是如此。

非常命令是破天荒第一次,所谓非常命令,就是你想执行得执行,不想执行也得执行,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

横山勇再装傻充愣已不可能,但让他感到格外高兴的是,关键时候,第二十三军那边意外地掉了链子。

从11月7日发出追击令开始,田中即率司令部及通讯队人员向柳州马不停蹄地前进。从桂平至柳州一带的山路极为险峻难行,前面已经走惯山路的野战部队还不觉得怎样,对于后面这些机关人员而言,着实能要了他们的性命。

在行军过程中,运送通讯器材的驮马时不时就会滚落到丈余深的山涧里去,只好靠人攀登岩石,再把沉重的器材给扛上来。

第二十三军通讯队原先的基地在广州,长期留守一地,不像第十一军的特情班那样经常随军出战,突然遇到这种情况,简直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行军时,因为山道狭窄,大家都得排成一列纵队,低着头小心翼翼地往前赶路,这时候要想停下来架机发报几乎不可能。等到宿营休息,想发报了,一看,通讯器材很多已经摔坏,在山区里又无法补充,此外,山地地形对无线电通讯也有很大影响,电报大多既发不出去,也收不进来。

11月7日以后,一连七天,第二十三军与方面军、第十一军的通讯联络几乎全部中断。冈村于11月9日同时发给第二十三军的非常命令,田中并未收到,自然也不知道自己可以指挥第十一军的攻城部队。

既然田中“云深不知处”,横山勇就有了新的变通办法。他告诉冈村,不如命两师团先攻柳州,进城后再接受田中指挥,然后经柳州入宜山,未为晚也。

冈村下发了非常命令,第3、第13师团是知道的,但这两个师团指挥层全都不约而同地站在了横山勇一方,并且对冈村心怀不满。

我们不是一定要跟谁呛,现在连第二十三军在什么位置都不知道,电报也无法联系,你就要让我们归其指挥,堂堂方面军司令官,莫非脑子进水了不成?

第3师团长山本与横山勇的私交不错,当下便带头弃非常命令于不顾,要跟着横山勇一竿子插到底。

电报联系不上田中,第二十三军又进展缓慢,迟迟看不到人影,冈村也怕延误军机,遂不得不任由横山勇自行其是。

1944年11月9日,第3、第13师团渡过柳江,对柳州城发动了直接进攻。

在杨森的指挥下,第二十六军凭借柳州东北的蟠龙山,进行了顽强的阻击。蟠龙山是一座独立的石头山,可俯瞰柳州,山前设置了多层美制蛇腹形铁丝网,山上建有堡垒和许多隐蔽火力点。

这些火力点实际上都是一座座山洞,洞口用水泥加固,设有各种枪眼。第3师团以步兵联队和野炮兵联兵协同,猛攻了一天,也未能取得任何实质性进展。

当天从柳州以北进犯的第13师团,因遭到暗堡火力及防坦克壕的阻拦,同样止步不前。

但这并不表明柳州就能守住。

柳州市南有一座马鞍山,杨森将炮兵调到山上,欲用野炮对日军进行打击。

这一招用好了,也可能起到长沙会战中岳麓山炮兵阵地那样的效果,可是一打才发现,火炮运转不灵便,根本压制不了日军的进攻。杨森从山上一眼看过去,进攻的日军简直是排山倒海一般的阵势,第二十六军并不具备扭转战局的可能。

11月9日傍晚,第116联队已占领了柳城,随时将会过龙江河南下,从柳州西撤的退路面临着被截断的危险。

杨森久经战阵,知道这种仗难以再打下去,只有越早抽身,所受到的损失才会越小。

1944年11月10日,他断然给第二十六军军长丁治磐打去电话,通知对方即行撤往柳州以西山地。

丁治磐马上根据命令组织撤退,同时留下了必要的掩护部队。

经过第一天的试探,日军已总结出攻山的办法。第3师团先用野炮进行支援射击,接着用步兵冲锋,将铁丝网拉倒。留守蟠龙山的一个团通过隐蔽火力点进行阻击,在完成掩护主力的任务后才撤出柳州。

杨森没有完全按照张发奎的意思办,拿任何一个师去白白牺牲,最后损失掉的是守于城中心的一个营,但这种损失背后,是大部队的安全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