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太原之争(第7/18页)

刘文起随口一言,不想却听进了刘文静的心里。刘文静一拍大腿,恍然大悟道:“对!这宅子有妖怪!有妖怪!最近宅子里有鬼影出没。”

刘文静并非是在胡言乱语,这段时间,他时常听宠妾说深夜看到有“鬼影”在窗门口乱窜。有一次,刘文静也看到有“鬼影”在窗前一晃一过。

其实,这“鬼影”是刘文静的小妾阿香。被齐王和裴寂收买后,她急于找到裴寂的罪证,便经常趴在窗外偷听刘文静和妻妾说话。夜深人静,窗外影影绰绰的,刘文静的宠妾便以为是鬼怪。

刚开始的时候,刘文静既不信也不怕,但当他亲眼看到一次后,也便有些信了。这天再一听哥哥说“家宅有问题”,便联想到了“鬼影”。

“要不,明日招巫师来看看?”刘文起说。

刘文静沉默着,犹豫着,虽然喝得已晕头转向了,可朝廷不允许官员招“巫”,传出去会有麻烦,他还是很清楚的。

“咱们可以偷偷请来!”刘文起说,“府里若有人说出去,一个字,死!”

刘文静想了想,点了点头。如果这么做能让自己仕途一帆风顺,甚至击败老对手裴寂,冒冒险也是值得的。

(8)

刘文静怎么可能想到,他的身边隐藏着一个“敌人”,这个“敌人”不仅把他招“巫”的事全都汇报给了李元吉和裴寂,还说他和他哥哥喝酒时,大骂左仆射,甚至还拔出剑来,说要砍了左仆射。

李元吉和裴寂一听大喜。

“这个蠢货!”李元吉说,“没想到这么快就找到把柄了!本王明天就上书父皇,裴公你也一起上书!”

“王爷,此事最好我们都能避嫌!”裴寂说,“交由大理寺上报可好?”

李元吉一听,连说裴寂想得周到。于是,李元吉招来大理寺,添油加醋,不仅说刘文静招巫师,还说他对皇上出言不逊,意图谋反。大理寺当即写奏章上报给李渊,李渊一看,这还得了,刘文静不仅招巫,还说自己不公,还在家里拔刀要杀了他的爱臣,这不明摆着是要和他这个皇上作对吗?

“把那忤逆朕的刘文静抓起来!”李渊下令道。

刘文静就这么被抓了起来,由于他是朝廷重臣,也便交由属吏审理,为了表示对此事的重视,他还委派裴寂和萧瑀监理。

刘文静被抓的消息传到秦王府后,得知罪名的房玄龄首先不相信。

“这事有蹊跷,刘大人总不会傻到想要谋反吧!”

“哼!什么蹊跷,这事明显就是诬告。刘文静时常和裴寂做对,裴寂受不了了,想方设法除掉他而已。”长孙无忌冷笑一声道。

李世民没说话,他想的是其他事。刘文静不会谋反,这点毋庸置疑。刘文静是被宿敌裴寂陷害的,也很清楚。只是,自己要不要救刘文静呢?按理说,他应该救刘文静。因为,从公来说,刘文静对朝廷有功,从私来说,他们曾亲如兄弟。可刘文静的狂妄自大,确实让他有时也很头痛。他曾无数次提醒过刘文静,让他顾全大局,不要处处和裴寂作对,可刘文静依然如故。还有就是浅水原第一战,刘文静的自大,自以为是,酿成悲剧,给自己辉煌的征战史抹了黑。这都让李世民对刘文静感到失望。

“这刘文静啊,迟早会有这一天的!”长孙无忌突然说。

长孙无忌是看出了李世民的心思,帮他做决定。长孙无忌的意思是,不用救了,救也没用,这次救了,下次说不定又是这样。不要为了帮这样一个不断惹事的人而坏了自己的大事。

李世民轻轻叹了一口气,他知道长孙无忌的话是对的,而且他早就说过,刘文静一定会为自己的冲动和口不择言惹祸端的。

“只怕这次想救也没那么容易。如果真是裴大人的阴谋,陛下会不知道吗?陛下知道还让宋国公和裴大人监理此案,想必就是为了成全裴大人。那刘大人呀,死定了。”房玄龄慢悠悠地说。

房玄龄的意思也很明显,不要没吃到鱼,反惹一身腥。如果救刘文静,很可能违背皇上和裴大人的意愿,对李世民是非常不利的。

李世民也知道房玄龄的意思。其实,如果此事放在起兵前,他一定会救,不管多难都要救,因为那时他需要刘文静。可此时,他身边不乏能人,这些人和刘文静相比,既有刘文静的谋略和眼光,又有刘文静所欠缺的冷静、理智。

总之,此时的刘文静,与李世民而言,就是一块鸡肋。既是鸡肋,何必为一鸡肋而让他的父皇不开心呢?

想到这里,李世民长叹一声道:“这事!就看他自己的造化了!”

李世民决定顺其自然,就像长孙无忌说的,刘文静迟早会有这一天的。

刘文静迟早会死在裴寂手里,晋阳起兵前,李世民就预料到了,还曾提醒过他,只可惜,刘文静听不进去。

(9)

刘文静被抓后,才知道自己闯大祸了,忐忑不已。此时入狱,完全不似两三年前在太原的那次入狱。那次,他淡定自如,知道李世民一定会来救他,可这次呢?他拿不准了(自创唐后,李世民便没再与他喝酒谈世局)。

不过,在得知萧瑀是监理后,他内心又有了一丝希望。萧瑀是隋炀帝的皇后萧氏的弟弟,此人为人正直,学识渊博,隋炀帝时很不受隋炀帝重用,李渊父子建唐后,念其学识和才能,封其宋国公,授内史令。

刘文静觉得,自己若把实情告诉萧瑀,萧瑀一定会为自己申冤。然而,当得知裴寂也是监理后,刘文静心里一咯噔,知道凶多吉少。

那时候的刘文静,并不知自己是被裴寂和李元吉下了套,只以为是自己的小妾,随意乱说话,把自己招巫的事说了出去。

监理再提审刘文静时,裴寂提出他要回避。裴寂是何等狡猾之人,虽知皇上让自己参与审刘文静,是给自己机会,可还是假模假样地在萧瑀面前说:“刘文静素来对我怀有怨恨,我还是避避嫌的好,他如何策划谋反,还是由你审理,并将罪证面君吧!”

裴寂这话说得很有技巧,既避了嫌,也落实了刘文静谋反之说。

萧瑀知道裴寂和刘文静之间有矛盾,便单独去狱中见了刘文静。刘文静一见萧瑀,大喊冤枉,称他根本没有谋反之意,还说他为李唐夺得天下立下过汗马功劳,他是李唐元老。皇上对他不薄,秦王对他信任,他怎么可能去谋反?还说他是骂过裴寂,可那是他看不惯裴寂无能却又官职在他之上,还整天耀武扬威的。

“宋公,我刘文静对朝廷忠心耿耿,绝对不会有对不起朝廷的想法,也不会有谋反念头……希望宋公一定要将实情向皇上陈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