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各国设计简史(之一)(第20/28页)

吉尔·桑德2012秋冬时装展上的女式风衣。

吉尔·桑德2014秋冬时装展上的女式冬衣。

BREE汉娜8型挎肩背袋(BEER Hanna 8 Cross over bag)。

Adidas为2010年在南非举办的世界杯足球赛制作的足球。

厚度仅为0.5毫米的BREE SIMPLY牛皮手袋。

Adidas智能运动鞋。

在这个方面,奥迪汽车(Audi)做出了很大努力。该公司重新调整了以往过于沉闷的企业形象,为了打造国际性品牌,他们除了在汽车本身的设计上精益求精之外,在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设计、展示间的设计等方面也都下足功夫,使得公司的产品和销售方式都更加人性化,从而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随着建立国际性品牌效应的需求日益增强,商业化设计服务的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过去那种个体的设计师、独立的小型设计事务所已经无法承担全面打造国际品牌的任务。因而,除了在一些超大型企业中有自己的驻厂设计部门之外,进入21世纪以来,大型的设计服务机构,如“青蛙设计”(Frogdesign)、“元设计”(Metadesign)等相继成立,为客户提供包括产品、平面、企业形象、销售策略等全方位的设计服务。

这种趋势促进了德国设计的国际化进程,令德国设计更加成为当代国际设计中一支举足轻重的主力军。

或许我们可以说,德国的设计已经开始了第二场现代主义运动(Second Modern Movement):多元化地援引了经典现代主义风格和语汇,将它们融为一体,通过采用新型材料和前沿科技使之更为完善,而创造出全新的、前人无法想象的成果。

三、英国当代设计

英国的全称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简 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缩写为UK)或不列颠(Britain),目前包括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几个地区。英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工业化阶段的国家,工农业、服务产业、金融业、国际贸易、交通运输、文化教育等各方面都发展得很均衡,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英国是欧盟会员国。

经济是设计的依托,有什么形式的经济就有什么水平的设计。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也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摇篮。英国经历了18世纪开始的工业革命,又是19世纪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帝国和贸易大国,1930年代的经济危机迫使英国进行社会福利体制的改革,两次大战刺激英国的制造业发展,战后更经历了重建和复兴的过程。1960年代以来的消费社会在英国引发出挑战传统文化的浪潮,后现代主义风行。之后经历了科学技术井喷时期,国家富裕,民众整体收入水平比较高,是稳定的设计市场的保证。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英国设计,其设计产业很成熟,设计教育也很发达。

一个国家的设计成熟与否,与这个国家的经济结构、现代经济发育的过程、民族文化特色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成熟的设计需要制造业、服务业、金融业的支撑,也需要对知识产权非常到位的保护,而这几方面正是英国的强项。

英国的经济比较全面,全球化程度很高。它的农业高度机械化,只占人口总数1%的农业人口能够提供大约全国60%的食品需要。其能源比较丰富,拥有大量的煤、天然气和石油储备,能源生产约占GDP的10%,在工业国家算是非常高的。英国是欧洲最大的军火、石油产品、电脑、电视和手机的制造地。进入21世纪以来,英国的服务业持续上升,特别是银行业、金融业、航运业、保险业以及商业服务业占GDP的比重最大。首都伦敦更是全球两大国际金融中心之一,和纽约齐名。作为商业服务内容之一的设计因而也相当发达,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英国首都伦敦。

英国制造业在国际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而产品设计的服务对象主要就是制造业。虽然近年来有所下降,但英国的制造业在2003年仍占全国总产值的16%,占出口总额的80%左右。其中,工程机械所占比例最大,尤以交通设备为最。许多全球性的汽车制造商在英国设有生产、设计、研发中心,如:“宝马”(BMW,主要生产MINI和“劳斯莱斯”)、“福特”(Ford)、“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主要生产Vauxhall Motors)、“本田”(Honda)、“日产”(Nissan)、“丰田”(Toyota),以及“大众”(Volkswagen,主要产品:宾利)。另外还有一些规模较小的专门汽车制造商,如:超级跑车“莲花”(Lotus)和“摩根”(Morgan);商用车制造商,比如LDV、“亚历山大丹尼斯”(Alexander Dennis)、JCB等等。此外,英国的交通设施制造亦很发达,分工很明确,如:“布拉什”公司(Brush Traction)主要生产铁路车辆,是欧洲重要的机车生产厂商;英国航天公司(British Aerospace)则生产民用及国防用途的航空、陆地及海运设备;成立于1759年的GKN公司和“劳斯莱斯”集团公司(Rolls-Royce Group plc)则主要生产航空引擎和发电系统。

英国的电子、音频和光学设备制造业也很发达,著名企业有“阿姆斯特拉德”(Amstrad)、“阿巴”(Alba)、ARM、“戴森”(Dyson)、“格林”公司(rlen Dimplex)、“因文西斯”(Invensys)和“林恩”(Linn)等等。英国制造业还包括食品、饮料、烟草、造纸、印刷、出版和纺织行业等等。世界上三家最大的酿酒企业“帝亚吉欧”(Diageo)、“萨博米勒”(Sabmiller)和苏格兰-新卡瑟尔(Scottish &Newcastle),总部都设在英国。其他主要的制造企业中规模最大的有化妆品产业“联合利华”(Unilever),糖果企业“吉百利史威士”(Cadbury Schweppes),食品企业“泰 莱”公司(Tate & Lyle),“英美烟草”“皇家烟草”,媒体公司EMAP(Emap International Limited),出版集团“哈珀柯林斯”(Harper Collins)和里德·埃尔塞维尔集团(Reed Elsevier),服装企业“本·谢尔曼”(Ben Sherman)、巴宝莉(Burberry)、“法国关系”(French Connection)、“锐步”(Reebok,总部在美国),品牌企业“潘德兰”(Pentland Group)、“茵宝”(UMBRO)公司等等。还有很多生产电视机、收音机、通信产品、科研和光学设备、电子机械,以及办公机械和计算机的外国公司在英国设厂。这些企业都大量使用各方面的设计人员,是英国产品设计的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