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不敢忆衡阳(1944年4月~1944年12月)(第40/49页)
参谋的独断
衡阳陷落后,最后加入解围队伍的彭璧生第2突击纵队一度靠近火车西站和虎形巢,但最终无功而返。黄涛第62军又跟日军对峙了几天,阵地被王甲本第79军接替。王部刚接了阵地,日军就发起猛攻,王甲本率部向湘桂边境撤去。黄涛第62军和黎行恕第46军,也陆续返回两广。王耀武第24集团军主力此时则控制在衡阳西南的祁东县洪桥(衡阳与永州间)附近。
至于拒绝遵重庆军委会的命令把部队拉向湘桂路的薛岳,将司令长官部由耒阳再撤郴州,从郴州再撤桂阳,从桂阳再撤湘东南的桂东。但第27集团军总司令杨森决定执行军委会的命令。可所辖第44军军长王泽浚胆子小,不敢走。迟疑间,王接到父亲王缵绪发自重庆的密电:“该军长不顾一切,率部随同杨森部西移,一切后果,由我负责,切勿迟疑。”王缵绪是杨森的老部下,但后来倒戈归顺刘湘,这些恩怨在出川后都不那么重要了,现在最重要的是他们都是川人,所以杨森也派人来催王泽浚。王依旧迟疑。薛岳随即得报,立派欧震以第27集团军副总司令的名义直接指挥第44军。王泽浚没走成,杨森不顾薛岳的拦截,给薛岳留下一个新编师后,就带着杨干才第20军主力走了。
第9战区长官司令部机要秘书李锡乾在《薛岳幕中见闻》中说:“他的性格非常坚强刚愎,常自比岳飞,以当代民族英雄自居。他瞧不起任何长官、同事,除对蒋介石、陈诚在表面上表示尊重外,常常谩骂别人是饭桶。属下的军、师长甚至总司令见到他,都毕恭毕敬,不敢疏失军人的礼仪,不敢对他多说一句话。”但从此次长沙迅速陷落,到杨森带着部队走,薛岳的权威慢慢消散,用赵子立的话说,部下对他的命令也不像以前那么重视了。杨森带着杨干才第20军走后,丁治磐带着第26军、罗奇带着第37军,也走了。他们后来转入广西,编入第4战区作战。至此,薛岳手里只剩下王泽浚第44军、傅翼第72军、鲁道源第58军、梁汉明第99军以及两个暂编军,且皆为残部。对赣西北王陵基部队的指挥,也不怎么灵了。
1944年夏天的薛岳,成了孤家寡人。
以上就是衡阳战后湖南地区中国军队的态势。
衡阳陷落第二天,第11军高级作战参谋岛贯武治从长沙飞来,依旧坚持自己歼灭周边重庆军才是重中之重的作战思路,他认为:日军虽打垮了第9战区的25个师,是其整个战区部队的一半多,但王耀武第24集团军的主力仍集结在衡阳西南,而且在衡阳之战中没受什么损失,第11军沿湘江的后方补给线随时有被切断的危险,攻入广西前必须推进到衡阳西南150公里外的永州。根据这个计划,攻下衡阳的日军将不作任何休整,立即转入对衡阳西南的攻势。中国派遣军高级作战参谋天野正一的意见恰恰相反:日军必须停止下来进行休整。除了在衡阳消耗巨大外,天野有此意见的另一个原因是:东京新上任的陆军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认为,从战局发展看,马里亚纳群岛陷落后,美军从中国东南沿海登陆的可能性陡然上升。为应对这个事态,畑俊六必须从武汉返回南京,专心对付预想中的美国人。这样的话,就需要设立一个方面军,统一指挥第11军和广东方向的第23军完成接下来的桂柳会战。令第11军停下来休整,有利于新设的方面军掌握这支骄悍的野战部队。
8月15日,天野专门来到衡阳城外的第11军战斗司令所来协调这件事,他对岛贯说:“攻占衡阳后,军陷入巨大的疲倦,况且从衡阳到永州有150多公里。派遣军一个月最多只能通过湘江运输3000吨,而现在第11军军需补给缺口将近万吨。后方补给难以从容完成是显而易见的。即使有消灭衡阳西南中国军的必要,作战境地也当以洪桥(衡阳西南,湖南祁东县城所在地)为限,不可再向前迈一步!”
尽管天野苦口婆心地专程来阻止,但岛贯仍固执己见。横山勇显然又站在了岛贯一边。以畑俊六、天野正一为代表的中国派遣军,和以横山勇、岛贯武治为代表的第11军,矛盾由此产生。
畑俊六认为:第11军应休整到10月初,否则一旦进入广西后,极有可能遇到衡阳那样的死战,一旦因补给不足、军力疲倦而失利,就将导致整个湘桂作战的失败。至于横山勇,他之所以支持岛贯,原因在于认为衡阳战后,以王耀武第24集团军为代表的中央军主力逐渐集中在日军右侧背,在攻占衡阳后,这些军队陷入了“可疑的沉寂”,因此必须对其进行击破。“一旦重庆军退却,即使多追一步,也有助于缩短攻占桂林等地的时间。”换句话说,第11军的意见是:后方补给是个问题,但迅速追击,缩短与桂林的地理里程,则是对这个问题的弥补。
就在第11军和中国派遣军顶牛时,处于二者之间的第6方面军成立了。
在此之前,就新增设一个方面军这个问题,畑俊六征求第11军的意见,参谋长中山贞武的答复是:“可。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把第11军升格为方面军。”意思是,由横山出任方面军司令官。
畑俊六自然不希望这样,默杀了这种建议。
在新的方面军司令官人选方面,东京大本营和畑俊六绞尽脑汁,因为该司令官必须有驾驭桀骜不驯的第11军的能力。反复权衡下达成了一致:第11军初代司令官、现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调升新设立的第6方面军司令官(冈村留下的空缺由关东军第3方面军司令官冈部直三郎接任)。同时,把1938年第11军初建时的整个阵容都端了过来:司令官冈村宁次,配属的参谋长宫崎周一、副参谋长天野正一。
宫崎是在陆军大学干事的任上被调过来的。1938年辅佐冈村打完武汉会战后,宫崎到关东军第7师团做了联队长,在海拉尔待了一年。1940年秋,回陆军大学教书。在南太平洋瓜达尔卡纳尔岛争夺战出现危机后,他作为第17军参谋长,辅佐司令官百武晴吉争夺瓜岛,但最终惨败。宫崎随后到陆军参谋本部做了一个不怎么重要的部长,几个月后重新回陆军大学。这一次,再次被起用到中国前线。天野则从中国派遣军高级作战参谋的位子上直接调过来。其继任者是东条英机下台后受连累的首相秘书官井本熊男。
就在第6方面军成立时,8月27日,横山勇命令第68师团主力警备衡阳,其他师团向衡阳西南的祁东县洪桥方向追击并一举占领邵阳、永州。横山使用了先斩后奏的办法,因为畑俊六的批复还没下来。也就是说,在等批复电文时,第11军已经出动。据说,第11军的擅自行动令中国派遣军司令部集体震惊,畑俊六说:“可以攻占洪桥,但现在向邵阳、永州进攻这种事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同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