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光荣日(1945年3月~1945年9月)(第10/15页)
在第18军军长胡琏的命令下,以每天40公里的速度行军的前锋杨伯涛第11师,此时早已越过辰溪,安江在望。途中接邱维达紧急命令后,立即掉头向溆浦转进,攻日军右侧背即山门一线,上来就把马胫骨的日军警备线撕开了(应该说,雪峰山才是第18军最得意的一仗,而远非两年前所谓的“石牌大捷”)。这时候,泷寺联队残部刚刚进入马胫骨。日本人在《昭和二十年的中国派遣军》记载:“后退的辎重兵联队和横冲直撞的敌军各部队混战在一起,彼我战线错综纠缠,前进困难,美机攻击更加炽烈。”
周志道第51师和杨荫第19师各一部随后赶来,与杨伯涛第11师一起占据四面高地,炮击马胫骨的泷寺联队。在衡阳之战中一会儿打援一会儿攻城的大队长饭岛克己,被炮弹炸裂了肚子。中美混合空军的战机则投下一颗颗燃烧弹,绝望中的日军伤兵纷纷自杀。配属给泷寺联队的师团独立山炮兵第2联队之第1大队长平原一男在绝望中说:“不走了,就地死拼,全部在马胫骨战死算了。”
泷寺也给师团长菱田发了份失去信心的电报,意思也是不想走了。
菱田元四郎的复电是:“兵团为营救你部,决定全力转向山门方面前进。希你部立刻突破敌之重围,强行向山门挺进。除杀出血路外,别无良策。为便于突破,将不必要的物品进行处理,并应携带可能随行的伤病员,准备突破前进。”
潜台词就是:不能随行的重伤员就不要了。
这就是末日的做法。
5月11日,何应钦、王耀武、邱维达、施中诚以及美军将领麦克鲁、索尔登、第4方面军首席联络官金武德等人,在第57师师长李琰陪同下,乘飞机前来江口视察,主要看了第5连的青岩阵地。
战场尚未打扫完毕,横七竖八的日军尸体,有300多具倒在壕沟两边。
阵地上,何应钦、王耀武等人听取了连长周北辰的报告。其间下起雷阵雨,王耀武问要不要躲一下,何应钦摆摆手。周北辰本来口才就好,又指挥了江口一战,说起来更是绘声绘色,何应钦不时点头,扭头对王耀武说:“佐民啊,你部队的人,是不是都像你一样啊?既能说,又能打。”
王耀武一时语塞。
何应钦哈哈大笑,这是他难得放松的时刻。
美军将领麦克鲁当场向周北辰授予美国银星勋章。
溃逃中的日军,因道路陡峭泥泞,加上伤员众多,又有战机轰炸,通常白天藏起来,天黑后再奔逃。但入夜后,山路更难走。比如,5月11日,黄昏开始行动后,到第二天天亮,泷寺联队残部才走了3公里。从马胫骨逃出的他们,原本3000多人的联队,12个步兵中队,至此每个中队能打白刃战的,已不超过20个人了。
战场另一侧,蔡仁杰第58师主力在瓦屋塘击溃第34师团木佐木联队后,一路追击至高沙。
往山门摸的泷寺联队残部已经断粮,一路上开始吃杂草和青蛙。雪峰山东麓下的山门小镇,此时已成为他们的生死之门。对泷寺来说,自己这点儿人脱险了,才能保证整个师团脱险。他带着剩下的三四百人向山门奔逃时,第116师团直属部队一部还控制着该地,所以王耀武命胡琏火速攻占山门。关于山门之战,可以看一下第11师师长杨伯涛的回忆:“在山门要隘争夺战斗中,几个山头上的日军企图阻碍我前进,我在摆好攻势后,命令一个营向山头攻击。在一架轰战机配合下,这个营一直冲上山头,用冲锋枪对准手端刺刀的日本兵一阵扫射,日本兵纷纷倒毙。少数日本兵弃阵逃跑,不到两小时,我军就全部占领了几个山头。”
杨伯涛留一个团扼守山门,指挥另外两个团继续南攻,以拦腰斩断洞口通往邵阳的公路。此时,在洞口,由南而北的蔡仁杰第58师一部,正跟加川联队一个大队激战。这其间,由龙潭司方向推进而来的第79军赵季平暂6师加入战斗,并于5月13日攻占了洞口。
在山门窄路口,泷寺联队残部遭杨伯涛第11师一个团居高临下的射击。日军在混乱中,就差每个人都抱着自己的脑袋了。想活命,就必须从窄路口冲过去。但要穿过窄路口,就需要面对中国军队的射击。窄路口就这样堆满日军尸体。向山门外冲的日军,只能指望自己命大点,身边的人为自己挡子弹,于是子弹钻进体内的声音清晰可闻。5月16日凌晨,冲过山门窄路口的泷寺联队残部只剩下200多人了。失魂落魄的第109联队长泷寺保三郎率领着这些人,看到了前来接应的第133联队长加川胜永。
重广支队在洋溪那边正作困兽斗。
韩浚第73军的一名小兵,击中了支队长重广三马大佐的耳朵,他应声而倒。
身边的副官还以为自己的支队长死掉了,没想到喊了几嗓子后,重广冲他眨了一下眼。
在下了撤退令后,坂西一良叫渡边洋第47师团一部去营救重广支队。在洋溪南20公里,他们被胡琏第18军覃道善第18师拦住。奉命接应重广支队的这支日军不敢打,想绕道而行,却又撞见韩浚第73军一部,最后干脆扭头回去了。被丢下的重广支队,又一顿被痛击,直到5月16日拂晓,才从洋溪西南好歹扯开个口子,此时整个支队就剩下几百人了。
为保证第116师团和第68师团关根支队残部后撤,坂西一良向第11军新任司令官笠原幸雄(刚刚接替上月良夫)求救,叫他务必把全州方向的第34师团主力派到湖南进行接应。就这样,师团长伴健雄率部向湖南新宁前进。5月16日,先头部队重新占领新宁,但离关根支队残部还有很远。撤退中的关根支队经过先前日军绕行的芙蓉山时,得到军的命令,为解除对第116师团南翼的威胁,应攻占该要地。关根把任务交给赶上来的外来户第34师团木佐木联队。芙蓉山由第19师一个营守备,双方发生激战。木佐木联队一度攻占芙蓉山,但在赵季平暂6师一部协助下,第19师这个营又重夺芙蓉山。
芙蓉山最终失守,加重了日军撤退时的狼狈。
各种狼狈中,菱田元四郎、关根久太郎、重广三马,各自带着残部一路向东溃逃。
关根虽逃出雪峰山,但在一个多月后,于永州被击得重伤而死,成为日本投降前正面战场被毙杀的最后一名日军将领。
现在,在湘西,溃逃中的日军唯一的梦想就是别再看见中国兵,当然这本身确实是一个“梦想”。日本老兵有这样的回忆:“最厉害的还是中央军,冲入阵地后,一把就抓住了我们,上来就是几个耳光,打得满眼直冒金花,有时还拳打脚踢,还用枪托打人,打人最厉害的要算74军的58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