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光荣日(1945年3月~1945年9月)(第13/15页)
一时间,从华北到华中再到华南燃起了万里烽火,反攻的枪声响彻日军的每一个昼夜。
晋察冀军区一部包围北平,一部攻天津,一部攻石家庄、保定,一部攻张家口、张北、多伦,一部攻唐山、秦皇岛、葫芦岛,一部攻大同、集宁、商都,一部配合友军包围太原;晋绥军区一部沿黄河北上攻击归绥,一部向平绥路以北进攻,一部在南线由同蒲路西侧反攻太原;晋冀鲁豫军区的太行部队向新乡、太原等地进攻,太岳部队向平遥、介休地区之间进攻,同时切断介休至临汾段的同蒲线;冀鲁豫部队相机进攻开封、新乡、安阳、邯郸,并配合山东部队进攻济南;山东军区组成山东野战兵团,以五路向津浦路山东沿线及胶东半岛沿海各地日伪军展开反攻……在华中,新四军苏浙、淮北、淮南、苏北、苏中及鄂豫皖湘赣、河南等各军区所属部队,分别向长江两岸、津浦路南段、陇海路东段及宁沪铁路的日伪军发动反攻,直逼南京、上海、武汉;在华南,东江纵队、珠江纵队、琼崖纵队集中主力向广九线、东江两岸、雷州半岛的日伪军据点及当面之敌展开进攻,直逼广州、汕头、海口……在最后的反攻和歼灭拒降之敌的战斗中,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游击队歼灭日伪军近40万人,收复了县以上城市250多座。
其中,新四军发起的高邮战役非常具有代表性(战役发起时,新四军第1师已扩编为华中野战军,司令员粟裕)。
此战发生在日本投降后的1945年12月。
面对拒绝向新四军投降的日伪军,司令员粟裕在电请中央并得到批准后,决定发起高邮攻击战。抗战期间,古城高邮是日军在江苏的主要据点,经营了多年,易守难攻。此时,盘踞高邮的是日军独立第90混成旅团的一个步兵大队和一个炮兵中队,兵力1100多人,由岩崎学大佐统领;伪军则有5000多人。与高邮成掎角之势的邵伯,驻扎着日军一个中队和伪军一个团。在高邮和邵伯间的车逻坝,有伪军一个营。
1945年12月19日入夜,新四军以15个团的兵力对高邮一线的日伪军发起全线猛攻。其中,粟裕亲率部队突袭邵伯,并在两天后顺利拿下。敌人的车逻坝也失守。高邮之敌的退路被完全封死。25日夜,新四军对高邮发起最后的总攻。一开始,我军就集中了所有炮火猛打城内的日军守备司令部。而在攻城前,新四军还进行了攻心战,用牛皮纸制成巨大的风筝,上面绑了大包传单,每包传单上点了线香,线香烧断绳子后,传单自动散落下来。
此时孤城困兽般的日伪军,早已全无斗志。
经过半夜的战斗,原本拒不投降的岩崎,最后不得不狼狈地从炮楼里爬下来,老老实实地双手过顶献刀。
这一战,毙伤日军300多人,俘虏892人,是一次性生俘日军最多的战役。此外,还歼灭伪军8000多人。
接下来的高邮受降规模很大。仪式中,作为总指挥的粟裕,身着普通士兵的衣裳,在队伍中不动声色地观看了整个过程,继而一笑离去。
回望八年抗战,中共领导的抗日军民作战12.5万余次,建立了土地近百万平方公里、人口近亿的解放区,歼灭了大量的日伪军,牵制了数目庞大的日军有生力量,为中国的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此时的正面战场,从华南两广开始的反攻仍在进行中。
退到广西全州的第11军司令官笠原幸雄,带着剩下的第58师团、独立混成第22旅团和第88旅团,盘算着怎么北撤。但8月12日,全州遭到中国军队围攻。此时,驻越南的一部分日军退入广西,又遭丁治磐第26军拦截,一直打到8月14日。
在东京皇宫地下室,天皇和大臣们面面相觑。
陆军大臣阿南惟几坚持打下去,海军大臣丰田副武表示支持。陆军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用沉默点头。首相铃木贯太郎认为他们完全疯了。他们确实疯了,对日本人来说,“本土决战”就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彻底毁灭。
天皇最后的决断是:投降。
15日中午,昭和天皇在广播中宣布日本向盟国投降。
在此前,东京经过了他们历史上最漫长的一夜。8月14日晚,近卫师团的几个下级军官策动拒绝投降的政变,遭东部军司令官田中静一镇压,田中随后亦自杀。投降日,陆军大臣阿南惟几剖腹。东条英机自杀未遂,杉山元开始没想要自杀,当得知他已被列为战犯,随后自杀了。
日本宣布投降的15日中午,在广西,丁治磐第26军正准备对当面日军再次发动攻击。
这一天,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在重庆发表题为《对日抗战胜利告全国军民及世界人士书》的电台讲话:“我们的抗战,今天是胜利了,‘正义必然胜过强权’的真理,终于得到了它最后的证明……我们中国在黑暗和绝望的时期中,八年奋斗的信念,今天才得到了实现。”蒋介石走上重庆街头,两旁是兴奋的市民。
天上是静伏的白云。和平真好。
在延安,庆祝胜利的火炬则排成了长龙,燃亮了8月15日的夜空。
这一夜,中国人不醉不归。在抗战岁月里,有多少黑暗和绝望,就有多少坚持和奋战:
从北国的杨靖宇率领抗联战士战斗到最后一刻,到南方的王耀武指挥铁军在雪峰山痛歼顽敌;从毙杀阿部规秀于太行山上,到击落塚田攻于江南长空……国共两党的合作,是赢得抗战最后胜利的基石,其间虽然有过摩擦和纷争,但最终还是共赴国难,一起走过了八年里程,正如《五月的鲜花》中唱的那样:“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鲜花掩盖着志士的鲜血/为了挽救这垂危的民族/他们正顽强地抗战不歇……”
8月15日当天,蒋介石以盟军中国战区最高统帅名义,向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发出命令:“日本政府已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该指挥官应即通令所属日军停止一切军事行动,并迅速派代表至玉山接受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之命令……”
此时日军各联队开始焚烧军旗。
虽然日本已投降,但在广西全州东南白沙铺,第58师团河野一马独立步兵第106大队不服从命令,丁治磐下令命第26军对其发动进攻,这是整个正面战场上的最后一战。
由于玉山机场被大雨冲坏,接洽点改为湖南芷江。湘西的这座小城见证了激荡人心的历史时刻。自武汉会战后,湖南大地硝烟不散,当真是正面战场的第一主战场:长沙、常德、衡阳、新墙河、汨罗江、捞刀河、浏阳河、雪峰山……每一个名字都滚扬着热血与硝烟。而雪峰山会战,又是正面战场最后一次大会战,日军攻占芷江的计划完全挫败,现在令日本人来芷江,何其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