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光荣日(1945年3月~1945年9月)(第7/15页)

李中亮把目光落在第5连连长周北辰身上,说:“你连扼控江口制高点,可是战术上的重点啊,不得有丝毫闪失!”

周北辰跟机枪连的萧峥连长是军校17期同学,用后者的话说,平时周“能说会道”,但打仗同样是把好手。此时周北辰也感到责任重大,站起身后,只说了声:“是!”坐下后,就不再说话了。

气氛一下子沉闷了。

李中亮大笑,随即说:“现在都是民国三十四年,仗都打了八年了,我听团长说苏联红军和美国兵都快打进德国京城柏林了,日本鬼子也马上要完蛋了,这仗是打一次少一次了,你们都给我精神点!珍惜杀鬼子的机会!别给74军丢脸!”

几个连长同声说:“是!”

萧峥这时候说:“营长,与其等入夜鬼子来攻,不如主动出击,这也是我们军的传统啊。”

李中亮说:“正合我意!立即通知美国人,叫他联络空军进行掩护。周连长!你调一个排到我这里来,用于尖兵突击;萧连长!立即到你连第3排位置指挥部队进行火力掩护!其余各回岗哨,准备战斗!”

当天黄昏迫近,四架从芷江机场起飞的中美混合空军的战机飞临江口日军阵地上空,进行了轰炸和扫射。从李中亮要求空军掩护,到战机飞来,不到两小时,由此可见雪峰山会战之效率。

尖刀排在山野中散开,朝着日军阵地悄悄地摸去,在接近阵地100米时,日军仍无觉察。又前进了30米,萧峥感觉差不多了,手势猛然一变,轻重机枪开火了。火力掩护下,尖刀排向日军发起冲锋。鬼子们正倒在散兵壕休息,被急袭之下,根本来不及进入射击位置就已丧命。营长李中亮又组织了一个排予以支援。加川联队阵地左翼一举被尖刀排攻占,联队长加川一面组织步兵反扑,一面用炮兵对尖刀排身后的周北辰第5连阵地进行遮蔽式轰击,意图阻断后援部队。李中亮则命令迫击炮排予以反制。

一时间,江口枪炮声连天。

由于这次突袭,日军在当晚果然没敢再进攻。

第二天白天,中美混合空军的战机又来扫射和轰炸日军,并投掷燃烧弹。

营长李中亮估计,晚上日军会发动大规模进攻。果不其然,入夜后,日军炮击了20分钟,随后强攻周北辰第5连扼守的青岩。周虽深感任务艰巨,但并不慌张。他为自己准备了一挺轻机枪。萧峥那边刚检查完机枪连的掩体和预备掩体,见青岩阵地被攻,立即予以火力支援。在整个晚上,日军先后发起四次冲锋,都被周北辰第5连打了下去。天亮后,上午无战事;到午后,日军再次发动冲锋,但仍无法攻占青岩。经反复厮杀,青岩在视野里渐渐变红,每一株草每一块石头,都因染有勇士的鲜血而变得有灵了。

激战间隙,周北辰扯着嘶哑的嗓子喊:“鬼子为什么打不下青岩?!”

士兵们一起喊:“因为我们是74军!”

周北辰又问:“军歌怎么唱啊?!”

没等士兵们开口,周北辰唱出第一句:“起来!兄弟们,是时候了——”

士兵们随即跟着一起喊:“起来!兄弟们,是时候了!我们向日寇强盗反攻!他,强占我们的国土;他,残杀我们妇女儿童!我们知耻,我们负重,我们是国家的武力,我们是民族的先锋!我们在战斗中成长,我们在炮火里相从。我们死守过罗店,保卫过南京,驰援过徐东,大战过兰封!南浔线上显精忠,张古山,血染红……”

周北辰长得很文气,像个书生。

但是在江口之青岩,他是虎之子。青岩不失,江口稳固。

萧峥后来回忆:“江口公路上运输车辆频繁,伤病人员及时送往后方医院,前线的给养和弹药源源不断送上山来,后勤输送情况良好,这是历次战场上少见的。”用日本人的话说则是:“入夜可以看到在江口方向的军用公路上,敌军汽车纵队的灯光如长蛇般移动着……”

雪峰山的狂怒

邵阳第20军司令官坂西一良终于意识到:战局比他想象的要危险得多。

现在,两翼被肢解,中路被包围,日军已完全无法实现当初的作战目的,而弹药也使用殆尽,后方补给已跟不上。就在坂西坐如针毡时,又接到一个更致命的情报:在缅北战场击溃日军第18师团的全美式装备的廖耀湘新6军(龙天武第14师、李涛新编第22师、廖耀湘兼任之青年军第207师)已空运到芷江,成为中国军队的总预备队。

这几乎叫坂西晕倒。

打到5月4日,从前线视察回来的第4方面军参谋长邱维达向王耀武说:“在前线看到俘虏的日军甚多,各线已经超过300人,为以前所无,且数日来当面日军沉寂,在我之死战下,陷入雪峰山绝境,已是进退维谷,我应利用时机,立即进入反攻态势,命第18军迅速南下,新6军亦应组织机械化快速纵队在安江待机,一部向江口推进,取得全胜指日可待!”

王耀武批准后上报何应钦,后者当即采纳。

就在王耀武和邱维达布置兵力进入反攻态势时,日军那边渡边洋第47师团主力也终于赶到了。这群人从日本国内远道而来。事实上,该师团前一年就奉命由日本国内调往中国战场了。1944年11月中旬,他们即乘船在朝鲜半岛上陆,但随后因运兵线问题而在釜山滞留了一个多月,直到1945年初才经过铁路运送到北平。为躲避中美混合空军的轰炸,他们所乘的军列只能夜行,3月4日抵达武汉。稍作休整后,士兵们利用夜间向邵阳步行而来。该师团主力最初领的任务是穿越溆浦县,直接向芷江方向斜刺突击。但由于感觉中国军队已进入反攻态势,坂西在第47师团主力到来后,命令他们不要进入溆浦,而是直接往南走,在邵阳以东进行警备。

前线日军也随之奉命坂西的命令向后集结而转入防御态势:

第47师团重广支队在洋溪固守;第116师团各部回撤至山门、洞口一线;关根支队东退后向北转进,在高沙、花园之间集结,努力靠近第116师团。

坂西给武汉第6方面军司令官冈部直三郎和派遣军总司令官冈村宁次同时发去电报:“为击破当面中国军,当再增调两至三个师团。”

这个要求被拒绝了。

本来就不赞同这次作战的冈部认为:在中南地区大撤退,各师团向华北和华东集结的背景下,显然不可能再增派这样重的兵力。南京的冈村宁次,这时候则寄希望于奇迹出现。迷惘中,他甚至不太清楚自己所期待的奇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