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不和帝国主义共享未来(第7/8页)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英国花了100亿英镑军费,国民财富损失了1/3。英国陆军军火不够用,被迫变卖海外投资去向美国买。老本卖光了,英国只能借债。战前美国欠英国30亿美元,战后英国倒欠美国47亿美元;战前英国内债6.45亿英镑,战后猛增为66亿英镑。这些钱都需要用真金白银偿还。

不过,英国或许应该觉得幸运,欠债居然使英国赢得了战争。美国驻伦敦大使给总统汇报说:“从现在开始日益逼近的财政危机的压力已超过了摩根王朝为英法政府支付押金的能力……为了维持我们大好的经济形势并避免混乱,唯一的出路是向德国宣战,这并不是不可能的。”于是,美国在1917年参战,保证英法能活着还债。1918年美国挡住了德国孤注一掷的进攻,德国投降。世界大战由英国发起,却因美国打败德国而结束,英国变成了配角。不管哪边赢,都无法改变英国衰落的命运。

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英国更是有气无力。德国“俾斯麦”号战列舰打上门来,英国只能派老迈的“胡德”号前去拦截。刚一交火,装备先进雷达火控系统的“俾斯麦”就把“胡德”打成了两截。

虽然最终英国调集了几乎全部海军击沉“俾斯麦”,可德国立刻发起潜艇战,英国人连护航的军舰都凑不齐,只能卖掉美洲殖民地,换来区区50艘美国旧驱逐舰,其中最新的一艘也已经下水18年。但被潜艇封锁,马上就要爆发饥荒的英国只能咬牙认栽。没有了制海权,大英帝国什么也不是,英国人比别人更明白这一点。不等“二战”开打,英帝国就主动改成英联邦,大英帝国就此只留下背影。

500年来,西班牙、英国、美国三个世界帝国的兴衰是近代史主线。而三个帝国的兴衰规律都差不多。

从称霸原因来说,西班牙继承了阿拉伯遗产,组建了欧洲最强大的军队,发现了美洲黄金;英国为了弥补海权不足,努力发展手工业,最终率先突破了工业革命;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占尽便宜,变成了世界第一工业国,“二战”吃定世界。这三个帝国兴起的原因都是先进的生产技术。发达的制造业能创造财富也支持了强大的军队,所以能打造世界帝国。

从衰落的过程来说,西班牙得到了美洲黄金,转手就要毁灭自己的实体经济;结果黄金贬值,组建军队的成本越来越高,称霸反而要靠借债;等到军事技术落后,西班牙就完蛋了。英国率先建立了工业社会和钢铁舰队,立刻就开始享受海权带来的利润;等到别国工业赶上来,英国维持海权的成本越来越高,也得借债撑局面,最后大英帝国自行解散。可见不劳而获是帝国的毒药。

美国的历史也类似。靠世界第一的工业,美国拿到了向全球印钞的权力,纸片换来的物资帮助美国赢得了冷战。可苏联解体不到20年,美国已经要借债度日,一日不借政府就要关门。美国印钱发债全靠天下第一的舰队,但产业空心化意味着维持舰队越来越贵。过去能造航母的钱,现在只能造两栖登陆舰。不等别国的导弹动手,美国参议院就得自己“击沉”美国舰队。

与此同时,中国这个新的第一工业国开始造航母和隐形飞机。美国人的帮闲立刻一窝蜂地上门质问,大有“你也配姓赵?”的意思。质问背后透着心虚,美帝国的下场不言而喻。

为什么我们必须拒绝帝国主义

帝国主义逃不掉破产的下场。不过,在没有破产之前,帝国主义的确看上去很美。统治集团吃肉,底层老百姓也能喝点肉汤。罗马帝国皇帝早就知道用免费的“面包和马戏”维稳,打了胜仗还要分发酒肉,举办免费角斗表演。到了21世纪,奥巴马发国债来搞医改,用中国物资来保证美国人看得起病。

眼下欧洲动荡不断,日本经济低迷。美国自己要转嫁金融危机,多半会拣软的柿子捏,老牌帝国主义们自我阉割,送给中国一个当世界帝国的机会未必不可能。

不过就像从这条路上走过的西班牙、英国,和正在走最后一程的美国一样,我们不能指望这条路通往天堂,甚至不能指望能在这条路上多拖一会儿。美国算上打冷战也不过统治了世界一代人的时间,如果从苏联解体、美国一家独大算起,帝国顶峰不过短短20多年。

对世界而言,帝国是一个需要被养活的统治者,帝国人越少,压力越小。现在美国有3亿人,世界有60多亿,平均20个人养一个美国人。西班牙帝国称霸时,世界大约有5亿人,其中有3亿多在中国和印度,剩下不到2亿人养活不到1000万西班牙人,平均不到20∶1。

英国统治世界的时代,1800年世界有10亿人,除去不受英国影响的4亿亚洲人,6亿人养英国1500万人,平均是40∶1。1900年世界人口是16.5亿,养活3000万英国人,这个比例是50∶1。因而英国是一个比西班牙或者美国更温柔的统治者,前后差不多有200多年的帝国气运。反过来说,帝国人口越多,受到的阻力就越大,寿命也越短。

中国反对帝国主义,也不会当帝国主义。不劳而获的日子,不论对个人还是国家,都意味着停滞和衰退。中国人绝不当帝国主义。

中国太大,大到如果当帝国的话,这个世界装不下

不管帝国争霸游戏是否好玩,无论中国人是不是好玩家,一代人,至多两代人之后,地球也不会再纵容人类折腾这些过家家把戏了。按照当前数据计算,煤炭大概还够用100多年,每年世界石油消耗要比新探明储量多4倍。必须注意,这些计算的前提是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如果中国和整个第三世界的人均能源消耗向欧美看齐,工业文明的辉煌最多还有几十年就到头了。

石油越来越少从油价上就能看出来。2002年以来油价涨了三四倍。即便有这么高的利益驱动,近十几年来地球上却没有新发现一个大型油田,倒是越来越多的产油国变成了石油进口国。

这些前产油国——如埃及、巴林无一例外地出现了社会动荡。一旦石油用尽,最发达的国家也没资格笑话中东的战乱。

当然眼下仍然有几十年石油可采,在这个世界里当帝国还算不赖。美国现在有7%的人口从事工业,3%的人口从事农业,大部分人并不需要为吃饭而太辛苦地劳作。而200年前,90%的美国人是农民。

工业社会和农业社会的根本不同就在于能量来源。农业社会的能量来自光合作用,工业社会则用机器开发几亿年积累的煤和石油。靠这些能源,200多年的工业化时代创造出庞大的生产力,文明水平超出任何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