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远衔恩命到朝鲜(第9/14页)

崔风宪心里明白,这两人正是昔年朝鲜「神功大王」的随身护卫,过去曾随主上出使北京,是以自己也曾见过他俩一面。依稀记得带剑那人好似姓「柳」,名号却记不全了。至于带刀老者的姓名却还历历在目,他恰与自己同姓,人称「百济国手」崔中久便是。

朝鲜南北两大高手都已到来,其余申玉柏等六名武官反而站到了背后。眼看对方大军压境,崔风宪心下忌惮,正要过去说话,忽然全场武官端肃身形,整整齐齐向后退开,崔风宪心下一惊,才知他们还有一位主帅未到。

砰……砰……脚步沉重,甲板上缓缓行来了一人,雾里依稀看去,只见此人身形长大,满场朝鲜武官俱是魁梧身材,可来到那人身边,却都矮了几寸。

来人龙行虎步,步伐跨越极大,呼吸声极低,脚步声偏又极沉重。崔轩亮拉住了叔叔,颤声道:「叔叔……这人……这人模样好怪……」崔风宪定睛一看,不觉也是吃了一惊,只见来人背负了一只长方花岗石,长约六尺,宽约二尺半,上头还贴着四张封条,望来便像一座石棺,让人不寒而栗。

眼看对方脚步极大,已然来到面前不远,崔风宪心下一惊,忙把侄子拉到了背后,低声道:「大家退后些。」众人脚步杂乱,急急向后而退,恰于此时,那人也缓缓斜过眼来,只见他满头黑发,约莫三十五六年纪,鼻梁挺直,双颊微见瘦削,却是个极英俊的男子。

崔风宪没料到来人如此年轻,不觉微微一怔,他打量着那人的五官,忽然见到了对方的瞳孔,霎时全身剧震,颤声道:「目重人……」徐尔正也吃了一惊:「什么……他……他是目重人?」崔轩亮一脸疑惑,老陈、老林也是满面茫然,不知「目重」二字是何意思,徐尔正却与崔风宪对望一眼,两人都见到彼此眼中的骇然。

「目重」便是俗称的「双瞳」,也就是眼睛里生了两个瞳孔,又可细分为「直目重」与「横目重」,依汉书作者班固所载,中国古时曾有两人生具双瞳,一是圣王舜帝,一是西楚霸王,传说「目重人」生来就有帝象,往往能因此成大功、立大业,至不济也能观看阴阳,修道有成。

海外奇闻多,自从抓过长颈麒麟、遇过双头妖鼠之后,这会儿崔风宪又目睹了一个双瞳妖人,他脚下发软,干咳道:「申老弟,你们……你们来的人可不少啊?」这申玉柏原本还算是个人物,可来到这群大国手之旁,却似矮子入树丛,别再想出头。只见他低头望地,连大气也不敢喘上一口。

一片寂静中,那英俊男子行到了申玉柏面前,环顾众武官,忽地扬起手来,「啪」地一声清脆响亮,重重朝申玉柏脸上掴下了一记耳光。

士可杀、不可辱,适才崔风宪虽曾擒住申玉柏,却也没想过要折辱他,没想这男子竟是毫不容情,竟在敌人面前公然下手辱打,全不给一点颜面。正愕然间,猛听「啪」、「啪」、「啪」之声接连响起,全场六名武官无一例外,人人都挨了一记清脆耳光。

申玉柏身上有伤,虽未达成上命,终究也算尽了力。崔风宪大声道:「这位老兄,你是阴天打孩子,吃饱了闲么?你有什么屁放,只管冲着老子来,别欺侮自家小的。」那英俊男子斜过了眼,朝崔风宪打量了几眼,随即伸手一招,那「高丽剑」、「百济刀」俱都趋前靠近,只听那英雄男子淡淡说了几句话,嗓音极低,说得又是朝鲜话,自是无人可懂。他吩咐已毕,随即双手抱胸,就地坐了下来。

碰地一响传出,甲板不知给什么东西撞着了。众人凝目去看,只见那英俊男子盘膝坐上甲板,背后的石棺却不曾解下,竟压得甲板破了一孔。崔风宪心下暗暗一惊,已知这石棺里定然藏了什么东西,坐卧皆不能离身,想来极为要紧。

一片寂静中,听得一人淡淡地道:「小崔,三十年前一面之雅,不知你还记得老朽否?」崔风宪抬头去看,只见说话之人瘸了一条腿,走起路来一拐一拐地,正是那位「百济国手」崔中久来了。

耳听对方开始寒暄,颇有礼数,崔风宪自也不好问候人家的亲娘,只是嘿嘿一笑:「记得、当然记得。都说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几十年没见,本想中久兄入土为安去了,谁晓得阁下居然还好端端的活着啊。」崔中久哈哈笑道:「好说、好说。站在你背后的,可是上国天使徐大人么?」听得对方以「天使」二字相称,徐尔正全身发抖,真如坠到地狱里也似,颤声便道:「是……正是老朽,当年我……我和贵国『忠宁大君』吃过饭、喝过酒,你们……你们千万别欺侮我……」听得天使如此害怕,崔中久忍不住笑道:「大人放心。我等便算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伤您一根寒毛。不过大人还是先到咱们船上歇着吧,不然一会儿刀剑无眼,误伤了您,咱们可没脸向君上交代了。」「多谢……多谢……」徐尔正松了口气,知道捡回了一命,他拉着两名婢女,正要过去投靠新主,却听呸地一声,那小茗一脸不屑,小秀也直瞪着自己,竟是不肯动了。

徐尔正脸上发红,想过去不敢、留下硬撑又怕没命,最后还是干笑数声:「老朽……老朽肚子有点疼,这……这可少陪了……」说话间拔腿狂奔,冲到了船舱里,便将门锁了起来。

姜是老的辣,徐大人躲入了舱里,拿着屎遁保命。崔中久自也不再为难他,只淡然道:「好啦,徐大人走了。咱们也可以办正事了!来……小崔,我给你引荐引荐……」说着拉来了那个带剑的老者,笑道:「这位便是『高丽名士』柳聚永,当年北平一行,他也陪着我主『神功大王』一块儿去了燕王府,想来你也还记得他吧?」

崔风宪适才与柳聚永对过一掌,自知此人功力深厚,隐隐然有着内家根柢,想来年轻时定曾在中原名山习过艺。他打量那人一阵,骤然醒悟道:「是了,『高丽剑』柳聚永,他是关外铁松派的传人,练过『寒冰神掌』。」崔中久笑道:「好眼力。柳名士的拳脚走得是中原的路子,不过他的剑法可是道地道地的『高丽古剑』。敝国剑客成千上万,能使这般剑法的,不过他一人。」崔中久号称「百济国手」,虽说身有残疾,却是爽朗健谈,十分豪迈。那柳聚永则是容情肃穆,看他入场以来一言不发,对身旁事也是毫不在意,一双目光只停在脚边三尺,说不出的阴森古怪。

崔风宪冷笑道:「『高丽柳聚永、百济崔中久』,你俩可是焦不离孟啊,看你们这等阵容,该不会连『神功大王』也要现身了吧?」崔中久皱眉道:「小崔,我主『神功大王』谢世已久,请你莫拿此事玩笑。」他左顾右盼一阵,忽道:「倒是你家老大『崔无敌』呢?怎地咱们说了好一会儿话,都没见到他人啊?」昔年永乐帝座前的武官,排名第一的便是崔风训,武功之高,足与魏宽并肩,想来对方必是心存忌惮。听得此言,崔轩亮眼眶一红,崔风宪也是长叹一声,那「百济国手」心下一凛,道:「怎么?令兄到底不在船上?」崔风宪自知隐瞒不过,忍不住微微叹息:「也罢了,多蒙中久兄垂询,家兄谢世已久,不管咱们说了多久的话,他都不会出来了。」崔中久啊了一声,拱手道:「原来『崔无敌』已经不在了,可惜、可惜,中原武林痛失英才,让人不胜惋惜。」说话间便朝「柳名士」瞧了一眼,两人目光相会,均知敌方少了一个厉害人物,不由都松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