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词选(历代词选集叙录)(第10/21页)

(一五)词的

《词的》四卷,题茅暎远士评选,晚明刻本。书极少见,藏书家未有著录。余得一本,卷首有骈文序一篇,失其末页,不能知何人手笔。文但铺陈俪语,于此书内容及著者,均无叙述,明人骈文之下乘也。所选录者,以唐宋人词为主,间亦及元明,止于马浩澜。所取皆俗艳之作,又多承前人之误,未能校正。如浣溪沙“兰沐初休曲槛前” 乃孙光宪作,见《花间集》,此本承《尊前集》之误,以为温庭筠。鹊踏枝“贴鬓香云双绾绿” 非李冠词,此本亦承《花草粹编》之误,属之李冠。蝶恋花“海燕双来归书栋” 乃欧阳修词,此本据《花草粹编》归之俞克成。“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乃晏殊名句,此本属之李璟。青玉案“年年社日停针线” 乃黄公绍词,此本作无名氏。张伯远小桃红“一汀烟柳索春饶” 乃北曲,亦不当阑入词选。王通叟减字木兰花“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乃脍炙人口之名句,此本乃作“眼似水波横,眉似山峰聚” ,尤为谬妄。书眉略有评语,了无胜义。然此书版刻尚精,每半页十一行,行十八字,大字悦目,不类坊本,殆文人好名,欲传著述于后世,而才学不足以济之。晚明人书,类此者不尠。且当时词学方在复兴,而宋人词集犹罕见,刻行此书,或亦应一时之需要。入清而后,词学大盛,选本后来居上者甚多,此书遂晦迹矣。

(一六)词菁

《词菁》二卷,钱塘陆云龙雨侯评选。每半页九行,行十九字。第一卷第一行题“翠娱阁评选行笈必携词菁” 。卷首有“辛未仲夏翠娱阁主人题” ,实陆云龙自叙也。辛未为明崇祯四年(1631),即此书刊成之时。叙文略谓:“至我明郁离,具王佐才,厕身帷幄,宜同稼轩,时露英雄本色,乃似柔其骨,丽其声,藻其思,务见菁华之色,则所尚可知已。其后名贤辈出,人巧欲尽,悉为奇险之句,幽窈之字,实缘径穷路绝,不得不另开一堂奥。试取《花间》《草堂》并咀之,《草堂》自更新绮者。特其中有欲求新而得误,似为吴歈作祖,予不敢不严剔之,诚以险中有菁,俳不可为菁耳。具眼者倘不罪我而知我。” 此文略论明词,自郁离子(刘基)不为稼轩豪语,而所尚在柔骨、丽声、藻思,斯为词之菁华。其后名贤,竞为新绮,承《草堂》之馀绪,然亦有堕入俳调,夷于吴歌俗曲者,则陆氏所不取。

此书卷一分天文、节序、形胜、人物、宴集、游望、行役、称寿,凡八类,卷二分离别、宫词、闺词、怀思、愁恨、寄赠、杂咏、题咏、居室、动物、植物、器具、回文,凡十三类。每类选词少则二三首,多至六十首,二卷合共二百七十馀首,自李白至当时名妓王修微,历代词人各有选及;而以明人词为较多。

此书评选、刊刻,俱甚草率。宫词类目录中有李白清平乐,而书中无此作。有薛昭蕴小重山,而书中作韦庄小重山。温庭筠更漏子“玉炉香” 一首既见于闺词类,又见于怀思类,相去仅三页。浣溪沙“新妇矶头” 一首乃黄山谷词,而目录及书中皆不详其作者。天文类收李后主秋霁“虹影侵階” 一首与其前胡浩然春霁“迟日融和” 一首字句多同,不知从何误入。又有无名氏词数首,亦皆传诵人口,非不可考者。至于评语,刊在书眉,偶作一二语,亦多肤浅。陆云龙,杭州文士,其翠娱阁刻书甚多,余尝有《翠娱阁皇明十六家小品》,版刻较精。又有《翠娱阁文韵》四卷,《文奇》四卷,则选古今散文,妄加删削,变长文为小品,与《词菁》之妄改文字,谬误作者姓氏,皆明人刻书之恶习。

(一七)古今诗馀醉

《古今诗馀醉》十五卷,十竹斋刊本,半页八行,行十八字。首页题荆南潘游龙选,内江范文光参,秣陵陈珽订,海阳胡正言校。卷前有崇祯九年范文光、陈珽、管贞干序,又潘游龙自序。崇祯十年郭绍仪序,则此书殆刊成于崇祯十年(1637)。诸序皆空泛语,无可采。

此亦明末风行之词选集,虽曰“古今” ,然所录者多明人词。王修微为当时吾乡名妓,尝为女冠,工诗词,与柳如是、杨宛齐名。此集选录王修微词特多,可知当时为其才情发越鼎盛之时。

余所得此书有增附《精选国朝诗馀》一卷,皆清初诸家词,盖入清后以旧版刷印时增刻者,或者当时有政治上之需要。

(一八)倚声初集

《倚声初集》二十卷,武进邹祗谟程邨、新城王士禛阮亭同选。卷首有邹祗谟序,又王士禛序,皆撰于顺治庚子,则此书刊刻年代当为顺治十七年(1660)。王阮亭序云:“诗之为功,虽百变而不可以穷,《花间》《草堂》尚矣。《花庵》博而未核,《尊前》约而多疎,《词统》一编,稍撮诸家之胜,然亦详于隆万,略于启祯。邹子与余,盖尝叹之。因网罗五十年来荐绅、隐逸、宫闱之制,汇为一书,以续《花间》《草堂》之后,使夫声音之道,不至湮没而无传,亦犹尼父歌弦之意也。书成,邹子命曰《倚声》。陆游有言:‘唐自大中后,诗家日趋浅薄,会有倚声作词者,颇摆落故态,适与六朝跌宕意气差近。’厥义盖取诸此。” 此编者自述其书标名之义与选词之时代断限也。自明天启崇祯至清顺治十七年,此五十年虽曰明末清初,然所录诸词家实皆明人,此书实清初人所编晚明词选,不可语为清初词选也。

全书二十卷,凡小令十卷,选词一千一百十六首。中调四卷,选词三百六十四首。长调六卷,选词四百三十四首。合共词一千九百十四首,词人四百六十馀家,在清初诸词选集中,最为繁富。

词选之前,别有《前编》四卷。其第一二三卷录时人词话,及论词杂文,第四卷为《韵辨》,录沈谦、毛先舒、邹祗谟论词韵诸文,可代表清初作家词学观点。

邹王二序之后,《前编》之前,有《爵里》三卷,录词家四百六十馀人之名字、籍贯、仕履及词集名。其中颇有名位不显于后世者,赖此书可备徵考。

词选二十二卷之后,有附录二卷,曰《名家词话》一卷。皆当时词家议论。曰《沈谦词韵略》一卷,为当时通用之词韵。

此书标名《倚声初集》,当时必有续刻二集之规划,然未见藏书家有此著录,殆成书者仅此一集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