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阿拉夫①(第4/5页)
蹿腾翻滚着横穿过火红的天空。
我想,亲爱的,那时我的飞翔停止,
开始跌落——不像我飞升那么速急,
但随着一阵令人颤栗的向下穿行,
穿过黄铜色的光,跌向这颗金星!
我向下跌落的时间也并不太久,
因为离我们最近的是你的星球——
可怕的星!它来,在欢快的夜之中,
这怯懦世界之上的一座红色迷宫。
“我们来——朝你们的世界——但我们
小姐的吩咐不是给予我们来讨论:
我们来,我的爱人;上下左右中,
我们来来去去像夜晚快活的萤火虫,
除了天使的允诺,别问什么原因,
她允诺我们,就如她蒙上帝恩准——
但朗基罗,比起你的,灰色的时间
绝不会展开仙翅飞越更美的乐园!
它小小的表面很暗,只有天使的眼睛
才能在茫茫天际看见那些幻影,
当阿尔阿拉夫初次知道她的方向
是急速飞往那个布满星星的海洋——
但当她的光辉在天际越来越恢弘,
就像男人眼里美女鲜嫩的酥胸,
我们停住,在男人的天性之前,
而你的星发抖——就像美人在打颤!”
就这样,说着话,那对恋人消磨时间
那夜晚越来越暗,再不会迎来白天。
他们坠落:因为上帝对他们失去信心,
他们因自己的心跳听不见上帝的声音。
(1829)
注释
① 爱伦·坡在1829年5月致出版商艾萨克·利的一封信中谈及此诗:“谨奉上拙诗一首……诗名《阿尔阿拉夫》出自阿拉伯传说中的一个地名,那是介于天堂和地狱之间的一个地方,人在那里不遭受天罚,但也得不到他们认为天堂才具有的宁静和幸福……我把这个‘阿尔阿拉夫’置于被第谷·布拉赫(【译者按】Tycho Brohe,1546—1601,丹麦天文学家)所发现的那颗突然出现又突然消失的著名的星上——这颗星代表上帝的一颗信使之星,它在被第谷观测期间正作为派往我们这个世界的特使。阿尔阿拉夫的特征之一就是,即便在死后,那些选定该星作为归宿之地的人也不能获得永生——而是在令人激动的第二次生命之后坠入忘川和死谷。这种思想来自《约伯记》——’我不会永生,请别管我!’(【译者按】见《旧约·约伯记》第7章第16节)我一直在想该星出现那个年代的一些著名人物,如被写进《阿尔阿拉夫》的米开朗基罗——还有其他人——不过现在还只有米开朗基罗出现在诗中。”——编者注
② 即圣马诺山,在累斯卡夫岛南端。——原注
③ 萨福。——原注(【译者按】相传这位古希腊女诗人曾爱上一名叫法翁的男青年,失恋后跳海自杀。)
④ 此花被列文虎克和图尔讷福尔一再提及。蜜蜂采其花而醉。——原注[【译者按】列文虎克(Antonie van Leeuwenhoek,1632—1723)是荷兰显微镜学家,图尔讷福尔(Joseph Pitton de Tournefort,1656—1708)是法国植物学家。]
⑤ 秘鲁菊俗称向阳花,此花永远朝阳,日光强烈时它会分泌出一种雾状水珠,自我降温,以保持花朵鲜艳。——圣皮埃尔[【译者按】指法国作家贝尔纳丹·德·圣皮埃尔(1737—1814),他著有《大自然的研究》(1784—1788)和浪漫小说《保尔和薇吉妮》(1788)。]
⑥ 巴黎王宫栽有一种蛇状无刺之龙舌兰,花大而美,香艳无比,但花期极短。七月开花时,人可观其花瓣慢慢绽开,花盛随即枯萎。——圣皮埃尔
⑦ 法国罗纳河中有种漂亮的瓦利森内利亚属水百合,其茎长3—4英尺,涨水时也能将其花冠伸出水面。——原注
⑧ 桑特,风信子。——原注
⑨ 参见《十四行诗——致桑特岛》末行及其注释。——译者注
⑩ 这是一个印度传说,丘比特最初被人发现是漂在恒河中的一朵睡莲上——他现在仍喜欢他童年的摇篮。——原注
⑪ 盛满香的金炉,此香便是众圣徒的祈祷。——圣约翰(【译者按】见《新约·启示录》第5章第8节。)
⑫ 基督凡人论者认为上帝应该被理解为实际上具有人类的形体。(见《克拉克布道书》对开本卷1第26页)弥尔顿辩论的要旨使他采用了乍眼一看似乎接近他们教义的语言,但人们很快就能看出,他是在防止自己被指责为采用了教会黑暗时期的一个最愚蠢的谬误。(见萨姆纳博士著《弥尔顿〈论基督教教义〉注疏》)尽管有许多相反的证据,但这一见解从来未能普及。安德斯,美索不达米亚的一个叙利亚人,曾因这一见解而被斥为异教徒。他生活在14世纪初叶,他的门徒被称为神人共性论者。(见《迪潘》)在弥尔顿的次要诗作中有这些诗行:
请问,统治着圣林的女神,
当人类最初被创造之时,
造物主到底以什么为模型?
同这世界一样永恒、纯洁、久远,
上帝所能用的唯一而普遍的模式。
——后来还有:
睿智的忒瑞西阿斯从未见过这形体,
他的盲眼给他的幻象在他的心底。——原注
⑬ 朱庇特的奇怪的女儿/想象所宠爱的孩子。——歌德
⑭ 看不见的——太小而不可视。——莱格(【译者按】原注语焉不详。但基督教世界有“上帝太小,我们看不见,或我们太小,上帝看不见”的说法。)
⑮ 我常常注意到萤火虫的一种奇特的活动,它们会聚成一团,然后从同一中心朝无数个方向四散飞开。——原注
⑯ 塞拉西亚,塞内加曾提及的那座岛屿,那岛能突然从海底升起,展现在吃惊的水手眼前。——原注
⑰ 一颗星星,从抖动的苍天/那被毁的苍穹,不幸坠落。——弥尔顿[【译者按】见弥尔顿写于1628年的《哀可爱孩子死于咳嗽》(On the Death of a Fair Infant Dying of Cough)第7节。]
⑱ 伏尔泰在谈及波斯波利斯时说:“我很了解由那堆废墟所激发的这种赞美——那毕竟是一座建在光秃秃的石岩山脉脚下的宫殿——它完全可以是一件艺术杰作!”——原注(【译者按】波斯波利斯是继帕萨加第之后的古波斯都城,公元前330年至公元前316年先后遭亚历山大大帝和阿拉伯人的劫掠,从塞琉古王朝起逐渐衰落,其废墟遗址位于伊朗西南部设拉子东北约51公里处,从遗址仍可依稀想象出当年壮丽恢宏的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