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请最懂茶的人制茶(第16/16页)

“不会吧,以次充好那是茶商的大忌讳,他敢吗?”

“不见得不敢,这样,你去他店里把几种茶都各买一些回来,我们看看再说。”

可是在买回来的茶里,并没有发现蹊跷的地方,这下子古平原也摸不到头脑了。

他坐回椅上,揉了揉太阳穴:“我总觉得此人心术不正,一定不会按正路发财,所以想逮他的狐狸尾巴。可是现在看来他的生意没什么毛病,这才真是不好办了。”

“是啊,他就是靠卖茶叶赚钱,价格是明摆着的,茶叶我们也看过了,都没问题啊。”

古平原冷笑一声:“可我怎么也不敢相信他会是个童叟无欺的商人。你再给我说说他家的生意。”

“主要是本地零销和大宗卖给藏民。侯二爷手里握了一大票的茶引,所以能卖很多茶到西藏。他在本地主要卖松萝和毛峰,卖到藏地的大多是屯溪绿。”

古平原接口道:“屯溪绿里也有好茶,但整体而言比不上他在本地卖的茶叶。藏民嗜食牛羊肉,不大吃蔬菜,他们喝茶主要是为了消化克食,倒不太在乎茶叶的品质。”说到这儿,他猛地站起身,倒把弟弟吓了一跳。

“我知道了,他一定是在卖到西藏的茶叶上做了手脚。在本地他不敢,因为这儿会品茶的人太多,可西藏就不一样了。”

古平文一听之下也大是兴奋,但随即说:“那可就不好查证了,卖到西藏的茶都是制成茶砖,打包捆好,到西藏才卸货。”

“笑话,打了包就不能拆包么?你沿着西藏客商走的路线,到镇外的货栈去,用双倍、不,三倍的价格买他们一包茶。天下的商人都一样,没有哪个会眼睁睁放着三倍的纯利而不去赚。”

古平原料事如神,侯二爷卖给西藏客商的茶被古平文顺利带了回来,兄弟两个挑开茶包,将茶砖打碎揉开,倾倒到桌上仔细验看。

“大哥,你看这片叶子,这……不太对吧?”古平文眼尖,拈着一片茶叶犹犹豫豫地问。

古平原接过来细一瞧,倒吸了口凉气,也不多说,将这片茶叶放在一边,有样寻样继续挑拣。这下子他似乎心里有了谱,不多时就拣出了一小堆。

“你再看看。”古平原指着那小堆茶叶对弟弟说。

古平文握了一小把,看了看,又嗅嗅,不敢肯定地说:“我觉得有些不像屯溪绿,可是又说不准,这香气可是屯溪绿啊!”

“没错!”古平原愤愤道,“不仅不是屯溪绿,而且根本就不是茶叶!”

“啊!”这古平文可是没有想到,原本以为只是以次充好,没想到连茶叶都不是,“那,那这是什么?”

“泡开来看。”

等在杯中一泡开,就看得更加明显了,果然叶片的边缘与茶叶有细微的不同。

“这是半文钱一大筐的槐树叶,修剪后炒青,乍一看和茶叶差不多。”古平原一语道破,“真是钱迷心窍!我说他为何要闵老子研制将屯溪绿带上松萝的香气,根本就是移花接木,从一开始就是要用槐树叶来冒充屯溪绿,只是怕直说了闵老子不肯帮他,才撒了个谎,得到了将叶片染香的方法。”

“难怪他敢用低两成的方法来卖茶。”古平文也是恍然大悟。

古平原吐了口气:“他也不敢全卖槐树叶,而是掺着卖,你看,他大概掺了三成左右,就这样,也足够他大赚一笔的了。”

“这侯二爷的心也太黑了,大哥,咱们怎么对付他?”古平文也气得够呛,侯二爷压价,等于霸占了西藏茶路,而且用的又是这样卑鄙的方法。

“我去找乔大人。哼,他不是有个在巡抚面前能说上话的舅舅吗,这一次,我非当众掀开他的王八盖子看下水不可,哪怕他舅舅是玉皇大帝,也保不住他!”

听了古平原的计划,乔鹤年与郝师爷都点头称妙,乔鹤年道:“这么一来,迅雷不及掩耳,在众人面前把他的奸商面目揭穿,到时候县里面动公事,没收他的茶引,谅省里也说不出什么。不过此时我不宜出面,就让郝夫子陪你演上一出好戏吧。”

郝师爷面带笑容,不住点头,“古老弟的事儿,我自然效劳,何况是这么一出好戏。”

“这个侯二,今后别想再在徽州商界立足!”古平原的声音里带着一股杀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