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06 不容易,我乐意(第13/15页)

“兄弟,字写得真不错,挺有文化啊!”他写那些大事我也不好评论,就只好拿字说事儿。

“不行不行,我没上过什么学。”他还挺不好意思,一个劲儿谦虚。一般有点文化的人被夸字写得好,都这反应。

旁边的警察暗示我,有成效,他愿意说话了,得接着聊。

“你平时看书挺多吧?”我接着找话题。

“还行。”

“你都喜欢看谁的书啊?咱们交流交流。”

“余华的《活着》。”他说。

“哟,巧了!我也喜欢余华的小说。你说说人活着是为了啥?”

说到这儿,他刚刚平复的情绪又激动起来了。我能感觉到,我旁边的警察原本放松了一些,此刻再度剑拔弩张。

“活着?活着就是受罪,活着就是吃苦,活着就是没完没了的折磨!”他的表情变得扭曲。

忽然想起特警队长嘱咐过我,千万别激怒他,我一时有点儿木,不知道怎么收场。说时迟那时快,我也顾不上理性判断了,完全凭直觉,“啪”一下猛地从地上站起来,“你说活着是什么?!”

动作过于突然,不仅“正义化身”吓一跳,警察也吓一跳。

“你再说一遍,活着是什么?活着就是受罪?活着就是吃苦?亏你还是读书人,亏你还会写几个漂亮字,人家余华写的是那个意思吗?”我佯装愤怒,掩盖心虚,还真把他给唬住了,呆呆地听我往下说。

“你记不记得书里有一段,写的是主人公躺在草垛里,从积雪里掏出俩土豆,烤熟了,吃,特别幸福地吃,特别幸福地读书?!什么叫活着?活着是吃苦,是受罪,但那是为了更好地活着!”

警察的脸红一阵白一阵,不知道我唱的是哪一出,到底真怒还是假怒,不住地偷偷使眼色。

我不管不顾接着慷慨陈词,“光吃苦,光受罪,吃完苦受完罪就不想活了,那能叫活着吗?那他妈是死了!”

那哥们儿大张着嘴,想争辩又不知说什么好,空气凝固得仿佛马上要爆炸,每个人都呆呆地不说话。

“哎,你看人家姑娘,冻得直哆嗦。咱别老在冰柜旁边待着行不行?”我换了个话题。

就听这兄弟声嘶力竭地冲警察大吼:“你!给她找件衣服来!”

我的心全放下了。心中还有爱的人,干不了杀人的事。

“大哥,刚才听您讲了那么多,我觉得您其实是个好人。”我一边夸他,一边冲姑娘使眼色,“妹妹,你说是不是?”

我心想,这节骨眼儿上,你还不跟我一块儿忽悠?谁知这姑娘真轴,还是一脸“宁死不屈”,眼一翻,脖子一梗,不服气地“哼”了一声。当时把我气得啊,这脾气咋这么倔呢!

“哼,好人?我都快成杀人犯了,还是好人?”他手里的刀又握紧了。

“你就是好人,你当不了杀人犯!我看你从小到大都没干过坏事,今天你也一样干不出来!”

硬的软的都来过了,锐哥也词穷了,最后一招就是死死盯着他,用眼神秒杀他残存的那点儿顽固。僵持了很久很久。

终于,“正义化身”战胜了短暂的邪恶,长叹一声,“咣当”,尖刀落地。

刀落地的瞬间又反弹一下,朝着姑娘的腿弹过来,他还本能地用手挡了一下,自己受了点轻伤。然后推开姑娘,站起来,平静地举起双手,向门口走去。

这时,如果没有姑娘的惊人表现,一切就像电视剧的情节一样平淡无奇。

只见她从地上一跃而起,以刘翔的速度冲破人群,越过无数障碍,向门口狂奔。好几个警察连追带拦,都没能逮住她,天可怜见,吓成了什么样。

一个警察试图把“正义化身”的胳膊扭到身后,我突然莫名其妙地怒了:“轻点儿,他又不会跑!”

不知为什么,这长达一小时的话语和精神对峙,让我和他之间,产生了一种很微妙的关联。我好像很同情他!

走了很远,他知道我还跟在后面,微微一偏头,说了声:“谢谢锐哥。”

挽回了一颗心

几天后,我去派出所做笔录。

办案的警察亲眼见证了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对我很亲切,见面就问:“锐哥,你渴吗?”

“我不渴。”

“你渴!”他加强了语气,然后不由分说递给我一杯水。

从他手里接过水杯的时候,我注意到他的眼神。我猜他在表达某种意思,而这种意思,只有我们俩懂。

“那天我在场,我觉得吧,那人好像脑子坏了。”他淡淡地说。“对,我也觉得他精神有问题。”不知道法医鉴定是什么结论,但我当时离他最近,他很多反应都跟正常人不一样。

警察点点头说:“好,咱们开始正式做笔录。”

……

最后,“正义化身”被判了五年有期徒刑。相对于案件本身的性质来说,量刑算是相对较轻了。这事一直不让宣传,据说是因为有关部门担心“以后再有人干这事,还要见李锐,我们上哪儿找他去”,呵呵。

这件事,如果一定要按照“非黑即白”的套路评判,绑架人质的确罪不可赦。但是当你了解到背后的那么多故事,又会对当事人多了几分理解和同情。情与法之间还有个地带,叫什么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它一直都在。

后来,得知锐哥要举办“世纪婚礼”的消息,这位老兄从狱中带给我一封信,托人送到了婚礼现场。那是我收到的最珍贵的礼物之一。

我为自己所做的努力感到骄傲。我相信,那天我说的和做的一切,挽回的不仅是一条人命,更是一颗人心。包括我自己的。

老汪,老何,老李

湖南卫视干得不错,是因为理顺了机制,尊重人才,给每个人创新和发展的机会。还有就得说是缘分了,某一时刻,人才辈出。何炅和汪涵,也是我的榜样。

老汪儒雅、风趣、深沉,心理年龄比实际年龄成熟两倍还多。经常和七八十岁的泰斗聊天,喜欢打麻将、收藏古董,一去古董市场,小贩们纷纷喜大普奔:“老汪来了,快把假货都摆出来!”

老汪的过人之处,在于“我的人生我做主”。得意时知进退,盛名时懂低调,面对许多发财机会时选择读书。在俗人圈玩古董的雅,在高雅圈玩麻将的俗,不靠炒作,不事张扬。

老李——就是我本人——曾幸灾乐祸地向老汪求证:“坊间传言,你收那些东西都是假的?”

老汪神情笃定地反问“谁会说自己收的东西是真的呢?”

老何名叫老何,看面相却是小何。一张永远二十岁的娃娃脸,青春快乐,喜欢一切最新潮的东西。身份是大学讲师,身姿却与中学生无异。往舞台上一站,从神态到心智立刻穿越回幼儿园,和我五岁多的女儿见面也能以兄妹相称,完全差了辈儿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