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材料的自传(第40/100页)
啊,供人游玩的大公园,人们熟知的花园里,我走在人们从未听说过的林阴小道!我在无眠之夜踟蹰不前,像一个从不敢浮于其表的人,我的沉思被惊醒,仿佛一个梦的结束。
我是一幢寡居的房子,与世隔绝,胆怯而鬼祟的幽灵出没其中。我或幽灵,总是在隔壁房间,周围的大树沙沙作响。我彷徨,我寻找;我寻找是因为我彷徨。啊,是你,我的童年时光,身着孩子的围裙。
在这一切过程当中,我沿着街道漫步向前,像一个神志恍惚的贪睡者,抑或一片迷途的落叶。微风缓缓吹起,将我从地面掠过,我随风漂浮,像黎明的尽头,卷入风景的各种细节里。我的眼皮越来越沉重,我的双腿拖曳前进。我感到困倦是因为我在行走。我紧闭嘴巴,仿佛双唇已被密封。我行走在沉船里。
不,我没有入睡。但是,当我没有入睡和仍然无法入睡时,我更像我自己。在这半灵魂状态下(我将自己的一半隐藏起来)的偶然而象征性的永恒里,我更为真实。一两个人看着我,仿佛他们认识我,或者发现我很奇怪。我模糊地意识到这些,并回过头去看他们,我能感觉到我的眼睛在眼皮底下与他们的脸摩擦了一下,但我情愿不知道世界的存在。
我很困倦,非常地困倦,完全地困倦起来。
176.心灵的支撑
我属于这样一代人,出生在一个思想和心灵都找不到任何支撑的世界。上一代的毁灭性工作留给我们一个这样的世界,在宗教领域缺乏安全,在道德领域缺乏指引,在政治领域缺乏安宁。我们出生在形而上痛苦、道德焦虑和政治不安之中。我们的先辈醉心于客观规则,仅仅掌握着理性和科学方法,毁灭了基督教信仰的根基。因为他们对圣经的批判——经历着从文本批判转向神学批判的过程——当科学批判主义逐渐披露福音书的原始理论中错误和朴实观念时,将福音书和耶稣的早期经文削弱成一堆令人生疑的神话、传说甚至文学作品。与此同时,自由探究精神将所有形而上命题和研究形而上学的所有宗教命题公开化。在被他们称之为“实证主义”的含糊概念的影响下,这几代人批判一切道德,详细探查生活的一切规则,教条坍塌后,只留下一切不确定性及其对不确定性发出的哀叹。很显然,文化根基如此混乱,社会不可能不成为政治混乱的牺牲品。因此,我们意识到,世界迫切需要社会革新,世界欣然向往从未有过的自由和从未被界定过的进步。
然而,我们的父辈以草率的批判,使我们不再可能成为基督徒,但是他们却没能使我们接受不可能;他们使我们不再相信已建立起来的道德准则,却没将对道德的漠不关心和对人类和平共处的规则遗赠予我们;他们将难以捉摸的诸多政治难题遗留给我们,却未能将不去关心这些问题解决办法的思想遗赠予我们。我们的父辈轻率地毁掉一切,因为他们生活在一个有着完整过去的时代。他们毁灭的恰恰是能够给予社会力量的东西,这些东西使他们能够恣意破坏而不用去考虑墙垣的断裂。我们继承了这种破坏及其后果。
如今,世界只属于愚昧无知、麻木不仁和躁动不安。事实上在今天,获得生存和成功的权利和获准进入精神病院有着同等的基础:缺乏思考能力、不道德和精神狂躁。
177.理性的客栈
在信仰和批判之间的那条路上,有一间理性的客栈。理性是一种没有信仰也能被理解的信仰,不过它仍然是一种信仰,因为理解就是预先假定什么事物能够被理解。
178.一切都是奴仆
形而上学理论能给我们一种短暂的错觉,我们用它来解释那些费解的东西;道德理论能诱使我们花上一个小时去思考我们终究会知道的东西,也就是所有关闭的门,哪一扇通往美德;政治理论使我们一整天都相信,除了数学运算,当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时,我们已经解决了一些问题……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应该归纳为这种有意识的徒劳活动,我们聚精会神做这些事情时,虽然它不会产生愉悦,但至少可以使我们感觉不到痛苦的存在。
假定我们被无情的法律统治,这种法律不能被撤销或妨碍,那么文明达到鼎盛时期的最好标志就是,这种文明下的所有人意识到,一切努力都是徒劳。我们或许是众神的奴隶,它们比我们强大,一时兴起给我们带上桎梏。不过,他们也不会好到哪里去,他们服从——和我们一样——抽象命运的铁腕,这种铁腕高于正义和仁慈,对善与恶毫不关心。
179.死亡与新生
我们已死亡。我们称之为生活的东西,只是现实生活的睡眠状态,是我们的真实死亡。
死亡即新生,死者并未死。世界在我们眼前变幻无常,当我们以为我们活着的时候,我们已死亡;而当我们死亡时我们又复活了。
睡眠与生活的关系,无异于我们所说的生活和我们所说的死亡之间的关系。我们睡着了,生活便是一个梦,这并非是隐喻或诗歌意义上的说法,它毫无疑问是一个梦。
我们为了使自己出类拔萃所做的一切都参与了死亡,都是死亡。理想若不是对生活毫无价值的承认,又会是什么?艺术若不是对生活的否定,又会是什么?一座雕像是一具死尸,雕刻不过是将死亡刻进不朽的物质里。快乐,就其本身而言,看似沉浸在生活之中,实际上是沉浸在自我之中,是对我们与生活之间的关系的一种毁灭,是死亡的快乐阴影。
活着这个行为正是死亡过程,因为我们每度过一天,我们残余的生命就减少一天。
我们栖身梦境,我们是一团暗影,漫步穿越在虚幻的森林里,而那些树便是我们的房子、习惯、思想、理想和哲学。
我们从未找到过上帝,甚至从不知道上帝是否存在!从一个世界到另一个世界,从这个化身到那个化身,我们常常受尽幻觉的宠幸,常常受尽错误的爱抚……
我们从未到达真理,从未停止脚步!我们从未与上帝相逢!我们从未彻底实现宁静,相反,我们总是只得到少许宁静,总在孜孜不倦地追求宁静。
180.人类的本能
人类有一种幼稚的本能,这种本能使我们推演出一个最崇高的人,如果他是某个理智的人——神圣的天父!——在这神秘而混沌的世界,他那长长的、父亲般的大手为我们指引方向,无论以何种形态或方式。我们每个人都只是一颗浮尘,在生活这场风中起伏。我们不得不依赖更强大的力量,将小手放在那双大手里,因为当今世界总是变幻不定,天空总是无限遥远,生活总是充满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