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材料的自传(第54/100页)
244.退休的少校
对我来说,做一个退休的少校似乎是理想的。可惜的是,一个人不可能永远只当退休的少校。
我渴望完全成为退休的少校,这个渴望使我陷入徒劳的遗憾状态中。
生命一场徒劳的悲剧。
我的好奇心——云雀的姊妹。
落日里闪着变化莫测的不安;黎明羞怯的遮盖物。
让我们坐在这里。我们能够从这里看到更广阔的天空。广袤无垠的星空使人宽慰。看着它,生活少了些伤痛。一把无形的扇子将一阵凉风送来,使我们厌世的脸上疲劳顿消。
245.受害者
人类灵魂必然会成为痛苦的受害者,遭受着意外不幸之苦,即便这些事情在预料之中。有的男人总是把善变和不忠看成女人完全正常的行为时,当他发现情人对他不忠,就会对这种令人伤心的意外产生一种毁灭感,正如他总是提出女性的忠贞和节操作为一种教条或应有的期望。还有的人相信一切皆空,当得知他写的东西被认为是毫无价值的,或者他育人的努力是一场徒劳,或者他不可能和自己的情感交流,那么他会有一种被雷劈的感觉。
我们不必去假设,那些经历了这些类似灾难的人言不由衷,词不达意,即便他们在文字里预示过这些灾难。理智断言的诚恳和自发情感的自然毫无关系。奇怪或不奇怪,灵魂似乎遭遇了某些意外,所以它少不了痛苦,它会蒙羞,它会分摊生活中的不幸。我们对错误和苦难有着一样的容纳力。只有那些没有感觉的人才体验不到痛苦;那些最高尚显赫、最审慎明智的人,他们的经历和遭遇恰恰在他们的预料之中,被他们所鄙视。这就是所谓的生活。
246.一切都是偶然
让我们把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一切看作小说中的偶然或变数,我们用生命而不是眼睛去读它们。我们只有抱着这种态度,才能解决每天遇到的麻烦,应对世事的变化无常。
247.行动即对抗自己
动态生活常常像最令人不适的自杀一样打击我。在我看来,行动是对梦做出不公平的判决后,执行的一种严厉酷刑。对外界施加影响,改变事情,克服困难,影响别人——这一切对我来说,似乎比白日梦里的实质更模糊不清。当我还是个孩子时,一切形式的行动蕴含的无用本质就已成为我将自己从万物(甚至从自己)剥离开来的宝贵试金石。
行动即对抗自己。施加影响即离开家乡。
我一直在想,这是多么荒谬的事情,即便现实的实质只是一连串的感觉,还是存在像商业、工业、社会和家庭关系这样单纯的复杂事物,而讽刺的是,从心灵对真理观的内在态度来看,这又是多么令人费解。
我们所在的世界经历了一个半世纪的弃权和暴力——上等人的弃权和下等人的暴力,而这便是他们的胜利。
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在行动中还是在思想上,没有一种上层的品质能自我维护。
贵族精神的影响力坍塌,造成一种对艺术的无情和冷漠氛围,以至于精妙情感失去了它的避难所。对一个灵魂来说,接触生活变得更痛苦,一切努力变的更艰难,因为付诸努力的外部环境总是越来越恶劣。
古典理想的坍塌使所有人都成为潜在的艺术家,进而成为糟糕的艺术家。当艺术依存于稳定的构造和对规则的小心遵守时,就鲜有人去尝试成为艺术家,也极少有人能出类拔萃,虽然这其中相当一部分人还是很不错的。而当艺术不是被当做创作来理解,而仅仅是成为对感觉的表达,那么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艺术家,因为每个人都有感觉。
248.弃绝
我在外部世界拒绝与人合作,除了其他方面,这还导致了一种奇怪的心理现象。
完全弃绝行动,对物质不感兴趣,这使我能够带着一种绝对的客观性去看外部世界。由于我对什么都不感兴趣,或者说我认为一切都不会变化,我不会去改变它。
因此,我能够……
249.浪漫主义和现代民主政治
十八世纪中期开始,一场可怕的疾病逐渐席卷了整个人类文明。十七世纪,连年受挫的基督教宏伟蓝图和五个世纪以来不断被延迟的异教徒愿望(天主教沦为基督教,文艺复兴沦为异教,宗教改革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曾经的所有梦想的残骸,毫无价值的成就,生活过于凄惨以致无法与人分享的悲伤,以及他人的生活过于凄惨以致我们不想去分享——所有这一切毒害着我们的心灵。人类的思想充斥着对一切行动的惧怕,这只在令人鄙夷的社会才受到鄙夷。更高等的心灵活动失去活力,唯有它的根基,即更多的机理功能仍处在活跃活动中。前者处于停滞,后者则开始统治世界。
于是出现了低等思想要素构成的文学和艺术——浪漫主义。随之产生的,是由低等行为要素构成的社会生活——现代民主政治。
生来就被统治的灵魂没有追索权,唯有自律。生来(被)创造的灵魂,在这个创造力日渐式微的社会,除了梦里的社会世界和灵魂的贫乏内省,没有别的办法塑造自己的意志。
我们对失败的伟人和活出自我本色的小人物都冠以“浪漫主义”之名。然而,这两者的唯一相似之处就在于他们显露出来的多愁善感。前者表现出一种充分利用智力的无能,而后者则表现出一种智力的贫乏。夏多布里昂、雨果、维尼和米什莱都是同一时代的人物。但是,夏多布里昂是一个被削弱了的伟大灵魂,雨果是一个被时代追捧的渺小灵魂,维尼是一个不得不逃离现实的天才,被迫做有禀赋的男人的女人。他们的鼻祖让·雅克·卢梭,则同时具有两种倾向。他在同等程度上具有创造者的智力和奴隶的感性。他的社会感性感染了他的理论,而他的智力只不过清晰阐释了这些理论。他的智力仅仅用于叹惋与感性共存的这种悲剧。
卢梭是一个现代人,但比任何现代人都更彻底。他从导致他失败的弱点中萃取了——他和我们一样悲哀!——获得成功的力量。他的一半走向成功,然而,当他走进城市,在他的胜利旌旗底部可以读到“挫败”这个词。而他的另一半停滞不前,无法去征战。他的正当内在命运中,存在着皇冠和王权,一个统治者的威严和一个征服者的荣光。
250.艺术来自创造
纵然我想要创造……